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近几年,在豫北地区油桃发展很快,面积和产量迅速增加,但是因为管理粗放,果品质量较差,造成价格低,效益差。笔者经过几年的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豫北地区的无公害油桃土肥水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52.
以中原黄河故道沙区沙土地为特定立地条件,对南方小冠型杨树无性系进行扦插育苗试验,系统调查分析各个参试无性系的成活率、生长势和生长量,系统评价各无性系的生物学特性和苗期生长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53.
选用大石早生、美丽李、墨宝石等优良品种及基径1cm以上的优质壮苗,按(2~4)m×4m的株行距,在严格整地的基础上,以秋栽加地膜覆盖的方法栽植,栽后配合施基肥、追肥、叶面喷肥,养成开心形或双层开心形树形,加强疏花疏果和病虫害防治等,是李早丰优质高效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4.
抗虫杨新品种02-25抗虫性及生长量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抗虫杨新品种02-25与其他杨树品种的抗虫性及生长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杨树02-25既速生又抗虫,对天牛有较好的抗性,能保护杨树免受天牛的危害,同时可减少用药物防治对环境的污染,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5.
魏红 《种子世界》2021,(7):0090-0092
野生牧草种质资源是指所有牧草物种和可遗传物质的总和,是牧草品种改良所使用到最原始的材料,是农业自然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特别是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保存野生植物资源,维持物种多样性,维持遗传的完整性,将种质携带的全部信息传递给后代,是牧草种质资源采集和保存的核心价值所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野生牧草种子资源是当地草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创新的核心,同时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又是制约畜牧养殖产业生产、生态建设、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限制因素。本文探讨了野生牧草种质资源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地位,论述了具体的保护措施,希望对广大同行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6.
利用敦煌双墩子戈壁试验站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的塔站观测资料,分析该地区净辐射的概率分布、日变化、年变化和典型天气下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 净辐射在-100~0 W/m2之间存在一个明显的峰值分布区间,其年平均净辐射为43.88 W/m2;② 净辐射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最大值出现在正午,最小值出现在日落后,净辐射日变化的季节差异明显;③ 在晴天、阴天和沙尘天气条件下,净辐射变化特征差别较大,变化规律、极值大小和到达极值时间均不相同,不同天气下的净辐射有其各自特殊性。  相似文献   
57.
色素添加剂在蛋黄着色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红  汪红 《饲料博览》2004,(2):41-43
饲料中适当添加色素可改善蛋黄的颜色。对使用较为安全的色素种类、作用、来源以及应用作了阐述;对人工合成色素制品和天然色素制品在商品化应用中各自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就存在一些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8.
看蛋形 蛋的大端偏小,是欠早食;小端偏尖是欠中食,均应补料。 看蛋壳 正常蛋壳,光滑厚实,有光泽,蛋壳薄,透亮。有沙眼或粗糙,甚至软壳,说明营养不全,特别是缺钙或维生素D缺乏,应加喂骨粉、贝壳粉或维生素D。 看产蛋时间 正常产蛋时间为深夜2点至早晨6点以前,  相似文献   
59.
针对藏绵羊暖、冷季营养供给严重不均衡的生产实际,本试验旨在解析藏绵羊应对冷季营养严重匮乏的适应机制。试验选择1周岁(±1月龄)健康的放牧藏绵羊母羊12只,采用气相色谱仪和荧光定量PCR仪分别测定藏绵羊暖(7月)、冷(12月)季瘤胃短链脂肪酸(SCFA)浓度和微生物菌群密度,分析藏绵羊暖、冷季瘤胃SCFA浓度与微生物菌群密度间的互作关系。结果表明:藏绵羊冷季瘤胃中乙酸与丙酸浓度及比值(A/P)显著高于暖季(P<0.05),其他SCFA浓度在暖、冷季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种SCFA所占比例分析发现,乙酸比例在冷季显著高于暖季(P<0.05),丁酸比例在暖季显著高于冷季(P<0.05),异丁酸比例在暖、冷季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季节的变化,藏绵羊瘤胃微生物中黄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白色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albus)、产琥珀酸丝状杆菌(Fibrobacter succinogenes)、溶纤维丁酸弧菌(Butyrivibrio fibrisolvens)、嗜淀粉瘤胃杆菌(Ruminobacter amylophilus)与产甲烷菌(Methanogenic bacteria)的相对密度在暖季显著高于冷季(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乙酸浓度与黄色瘤胃球菌相对密度,丙酸浓度与白色瘤胃球菌相对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乙酸浓度与白色瘤胃球菌、嗜淀粉瘤胃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产甲烷菌相对密度,丙酸浓度与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相对密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丁酸浓度与6种微生物菌种相对密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由此可见,藏绵羊瘤胃微生物菌群密度与SCFA浓度间的互作存在明显差异,这种互作机制可能在藏绵羊应对暖、冷季的适应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将为藏绵羊产业发展及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通过试验研究,转基因健杨94对半翅目食叶害虫膜肩网蝽表现出显著抗虫性,不仅拓宽了靶性害虫种类,还能降低同一混交林内混交树种上的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