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31.
硫酸二乙酯(DES)对绿色木霉诱变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硫酸二乙酯(DES)对出发菌株绿色木霉菌株ZJ进行处理,筛选出1株纤维素酶产量高且性状稳定的高产菌株化L4C,该菌株发酵4 d后纤维素酶滤纸酶活达到15.56 U/g,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1.45倍.  相似文献   
32.
姜曲海猪瘦肉型新品系繁殖性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姜曲海猪瘦肉型新品系3~5世代母猪的繁殖性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新品系产仔数和活仔数均比较高,3~5各世代初产产仔数均在10头以上,经产产仔数13头以上,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随着世代选育略有提高,但世代间差异不显著;新品系的发情周期为20.5 d,持续期为3.28 d,妊娠期为113.5 d.数据分析结果,新品系经过5世代继代选育后,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的繁殖性状已趋于稳定,是一个理想的母系种猪.  相似文献   
33.
苏姜猪不同杂交组合生产性能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第6世代苏姜猪肥育猪及其与长白猪、大白猪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苏姜猪第6世代肥育猪25~ 90 kg阶段,平均日增重667.26 g,料肉比3.18:1,90 kg屠宰时的屠宰率达73.19%,胴体瘦肉率56.28%,眼肌面积33.93 cm2,肌内脂肪含量达3.11%.苏姜猪与长白猪、大白猪杂交生产的商品猪也体现了较好的杂种优势,达到了优质瘦肉型猪的要求.试验数据表明,苏姜猪具有良好的经济性能,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杂交母本.  相似文献   
34.
1981-2005年松嫩平原羊草草地植被生态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对比2次不同时间相同地点的植被调查,从植物分布区型、物种重要值、频度和物种多样性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松嫩平原羊草草甸的时间尺度变化。结果表明,现群落有植物92种,隶属28科71属,与原群落相比减少1科5属18种。分属14个分布区型,其中东北分布区型为后增类型。群落上层以羊草和芦苇占优势,中层和下层分别以虎尾草和蔓委陵菜占优势,在植被划分上属羊草-虎尾草-蔓委陵菜群丛。频度分析则显示目前群落频度分布为A>B>C>D=E→0,暗示群落均匀程度增加。在物种多样性变化上,优势群落羊草群落物种多样性降低,而杂类草和盐生种类群落多样性增加。综上表明,本区植被的变化主要是种类减少,外来成分入侵,优势群落多样性降低,杂类草和盐生种类群落地位上升,群落有可能进一步发生退化,向次生植被演替,而这种退化主要是气候变化及人类不合理活动所致。  相似文献   
35.
[目的]采用RT-PCR法克隆与分析瘦素受体06-Rb cDNA序列。[方法]从160日龄初情期的苏姜猪的下丘脑中提取组织总RNA.根据GenBank中猪06.RbmRNA全序列设计引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进行cDNA扩增,获得1条343bp的片段,将PCR产物克隆于pGEM—Teasy载体后进行测序分析。[结果]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所提取的RNA质量,0D260/OD280=1.9,证明所提RNA的质量较好,无降解和蛋白质污染;用1%的琼脂糖检测所提RNA,有3条清晰的条带,分别是28S、18S、5S,28S与18S浓度比约为2:1.说明所提的RNA的完整性较好。所获D6-RbcDNA序列用Blast程序与在GenBank中发表的猪06-Rb cDNA序列(AF092422)比较表明,其同源性为100%,说明所扩增的序列是正确的。[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探索Ob-Rb基因组织表达和作用机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6.
施肥对蒺藜药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沙地生境中,施肥是提高规范化种植蒺藜药材产量的重要农艺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施用量对蒺藜药材产量影响显著,氮肥是产量的第一限制因子,其次是磷肥和钾肥.将N、P2O5和K2O换算N、P、K肥料施用量为N不低于230 kg/hm2,尿素约450 kg/hm2;P2O5不低干250 kg/hm2,过磷酸钙约500 kg/hm.;K2O不低于125 kg/hm2,硫酸钾约270 ks/hm2.以此施肥水平,蒺藜药材产量可达3 000~3 500 k/hm2,较不施肥增产5~6倍.  相似文献   
37.
