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91篇
  免费   2363篇
  国内免费   4116篇
林业   3766篇
农学   5053篇
基础科学   3112篇
  5917篇
综合类   12904篇
农作物   2044篇
水产渔业   1670篇
畜牧兽医   5420篇
园艺   1546篇
植物保护   2438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550篇
  2022年   1367篇
  2021年   1714篇
  2020年   1599篇
  2019年   1520篇
  2018年   1106篇
  2017年   1636篇
  2016年   1418篇
  2015年   1931篇
  2014年   1830篇
  2013年   2247篇
  2012年   2603篇
  2011年   2786篇
  2010年   2537篇
  2009年   2343篇
  2008年   2264篇
  2007年   2191篇
  2006年   1957篇
  2005年   1706篇
  2004年   900篇
  2003年   757篇
  2002年   628篇
  2001年   676篇
  2000年   673篇
  1999年   706篇
  1998年   654篇
  1997年   514篇
  1996年   497篇
  1995年   440篇
  1994年   357篇
  1993年   337篇
  1992年   302篇
  1991年   292篇
  1990年   202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128篇
  1987年   89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基于深度学习的牛肉大理石花纹等级手机评价系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大理石花纹是影响牛肉品质等级的重要指标,目前中国牛肉加工企业对大理石花纹的评价是由专业分级人员参照标准图谱完成,具有主观性强、耗费人工的缺点。针对上述问题,该研究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分级方法,设计一种具有4层卷积的神经网络结构,实现了大理石花纹特征的自动提取,并基于智能手机开发了牛肉大理石花纹检测软件。该研究共采集样本图像1 800张,按3:1:1分为校正集、验证集和测试集。为进一步验证模型,将该方法与传统机器视觉方法进行了比较,提取了牛肉大理石花纹的大、中、小脂肪颗粒个数,脂肪总面积和脂肪分布均匀度5个参数,并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研究所用方法大理石花纹检测准确率更高,验证集检测正确率为97.67%。最后编写了手机软件,将模型移植入Android手机,在手机平台上调用模型进行大理石花纹检测。试验表明,该软件对测试集样本的检测准确率为95.56%,单张检测时间低于0.5 s。该研究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分类能力强和智能手机运行速度快等优点,开发了牛肉大理石花纹的手机评价系统,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便携性,可提高牛肉大理石花纹检测效率,有助于提高农畜产品检测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32.
 为明确多种新型作用机制杀菌剂与引起梨树褐斑病、黑星病、白粉病等病原菌的有效对靶关系及制定梨树主要病害防治流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离体叶片法与田间药效方法研究新型杀菌剂对靶标病原菌的毒力、对靶标病害的防效及其田间有效应用,建立替代梨树主要病害传统化学杀菌剂的防治流程技术。结果显示,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在离体叶片法下对褐斑病的防效大于85%,田间药效验证3次用药后7 d防效大于85%、30 d防效大于80%、90 d防效仍大于60%,兼治轮纹病菌其毒力EC50值均小于1 μg·mL-1。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辛菌胺醋酸盐、吩嗪α-2羧酸在离体叶片法下对黑星病防效大于90%且毒力EC50值小于1 μg·mL-1;田间药效验证1次用药后7 d防效大于80%、30 d防效仍大于75%。噻肟菌酯、硝苯菌酯、丙硫菌唑在离体叶片法下对白粉病的防效大于85%;田间药效验证3次用药后7 d铲除效果大于70%、30 d仍大于60%。丙硫菌唑对黑斑、轮纹病菌毒力EC50值均小于1 μg·mL-1;吩嗪α-2羧酸同时对褐斑、黑斑、轮纹病菌毒力EC50值小于1 μg·mL-1。针对梨树主要病害发生期,选用新型杀菌剂替代传统杀菌剂制定防治技术流程,其综合防效达到88.94%。不同新型作用机制杀菌剂在防治梨树主要病害上的应用,能够降低抗药性产生,同时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33.
Cotton fabric was modified with β-cyclodextrin (β-CD) forming inclusion complex to yield color strength, pattern sharpness, and color fastness for ink-jet printing. The modified cotton fabric was confirmed with the presence of new strong absorption peaks around 1713 cm-1 and 1243 cm-1 in FT-IR. β-CD had been covalently grafted on cotton fabric via the esterification reaction of citric acid (CTR) with cellulose and β-C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rinting performances of the ink-jet printed fabric were enhanced through β-CD modification. The K/S value was enhanced from 4.21 to 6.72, the width of printed line was decreased from 1.48 mm to 1.25 mm, and the color fastness was improved to 3-4 level. These improvements were due to the truncated cone structure of β-CD, which can form inclusions with water-based pigment. Meanwhile, the crease recovery performance was also improved with the aid of CTR.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unmodified and modified cotton fabric suggested that the crease recovery angle of β-CD modified cotton fabric was increased by 25.0 % in the warp direction. Therefore, printing performance and crease recovery performance of β-CD modified and water-based pigment printed cotton fabric were enhanced remarkably.  相似文献   
34.
