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3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5篇
  8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蘖肥运筹对水稻镉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初步探究蘖肥施用时间对水稻Cd(镉)吸收的影响及其机制,以不施氮肥(F1)处理为对照,并设置1个氮肥均作基肥处理(F5),研究蘖肥施用时间[移栽后7 d(F2)、14 d(F3)和21 d(F4)]对水稻品种株两优819、陆两优996 Cd含量、Cd的亚细胞分布以及铁锰氧化物膜形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蘖肥总体能显著降低水稻分蘖期以及成熟期各部位Cd含量;与F5处理相比,施用蘖肥总体上可降低成熟期各部位Cd含量,就糙米而言,施用蘖肥处理Cd含量分别较F1和F5处理降低25%~46%和7%~33%,F3、F4处理降低Cd含量效果较好;水稻产量以F3处理最高,F2、F4处理也较高,三者间差异不显著。从根表铁锰氧化物膜形成量来看,与F1和F5处理相比,施用蘖肥总体上能明显增加水稻根表铁锰氧化物膜形成量,同时也提高了根表铁锰氧化物膜表面吸附的Cd含量,且2个品种均以F3、F4处理较高;铁锰氧化物膜形成量的增加使得分蘖期进入水稻各亚细胞组分的Cd含量均较F1处理明显降低。综合考虑,水稻生产中应根据品种特性,于移栽后14~21 d施用分蘖肥,以达到降低糙米Cd含量、提高水稻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2.
应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水温(15.8℃、21.0℃、26.6℃、30.9℃、36.5℃)对小[(28.1?1.1)g]、中[(278.9?20.1)g]、大[(575.8?37.4)g]3种规格的珍珠龙胆石斑鱼(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呼吸和排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规格对珍珠龙胆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小、中、大3种规格珍珠龙胆耗氧率和排氨率随水温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规律,当水温为26.6℃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510±0.124)mg/(g·h)、(0.306±0.007)mg/(g·h)、(0.161±0.010)mg/(g·h)和(47.739±21.048)μg/(g·h)、(13.956±1.783)μg/(g·h)、(6.811±1.882)μg/(g·h),耗氧率和排氨率与温度之间的回归关系均符合一元四次方程,相关系数R2均为1.000。在水温15.8~36.5℃范围,相同水温下,珍珠龙胆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随其个体的增大而降低,耗氧率和排氨率与规格之间的回归关系均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系数R2均为1.000。不同温度条件下,小、中、大3种规格珍珠龙胆的耗氧率Q10和排氨率Q10在21.0~26.6℃时均达到最大,且其均在26.6~30.9℃时最小。小、中、大3种规格O/N比值平均值变化范围分别为21.535~113.541、15.713~32.193、12.097~27.094,表明实验水温条件下小规格珍珠龙胆的供能物质为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而中、大规格珍珠龙胆的主要能量物质为蛋白质和脂肪。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究生物质炭对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毒副作用,以期为典型有机废弃物炭化农业应用潜力筛选及安全利用剂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厨余垃圾炭、猪粪沼渣炭、水稻秸秆炭等3种典型生物质炭为材料,设置m(炭)∶V(水)分别为1∶20、1∶50、1∶100等3个浸提处理,以去离子水为对照,研究生物质炭浸提液对萝卜Raphanus sativus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的毒害效应。【结果】与对照相比,m(炭)∶V(水)为1∶100的生物质炭浸提液对萝卜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影响不显著,m(炭)∶V(水)为1:20、1:50的浸提液对萝卜种子萌发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m(炭)∶V(水)为1∶20时,萝卜幼苗存活率<12%。m(炭)∶V(水)为1∶50时,幼苗表观指标(鲜质量、根长、苗长)相比于对照组分别降低了29.55%~51.89%、20.77%~76.04%、37.73%~56.01%,呈显著的生长抑制效应(P<0.05),抑制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厨余垃圾炭、水稻秸秆炭、猪粪沼渣炭。浸提液的pH、无机盐总量、砷(As)、纳(Na)、钾(K)均与萝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4.
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al protein 1,Nsp1)作为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SARS-CoV-2)的毒力决定因子,在调控冠状病毒复制方面有重要作用。为更有效地研究SARS-CoV-2 Nsp1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成功构建SARS-CoV-2Nsp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验证其抑制宿主及外源蛋白质翻译的功能。通过PCR技术扩增SARS-CoV-2Nsp1基因后,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将其连接至pEGFP-N1载体上。经双酶切和测序结果鉴定,SARS-CoV-2Nsp1基因成功克隆至pEGFP-N1载体上。将重组质粒pEGFP-N1-SARS-CoV-2-Nsp1转染至HEK-293T细胞和HeLa细胞中,经嘌呤霉素标记后,利用Western Blot和考马斯亮蓝染色检测重组质粒的表达以及嘌呤霉素信号。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EGFP-N1-SARS-CoV-2-Nsp1在HEK-293T细胞和HeLa细胞中成功表达,并验证其抑制宿主蛋白质和外源转入细胞蛋白质的翻译,为更深入研究SARS-C...  相似文献   
45.
乡村创业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该文利用西南4省(市)465个乡村创业者的微观调查数据,就创业经历与制度环境对乡村创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创业经历与制度环境均有助于乡村创业绩效的提升,在经过内生性处理之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创业经历、认知制度环境和规范制度环境更有助于农林牧副渔业和生产加工制造业的绩效提升,规制制度环境则只对生产加工制造业和餐饮旅游服务业的绩效提升有显著影响.此外,创业经历还表现出了“益农”特征,对农户创业绩效的提升效应高于非农户,而制度环境则表现出了“非农精英倾斜”特征,对非农户创业群体的绩效提升效应高于农户.调节效应分析表明:规范制度环境在创业经历影响乡村创业绩效中起正向调节作用,能够强化创业经历的绩效提升效应.该文的启示在于乡村创业者应注重选择具有创业经历的创业伙伴或管理人员,政府则应加大对乡村创业的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和环境.  相似文献   
46.
47.
栽培每平方米的竹荪,一般可收250~4009于竹荪。高产量的竹荪给大面积栽培者,带来采摘时的困难.以往栽培者都是等到菌裙开张度到最大时采摘,如  相似文献   
48.
竹荪一次性采摘技术陈宁飘(福建省屏南县代溪食用菌研究所382304)珍贵食药用菌竹荪,从1989年起在全国各地陆续推广以来,栽培每平方米的竹荪都收到250克-400克干竹荪。高产量的竹荪给大面积栽培者,带来采摘时的困难。竹荪采收以往栽培者都是等到菌裙...  相似文献   
49.
始兴县杨梅栽培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梅是中国特产果树,也是一种具有悠久栽培历史的果树,始兴县从1999年开始大面积种植杨梅,多年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杨梅是喜温暖、较耐寒,喜湿耐阴,怕高温炎热的常绿果树,而始兴县属山区县,丘陵、小山包较多,较适宜种植。根据杨梅的生长气象条件与始兴气候特点的关系探讨,结合本县气候特征,试分析影响杨梅获得优质、高产的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50.
暗纹东方纯卵巢、肝脏、肾脏和血液有剧毒,卵巢在产卵期含毒量很高,毒力最高为10万单位;肝脏毒力范围在2000-4000单位之间。鲜食时,需将内脏、血液、皮肤和鱼眼除去,长时间烹煮,方可食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