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8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149篇
林业   254篇
农学   105篇
基础科学   88篇
  195篇
综合类   1216篇
农作物   141篇
水产渔业   88篇
畜牧兽医   394篇
园艺   189篇
植物保护   8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1.
2008年以华南5号为母本,华南205为父本,进行木薯品种间杂交,以选育高产、高淀粉、高抗逆性木薯新品种。当年获得杂交种子936颗,经多代系统选育,于2013年获得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系桂垦09-26,鲜薯产量达48.64 t/hm2,比对照华南205增产90.43%;淀粉含量达30.0%,与华南205相近。综合各种农艺性状表现,桂垦09-26可以进一步参加区域性试验和生产性试验。  相似文献   
12.
桉树人工混交林林分生长与土壤养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桉树人工混交林中各树种的生长状况、蓄积量和土壤养分含量,探索适于桉树生长的最佳混交模式。【方法】在广东省雷州半岛,选择尾巨桉(DH32-29)分别与团花、马占相思、湿加松混交的试验林和桉树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测定各树种的胸径、树高、枝下高和冠幅;并在各样地四角以及中心设5个土壤采样点,采集表层0~20 cm的土壤,测定试验林地土壤pH及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硼含量。【结果】(1)团花、马占相思、湿加松均可促进桉树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促进作用大小表现为马占相思团花湿加松;4个林分间桉树胸径存在显著差异,树高、枝下高、冠幅和单株材积均存在极显著差异。(2)团花和马占相思的平均胸径、平均冠幅和平均单株材积皆大于同一林分内的桉树,而湿加松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冠幅和平均单株材积均远小于同一林分内的桉树。(3)各类型混交林中,桉树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大小为桉树湿加松混交林桉树马占相思混交林桉树团花混交林,混交树种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大小为团花马占相思湿加松,总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则以桉树马占相思混交林最大,桉树团花混交林次之。(4)桉树与团花混交后,林地土壤pH及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桉树纯林地;桉树与马占相思混交后,林地有机质、碱解氮、全钾和速效钾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桉树纯林地;桉树与湿加松混交后,林地仅土壤pH和全磷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桉树纯林地。【结论】桉树与马占相思混交后,桉树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最好,林分整体蓄积最大,林地表层土壤养分含量最高,林分质量最好,林分结构最稳定。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葛根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同时也暴露出葛根品种退化、单一等问题。杂交育种是选育葛根新品种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受南方气候、种植条件等的限制,得到的葛根实生种子小、数量少、质量差、发芽率低,不利于葛根杂交育种工作开展。因此,笔者进行了多次葛根实生种子培育试验,包括种植地选择、整地、种子预处理与催芽、袋装假植培育、苗期管理、大田移栽等方面,为葛根杂交育种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小规模经营农户的特点和其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小农地权集中转型、农业产业化、都市农业功能拓展、劳务经济、专业合作社、高效农业、农业大户等小规模经营农户增收途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黔西南州野生柊叶资源种类、分布及其生长环境等方面进行了调查,总结出黔西南州柊叶资源特点,并针对黔西南州野生柊叶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黔西南州野生柊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超级稻是巴马县近年来主推的重要水稻品系之一。由于其生长旺盛,在生育中后期长势浓郁,稻秆基部易遭受纹枯病的侵染危害。对该县甲篆乡等乡镇超级稻纹枯病的发生进行调查,分析其发病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以供稻田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付强  莫玲  苗立中  王艳  李金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567-10568,10577
肉毒中毒是肉毒杆菌引起的一种致死性的神经麻痹性疾病,应对内毒中毒的最有效方法是预防或疫苗接种,肉毒毒素Hc段是研制亚单位疫苗的首选.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能够将肉毒毒素Hc片段在大肠杆菌或酵母表达系统中进行大规模表达.阐述了这2种表达载体在肉毒毒素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及发酵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18.
连续模拟降雨下岩溶区含砾石堆积体坡面径流产沙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明确砾石含量对岩溶区石灰土质堆积体坡面径流产沙特征的影响,以土质坡面为对照,采用室内模拟降雨试验方法,研究了递增型降雨(0.5,1.0,2.0,2.5,3.0 mm/min)条件下偏土质(砾石含量30%)和偏石质(砾石含量70%)石灰土坡面的径流特性及侵蚀特征。结果表明:(1)随雨强增大,各坡面径流率呈稳定增长—波动的变化趋势,且土质坡面径流率整体小于2种含砾石坡面;偏土质、偏石质坡面累计产流量较土质坡面增加了0.49,0.37倍;(2)1.0~3.0 mm/min雨强下,土质坡面侵蚀速率在0.16~5.4 g/(m^2·s)范围内波动,整体呈稳定—波动增加的变化趋势;偏土质和偏石质坡面分别为0.16~5.4,0.06~0.74 g/(m^2·s),前者侵蚀速率变化范围大且波动剧烈,后者变化范围小且稳定;随砾石含量的增加,各坡面累计侵蚀量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偏土质坡面侵蚀量较土质坡面增加2.5倍,偏石质坡面较其减少了0.9倍;(3)土质、偏土质和偏石质坡面的侵蚀速率与径流率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幂函数、线性函数和线性函数关系。研究结果可为桂西北岩溶区弃渣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溶剂提取法对显脉金花茶(Camellia euphlebia Merr.ex Sealy)干燥叶乙酸乙酯部位提取分离,并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从显脉金花茶叶片中乙酸乙酯部位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山奈酚(kaempferol);建立了HPLC法对显脉金花茶叶中山奈酚的含量测定方法,山奈酚含量在0.10~0.4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84%(RSD=1.59%),山奈酚含量为0.318 2~0.364 0 mg/g。  相似文献   
20.
没食子酸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治作用的持效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没食子酸(gallic acid,简称GA)在水稻叶片上的残留时间,并在检测水稻叶片上残留量的同时接种病原菌,调查接种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病情况,以确定GA在水稻叶片上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治作用的持效期。研究结果表明,GA不具有内渗作用,只残留在水稻叶片的表面。分别用100、200和400 mg/L的浓度处理叶片后,GA在叶片表面的残留时间分别为16、24和28 d。200 mg/L浓度处理叶片后,GA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治作用的持效期为16 d。研究结果可为有效使用GA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