为解决豚草提取物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推广与应用问题,以豚草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温浸-超声波联合提取法提取抑菌活性物质,并开展其对杨树水泡型溃疡病病原菌的室内外抑菌试验。室内抑菌试验表明,粗提物浓度为16 mg/mL时,抑菌率达到73.62%;林间防治试验表明,最小抑菌浓度为 40 mg/mL,抑菌率达到95.14%。通过以上抑菌试验确定豚草粗提物对杨树水泡型溃疡病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35.
为探究施氮处理对不同筋型小麦的植株性状、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选用强筋小麦品种中麦578(A1)和中麦5051(A2)、弱筋小麦品种扬麦15(A3)和扬麦24(A4)为供试品种,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底施(B1)和追施(B2)处理。结果表明:在其他栽培措施相同条件下,强筋小麦穗长、总小穗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均优于弱筋小麦,其中A1籽粒产量分别比A2、A3和A4高0.44%、49.81%和15.27%;施氮处理中B2的株高、穗长、穗粒数、总小穗数和籽粒产量均高于B1;不同处理组合中,强筋小麦品种A1B2的植株和产量性状优于其他处理;强筋小麦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均高于弱筋小麦品种,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本试验中强筋小麦品种中麦5051在氮肥追施处理中可以兼顾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  相似文献   
36.
基于茎秆生物力学特性的油菜抗倒调控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应用生物力学特性指标对茎秆抗倒性进行评价,进而指导油菜抗倒栽培,以华杂62和金油杂158为试验材料,基于不同栽培因素下油菜茎秆的弹性模量、弯曲强度、剪切强度及抗倒性,分析了栽培因素对油菜茎秆力学特性指标的影响及其与抗倒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油菜抗倒性与茎秆的弹性模量、弯曲强度、剪切强度呈显著负相关;随着播期推迟,油菜茎秆的弹性模量、弯曲强度及剪切强度分别减小15.31%、29.16%和13.88%,倒伏指数增大32.18%;随着播种密度增大,油菜茎秆的弹性模量、弯曲强度及剪切强度均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而倒伏指数先减小后增大;随着施氮量增加,油菜茎秆的弹性模量、弯曲强度及剪切强度均逐渐减小,而倒伏指数逐渐增大,与施氮量120 kg·hm-2处理相比,在施氮量为360 kg·hm-2下,油菜茎秆的弹性模量、弯曲强度及剪切强度分别减小39.43%、19.40%和16.63%,倒伏指数增大16.36%。因此,播期提前、适当增加播种密度、控制氮肥投入,有助于提高油菜茎秆的力学特性强度,从而增强油菜的抗倒伏能力。研究结果可为油菜抗倒栽培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7.
为明确河套地区不同栽培模式对'张杂谷19号'产量的影响,以新抗旱谷子杂交种'张杂谷1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3种种植方式(干旱无膜、干旱覆膜及灌溉无膜)和5种密度(4.5万、9万、13.5万、22.5万、45万株/hm2)对'张杂谷19号'稳产和丰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灌溉条件下,'张杂谷9号'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密度为4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到8724.36 kg/hm2。而干旱条件下,适宜种植密度可以同样获得较高产量,与正常灌溉条件下最高产量差异不显著。当种植密度为9万~ 45万株/hm2时,产量普遍提高到7700 kg/hm2以上,最高可达8654.33 kg/hm2。河套地区'张杂谷19号'播前灌溉1次足水、地膜覆盖及种植密度9万~45万株/hm2,可以实现水分高效利用和产量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38.
文章通过对田园综合体的概念进行介绍,找出广西田园综合体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最后 提出解决广西田园综合体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从而促进广西农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稳步 提升。  相似文献   
39.
新时期下,由于我国宣传推广的力度不够、当地基层群众综合素养不高、机械使用不当等原 因并没有形成使用农业机械进行耕作的习惯,在我国西南部、东南部等丘陵地带,仍然采用牛拉车等 较为落后的耕作方式,从而导致农业机械化带来的提高种植效率,本文目重点就我国的农业机械推广 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0.
陇东旱塬区复种不同藜麦品种(系)的适应性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不同藜麦品种(系)在陇东雨养地区夏播复种的生态适应性,以12个藜麦品种(系)为材料,对其物候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品质性状等指标进行考察,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其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12个藜麦品种(系)除LY-2无法复种成熟外,其余的11个品种(系)均能完成生育期;对其19个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单位面积籽粒产量与单株粒质量和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根倒率、茎倒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株高与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籽粒粗蛋白和淀粉分别与籽粒直径和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对其15个性状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提出的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04%,根据综合得分,筛选出适应性最好、得分最高的2个品种(系)‘陇藜4号’和‘Q2’;聚类分析表明,11个藜麦品种(系)系统聚为3大类型,各品种(系)间性状与遗传距离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第三类产量最高,第二类有矮秆、早熟等特性,可根据生产需要和育种目标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