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畜牧兽医   69篇
园艺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采用递增法预试测得大鼠和小白鼠口服多拉菌素LD0值依次为5.37g/kg.BW、3.54g/kg.BW,LD100值依次为13、91g/kg.BW、6.19g/kg.BW,依之按简化寇氏法分组正式试验,统计死亡率,计算出大鼠和小白鼠口服多拉菌素LD50值依次为7.67g/kg.BW、4.58g/kg.BW,其95%可信限依次为7.22—8.12g/kg.BW、3.80—5.50g/kg.BW。  相似文献   
52.
用稀盐酸从槟榔生药中提取槟榔碱(Arecoline),将提取物依次用乙醚、高浓度酒精溶解过滤,然后和适量的氢溴酸反应制成氢溴酸盐,用薄层层析鉴定氢溴酸槟榔碱,用高效液相测定其含量,熔点熔程法鉴定纯度。结果稀盐酸提取法提取槟榔碱在成本和提取率方面均明显优于高浓度酒精提取法。  相似文献   
53.
氢溴酸槟榔碱对小鼠小肠推进的时效及量效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将氢溴酸槟榔碱开发为驱畜禽绦虫新药,同时为确定临床用量等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氢溴酸槟榔碱对小白鼠小肠推进率的时效及量效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小肠推进率随给药剂量增大而增大,表明氢溴酸槟榔碱对小鼠在体肠自发性蠕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关系。  相似文献   
54.
一、调查内容庄浪县行道树绿化是指县内省级道路2条,县级道路9条,乡级道路10条,村级道路252条,梯田产业路1516条,城区道路15条,总计1809条,两边各2米~8米的以乔化树种为主的绿化。调查内容有长度、栽植树种、分布、生长情况、是否乡土树种、病虫害、管护等,根据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5.
用自制的抗伊维茵素(IVM)多克隆抗体检测牛肌肉和肝脏中IVM的残留,将IVM以5.0ng/g、10.0ng,g、20.0ng/g和40.0ng/g的量分别添加至经处理的各空白组织中,用竞争ELISA法测得IVM在肌肉和肝脏中的回收率为93.9%~98.3%,变异系数为2.1%~5.1%,最低检测限为0.94ng/g。  相似文献   
56.
纳米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米技术是在纳米尺度下对物质进行制备、研究和工业化,以及利用纳米尺度物质进行交叉研究和工业化的综合性研究体系。中药产生的药理作用不完全归功于该药物特有的化学组成,还应该与药物的物理状态(如颗粒大小)密切相关,通过将纳米技术引入现代中药的研究开发,可以扩展中药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扩大中药的应用范围。通过对近年来纳米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介绍了纳米技术应用于中药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重点从纳米中药的特点、类型、制备技术、研究方向、研究中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57.
"复方葛黄消炎液"刺激性及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复方葛黄消炎液”进行了兔点眼刺激试验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口服试验和腹腔注射试验),并计算其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表明该药无刺激性;7只小鼠(分2组)口服剂量从10mL/kg增加到15mL/kg,小鼠仍健康存活,表明该药安全无毒;通过50只小鼠(分5组)腹腔注射试验,其LD50为7.686g。  相似文献   
58.
以福氏志贺菌2a型菌株基因组为模板,经PCR扩增得acrB基因,将该基因克隆到pMD18-T Vector载体,将重组质粒进行PCR和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测定序列与Genbank收录的福氏志贺菌参考序列同源性为99.7%,与大肠杆菌的acrB基因序列比较分析,序列同源性在98%~99%之间,说明志贺菌主动外排基因acrB在碱基序列和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上均与大肠杆菌有很高的同源性,它可能是志贺菌引起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9.
为建立一种同时测定常山口服液中2种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HPLC),对中药常山及其药物制剂的国家兽药典质量标准提出制修订建议。本研究采用HPLC法,通过方法学验证和不同色谱检测系统的考察,测定常山口服液中常山乙素和常山甲素的含量,明确药物色谱条件的系统适用性要求。包括安捷伦1290型HPLC仪(SB-C18色谱柱)、沃特斯2695型HPLC仪(XTerra@MS C18色谱柱)和岛津SPD-10A型HPLC仪(Amethyst C18-H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冰醋酸(30∶69.79∶0.21),pH值5.2~6.2,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65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三种不同类型的液相系统和色谱柱,所测3批次样品中的主成分含量基本一致,常山甲素和常山乙素的峰型较好,与周围杂质可有效分离。该研究方法可为常山碱口服液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为了解抗菌新兽药“菌灭”的毒性,对小白鼠和家兔分别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和眼刺激试验。结果表明,菌灭制剂的半数致死量LD50=69183.10±0.29mg/kg,实际无毒;对家兔的眼部无刺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