本试验将不同水平的α-半乳糖苷酶添加到断奶苏姜仔猪日粮中,研究对其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将108只断奶苏姜仔猪平均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仔猪,分别为对照组(喂养普通日粮)、试验Ι组(日粮+50U/kgα-半乳糖苷酶)、试验Ⅱ组(日粮+100U/kgα-半乳糖苷酶)、试验Ⅲ组(日粮+200U/kgα-半乳糖苷酶),试验期为40d。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α-半乳糖苷酶对断奶苏姜仔猪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均有显著影响(P <0.05),其中添加100U/kgα-半乳糖苷酶对提高断奶苏姜仔猪的生长性能效果最显著(P <0.05),断奶苏姜仔猪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9.07%,料重比较对照组降低了8.82%;其次,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α-半乳糖苷酶对断奶苏姜仔猪血清中的IgA、IgG、IgM等免疫指标均有显著影响(P <0.05),其中添加100U/kgα-半乳糖苷酶的试验组免疫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最显著(P <0.05),IgA、IgG、IgM分别提高16.5%、21.6%和52.9%。最后,在日粮中...  相似文献   
38.
吴红  韩大勇  陈宏军  王健 《北方园艺》2016,(16):169-172
以"白凤"水蜜桃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桃-鸡"种养结合模式不同饲养密度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桃-鸡"种养结合模式可提高土壤有效Zn含量,各处理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随着饲养密度增大,初期土壤有效Ni含量增加,后期土壤有效Ni含量降低;宿迁Ni含量的最大值出现在667m~2饲养10只处理,兴化Ni含量最大值出现在667m~2饲养40只处理,姜堰在667m~2饲养40~80只处理时土壤有效Ni含量低于CK;宿迁和姜堰土壤Cr含量在667m~2饲养10只处理达到最大值,兴化在667m~2饲养80只处理时达到最大值,泰州在667m~2饲养60只处理达最大值,比对照增加了28.36%。试验表明"桃-鸡"种养结合模式可提高土壤重金属含量,但均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范围内。因此实现"桃-鸡"立体种养模式可充分利用立地空间,同时不会对土壤造成重金属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39.
波德代、陶赛特与蒙古羊的高代杂种血液生化指标比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波德代、陶赛特与蒙古羊的高代杂种5个品种12项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5个品种血清钙含量依次为蒙古羊(M)(2.58±0.98)mmol/L,陶赛特×蒙古羊杂种二代(DMF2)(1.95±0.24)mmol/L,波德代×蒙古羊杂种二代(BMF2)(1.99±0.17)mmol/L,陶赛特×蒙古羊杂种三代(DMF3)(1.84±0.21)mmol/L,波德代×蒙古羊杂种三代(BMF3)(1.89±0.32)mmol/L,均低于正常值(3.91±0.17)mmol/L;血清磷含量依次为M(1.83±0.70)mmol/L,DMF2(3.28±0.96)mmol/L,BMF2(2.73±1.01)mmol/L,DMF3(2.64±0.85)mmol/L,BMF3(3.01±0.56)mmol/L,均高于正常值(1.16±0.28)mmol/L,其它生化指标都在正常值范围内或与正常值相近.而与生产性能有关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钠含量高代杂交羊均高于当地蒙古羊,表明高代杂交羊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和饲养管理条件有较好的适应性,能较好地发挥其肉用遗传潜力.  相似文献   
40.
滇西北高原碧塔海湖滨带狭长型沟谷和宽广型沟谷设置了两条沼泽研究样带,研究了沼泽群落种类组成特征、群落分布与演替规律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两条样带总计调查到43种植物,隶属21科35属;群落中均以稀有种占多数,但总体上狭长型沟谷沼泽群落的均匀程度高于宽广型沟谷;α多样性各指数与沼泽水位均呈显著正相关,但β多样性与沼泽水位无相关性;沿水分梯度,沼泽群落呈现出挺水植物群落→沼泽植物群落→沼泽化草甸植物群落的生态序列分布,但是也在局部微地形作用下形成群落复合体;生态序列分布与湖岸特点和沟谷类型有关:狭长型沟谷具有陡坡湖岸,沼泽群落倾向于间断分布,宽广型沟谷具有缓坡湖岸,沼泽群落倾向于连续分布.以水分因子为主、以地形等因子为辅的综合环境因素是决定碧塔海湖滨沼泽群落植物多样性和生态序列分布格局的驱动因素,相应地植物群落演替特点为渐变式演替和跳跃式演替两种模式并存,但演替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