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5篇
农学   15篇
  54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对土-根系统养分运移对流-弥散方程用MATLAB语言编写土壤氮磷钾养分运移基本方程求数值解程序,结果表明,与专业软件Uptake相比,供试植物的氮磷钾总吸收量的相对误差分别只有+2.94%、-1.35%和+2.83%.程序能绘制生动美观的二维图形;数值解采用有限元法,较好地克服了Uptake软件有限差分法收敛较慢、积分区间内各节点解值相对精度不均匀的缺陷;程序简短高效,易于使用和维护.该程序只要稍加修改,就可用于求解目前各种CDE改进方程和土壤水分运动方程,从而使该领域复杂数学问题的求解变成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02.
江淮丘陵区大蒜钾氮配施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多年田间试验,研究了江淮丘陵区大蒜钾氮配施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增施钾肥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蒜苔增产28.7%~39.7%,蒜头相应产量提高19.5%~28.2%,平均增产率为36.4%和24.1%。钾肥的增产效率在两种氮肥水平下都较高,单位钾肥的增产量与土壤有效钾含量及施钾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氮肥的增产效率除与土壤有效N含量有关外,还受施钾量和土壤有效钾含量的影响。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蒜苔和蒜头单位钾和N肥的增产数量与土壤有效钾、氮含量和施钾、施氮量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03.
调查表明,湖北省红薯施用化学氮(N)、磷(P2O5)肥分别平均为132.0kg/hm2和43.5kg/hm2,基本不施用化学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研究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可以促进红薯获取高产,氮磷钾肥施用比例(N:P2O5:K2O)以1:0.4~0.5:0.8~1.0为宜,其中氮肥(N)用量以150~225kg/hm2、钾肥(K2O)以120~225kg/hm2为好,氯化钾可以作为红薯钾肥来源,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配合施用锌、钼等微量元素肥料.  相似文献   
104.
油菜干物质积累和养分钾、磷、硫吸收特点及施钾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采用微区试验研究油菜干物质积累和养分钾,磷,硫吸收特点及施钾的影响。结果表明:(1)油菜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地下部干物质积累量增长平缓,施钾明显提高油菜植株干物质积累量。(2)苗期植株地上部钾,磷和硫含量最高,越冬期迅速降低,生育后期地下部钾和磷含量下降较快,成熟期达最低值。(3)施钾明显提高植株钾含量,但施钾对磷和硫含量的影响较小。(4)生育后期地上部出现明显的钾,磷和硫吸收高峰,结角-成熟期地下部磷吸收下降。施钾明显提高油菜植株钾,磷和硫的吸收量。  相似文献   
105.
磷肥用量对油菜产量、养分吸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8,他引:34  
利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磷肥用量对油菜生长、产量、养分含量、养分积累及经济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个施磷水平下,蕲春和黄冈两个试验点磷肥(P2O5)用量分别为135kg/hm2和90kg/hm2时效果最好,分别提高产量148.5%和81.5%,增加纯利润2 532元/hm2和1 038元/hm2.施磷能大幅度的增加油菜分枝数、每株角果数、每角籽粒数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籽粒千粒重.施磷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油菜各部位N、P、K养分含量,显著地提高油菜地上部对N、P和K的积累量.根据肥料效应方程和油菜籽及磷肥价格确定,蕲春和黄冈试验点最高产量水平时的磷肥用量分别为145.3kg/hm2和119.2kg/hm2,而最佳施磷量则分别为141.4kg/hm2和113.5kg/hm2.  相似文献   
106.
采用分室根箱试验,研究了油菜-水稻轮作条件下红壤性水稻土根区与非根区土壤不同形态钾素含量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轮作前季(油菜季)前期,根区土壤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首先出现相对亏缺。随着油菜生长和吸钾强度的增大,非根区内、中、外区土壤水溶性钾向根区迁移,交换性钾向水溶性钾转化,含量均逐渐降低,且距根区越近,降低幅度越大。轮作后季(水稻季)前期,淹水促进了非根区水溶性钾向根区的扩散,交换性钾向水溶性钾的转化。随着水稻生长和吸钾强度增大,根区与非根区土壤交换性钾含量均显著降低。水稻季末期作物吸钾强度减小,根区土壤水溶性钾含量降低至一定程度时就不再减少,而非根区水溶性钾继续向根区扩散。整个轮作期,根区与非根区土壤非交换性钾含量与不种作物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可见,作物首先吸收利用根区土壤钾,非根区钾逐渐向根区迁移,距根区越近,对作物吸钾量的贡献越大。在一个轮作期内,交换性钾和水溶性钾是红壤性水稻土主要供钾形态,作物吸收利用的非交换性钾较少。  相似文献   
107.
在湖北省柑桔主产区选择118个代表性果园土壤测定其主要营养元素含量,首次摸清了全省柑桔生产区的土壤养分含量分布规律以及各元素的丰缺状况,阐述了各元素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提出相应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8.
SPAD—502叶绿素计在作物营养快速诊断上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通过对近年来应用SPAD-502型叶绿素计进行玉米、水稻、油菜和柑桔叶片营养快速诊断结果的初步归纳,对该仪器叶片测试值与作物产量的关系、与测试时间和部位的关系、使用该仪器的优点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9.
幼龄杨树养分含量及其积累季节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树是中国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树种之一, 研究杨树的养分含量及其积累量变化对提高人工林的营养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对江汉平原幼龄杨树研究表明, 全年干物质产量茎>枝>根>叶, 各部位所占比例随月份变化不明显 全年平均养分浓度叶片最大, 根系次之, 茎、枝较小; 从展叶到落叶, 叶片Ca含量迅速增加, 其它元素总体下降; 根系除K, 茎、枝除Fe、Cu外, 其它元素变化较小 全年平均养分积累N∶P∶K∶Ca∶Mg∶Fe∶Mn∶Cu∶Zn=100∶13 1∶42 5∶72 4∶14 1∶1 86∶0 21∶0 29∶0 23, 各部位积累总量叶>茎>根>枝 微量元素的营养效率高于大、中量元素, 且茎>枝>根 每生产1t干材, 带走上述相应元素分别为7 230、882、2 792、4 980、882、130、13、21和18g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 应该通过施肥等方式将相应量的元素归还到林地  相似文献   
110.
ASI法与常规法测定湖北旱地土壤有效养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别用ASI法与我国常规分析方法测定了湖北省3大类旱地土壤共153个样品的有效P、K、Fe、Mn、Cu、Zn、Ca和Mg的含量,并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由于提取剂本身的特性、浸提浓度、水土比和作用时间等测定条件不同,由两种方法得到的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数值也各不相同,但是ASI法对土壤有效养分的测定值与我国常规分析方法的测定值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