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29篇
  免费   824篇
  国内免费   1582篇
林业   1353篇
农学   1834篇
基础科学   1104篇
  2189篇
综合类   3945篇
农作物   822篇
水产渔业   633篇
畜牧兽医   1889篇
园艺   434篇
植物保护   832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13篇
  2022年   426篇
  2021年   556篇
  2020年   543篇
  2019年   499篇
  2018年   407篇
  2017年   554篇
  2016年   509篇
  2015年   626篇
  2014年   600篇
  2013年   768篇
  2012年   832篇
  2011年   843篇
  2010年   805篇
  2009年   724篇
  2008年   655篇
  2007年   708篇
  2006年   666篇
  2005年   521篇
  2004年   268篇
  2003年   331篇
  2002年   414篇
  2001年   417篇
  2000年   295篇
  1999年   295篇
  1998年   228篇
  1997年   186篇
  1996年   186篇
  1995年   172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122.
试验旨在探究在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状态下,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SODm)对仔猪空肠上皮细胞系(IPEC-J2)的保护作用。利用MTT法筛选出构建氧化应激模型H2O2的适宜浓度;将IPEC-J2细胞分别用0、0.05、0.5、5、50、500、2 000 U/mL SODm进行培养,利用MTT法分别在2、4、8、12 h时测定各组细胞存活率,筛选出SODm作用的适宜浓度和时间;根据构建的氧化应激模型和SODm适宜浓度和时间,将IPEC-J2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SODm处理组(SODm0.5、SODm5、SODm50)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处理组(SOD0.5、SOD5、SOD50),分别测定各组细胞存活率、活性氧(ROS)含量及细胞内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表明:①H2O2构建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的适宜浓度是1.0 mmol/mL。②当不同浓度SODm分别作用4、8、12 h时,0.5~50 U/mL SODm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且8 h时存活率最高,在12 h时处于下降趋势。③除空白组外,SODm5和SOD5预处理的IPEC-J2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且SODm和SOD组中细胞ROS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均显著降低了SOD、GSH-Px活性和T-AOC水平,提高了MDA含量(P<0.05);与模型组相比,所有SODm和SOD处理组均显著提高了SOD、GSH-Px活性和T-AOC水平,降低了MDA含量(P<0.05),同时SODm50组T-AOC水平显著低于SOD50组(P<0.05)。综上,SODm对H2O2诱导氧化损伤状态下IPEC-J2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3.
124.
配电网设备检修能够及时发现常规试验或外观检查难以察觉的问题,使电网设备隐患或故障得到及时消除,通过合理有序安排检修工作,可有效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1]。常规的检修计划制定过程通常包含分部门收集与汇总的过程,存在着潜在冲突与不合理之处,在实施之前,需要从技术与管理角度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25.
为了分析叶片营养元素对黔南州核桃优树坚果品质的影响,通过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了叶片营养元素与坚果品质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核桃优树单株的坚果品质指标间存在显著差异;叶片钙、铜和锰显著影响核桃坚果品质。可以通过核桃叶片营养元素的诊断来提高坚果品质。  相似文献   
126.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of Barodon, an anionic alkali mineral complex, on growth, feed utilization, humoral innate immunity and disease resistance of olive flounder. A basal experimental diet was used as a control and supplemented with 0.1, 0.2, 0.3, 0.4, or 0.5% Barodon. Triplicate groups of fish (26.4 ± 0.2 g) were fed one of the diets to apparent satiation twice daily for 10 wk. The growth performance was enhanced (P < 0.05) linearly and quadratically in fish fed diets containing Barodon compared with that in fish fed the control. Feed utilization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Barodon supplementation. Serum lysozyme and antiprotease activities were increased quadratically in Barodon fed groups. Also, significantly higher superoxide dismutase activity was found in Barodon‐fed fish.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of 0.1–0.3% Barodon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enhancement of fish disease resistance against Streptococcus iniae. The findings in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of Barodon can enhance growth, feed utilization, innate immunity, and disease resistance of olive flounder and that the optimum level seems to be 0.1% in diets.  相似文献   
127.
为明确非洲猪瘟对生猪等畜产品价格产生重要影响,构建包含非洲猪瘟疫情的猪肉等主要肉类产品价格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PVAR模型研究非洲猪瘟疫情对猪肉、白条鸡、牛肉和羊肉四种主要肉类价格波动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非洲猪瘟疫情对肉类价格的影响并不一致,从冲击方向上看,非洲猪瘟疫情对猪肉价格的冲击主要为正,对白条鸡价格的冲击在考察期内均为正向,对牛羊肉价格的冲击在零值上下波动且并不显著;从冲击大小上看,非洲猪瘟疫情对猪肉的冲击影响最大,白条鸡价格次之、牛羊肉价格最小;从持续时间上看,非洲猪瘟疫情对白条鸡价格的冲击持续时间最长,猪肉价格次之、牛羊肉价格最短。在观察期内,四种主要肉类价格受到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程度的衰减,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取决于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应进一步强化生猪等养殖业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完善非洲猪瘟等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加强生猪等畜产品市场供需调控,促进生猪等畜牧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8.
Li  Fayong  Liang  Xinqiang  He  Shuang  Li  Meiru  Cao  Yucheng  Zhang  Jin  Tian  Guangming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2020,20(2):629-640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 Laboratory incubation experiments using 15N stable isotope labeling and acetylene suppression techniques were conducted to compare the autotrophic nitrification and...  相似文献   
129.
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是华北平原粮食作物的主要种植制度,存在氮肥利用率低、土壤氮素过量累积问题。为探索华北平原氮素高效利用的适宜种植制度,采用15N示踪技术,基于3 a田间定位试验,对一年两熟冬小麦-夏玉米的常规水氮和优化水氮、两年三熟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与冬小麦-夏大豆-春玉米及一年一熟春玉米3种种植制度的作物产量、15N利用率、氮素去向和土壤氮库表观平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年三熟的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产量为32 248.52 kg/hm2,分别比一年两熟和一年一熟提高22.16%和52.88%;15N利用率为33.36%,比一年一熟提高26.12%。3种植制度的氮肥去向最高为土壤残留,其次为作物吸收和损失,两年三熟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的作物吸氮量最高为151.82 kg/hm2,土壤氮库表观盈余量为21.22 kg/hm2,显著低于其他种植制度。综合分析,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两年三熟在稳产高产和提高氮素利用率上具有可持续的潜力,是华北平原未来较为理想的种植制度。  相似文献   
130.
基于状态变换法的车辆悬架系统时滞反馈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车辆行驶平顺性和稳定性,研究悬架系统中时滞补偿控制效果,本文以赛欧轿车悬架系统为基础,建立2自由度车辆半主动悬架系统模型,设计了时滞反馈控制器,采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系统时滞反馈控制特性进行研究。首先建立含时滞的悬架系统动力学方程,采用常微分理论和多项式判别方法分析系统稳定性,并通过时域与频域仿真对结果进行验证。研究表明:采用传统二次型最优控制律对含时滞的悬架系统进行控制,当系统控制时滞较大时,系统定性特性可能会发生改变,甚至会失稳发散。为保证系统的稳定性,采用状态变换方法设计时滞反馈最优控制律,仿真表明采用该控制律不仅可以保证系统稳定性,系统的减振特性亦有改善。最后搭建了悬架时滞反馈控制平台,基于时域辨识方法测得系统固有时滞为0.065 s,通过对相同工况下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误差在15%以内,满足业内使用要求,表明研究可信,结果可为主动/半主动车辆悬架控制器实际设计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