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52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采用正交设计表[l2^5(5^6)]设计、分析实验,发现在适温范围(17~25℃)内,盐度为影响鲤鱼(Cyprinus carpio L.)胚后发育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温度,并且二者有显著的交互作用。胚胎发育所需时间与水温成负相关关系,相关方程为y=3.9x 169.4,水温对鲤鱼胚胎发育速度的影响肌肉效应期之后较肌肉效应期之前大。盐度与鲤鱼胚胎孵化率呈负相关关系。经方差分析,鲤鱼胚胎和前期仔鱼发育的最佳孵化盐度为1‰左右,温度为21℃左右。  相似文献   
102.
半咸水小型水库面积 44 hm2,1995年和 1996年分别投放鱼种 11 636尾/hm2和11 714尾/hm2,其中鲤鱼占 44. 92 %和 44. 63%,鲢、鳙鱼占 35. 16 %和 34. 92%,鲫鱼占10. 16 %和 10.09%,鲂鱼等占 9. 76 %和 10. 36%,年产鲜鱼 8 491. 4 kg/hm2和 9 107. 7 kg/hm2。年投饵料分别为480 t和 530 t,总投入 171. 92万元和 196. 72万元,盈利 90. 34万元和99.25万元。本文分析了水库10次采样的水质、浮游生物的现存量及其变化和合理密放精养的方法,提出了科学的投饵技术,以及合理密放精养高产技术的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3.
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将河蟹养殖方面的科研成果和河蟹养殖专家的宝贵经验系统归纳集成,建立起综合性强、智能化程度高、简单方便的河蟹养殖专家决策系统。河蟹养殖专家决策系统共有9大模块:苗种生产技术决策、河蟹亲蟹越冬技术决策、幼蟹和一龄蟹培育技术、成蟹养殖技术决策、河蟹营养与饵料技术决策、河蟹病虫害防治技术决策、河蟹捕捞技术决策、河蟹池塘产量预测技术决策、无公害河蟹养殖技术决策。  相似文献   
104.
点带石斑鱼肌肉中氨基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鮨科(Serranidae)、石斑鱼属(Epinephelus),主要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海区,是一种凶猛性、暖水性及广盐性的中下层鱼类。  相似文献   
105.
养殖半滑舌鳎腹水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患腹水病的养殖半滑舌鳎腹水中分离到优势生长的细菌,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其中一株细菌(HST2)为致病菌。通过细菌的形态学特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HST2为副溶血弧菌。应用50种抗菌药物对HST2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HST2对氨曲南等43种药物高度敏感,对林可霉素敏感,对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苯唑青霉素、杆菌肽、阿洛西林6种药物不敏感。  相似文献   
106.
枳实对南美白对虾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饲料中添加0.2%、0.5%、0.8%枳实来养殖南美白对虾,并对其体重增重率、体长增长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溶菌酶(LSZ)以及血淋巴细胞的吞噬能力进行测定,通过机体抗氧化系统和免疫系统,评价中草药枳实对南美白对虾健康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低剂量枳实可以显著改善SOD、吞噬活性和降低肌肉的MDA等指标,并对南美白对虾的免疫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生长的促进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07.
应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长江、瓯江和辽河3个水系中华绒螯蟹的线粒体COⅠ的基因片段遗传多样性,应用11种限制性内切酶对COⅠ基因片段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共检测出6种复合单倍型,其中瓯江群体检测出5种复合单倍型,长江和辽河均有2种复合单倍型。经数理统计分析,3个群体内线粒体DNA的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006 7(长江)、0.016 7(瓯江)和0.000 3(辽河),瓯江群体的遗传多态度最高,其次为长江群体,而辽河群体在3个群体中遗传多态度最低。结果说明,中华绒螯蟹具有一定群体内遗传多样性:瓯江群体>长江群体>辽河群体。在群体间,辽河与瓯江群体的净遗传距离最大为0.023 7,长江与瓯江群体间的净遗传距离次之为0.020 7,而长江与辽河群体间的净遗传距离最小为0.004 3,说明3个种群中长江与瓯江种群间的亲缘关系最近,而辽河与瓯江种群间的亲缘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108.
鲤鱼出血性腐败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病因学、病理学、流行病学、防治方法四方面进行了研究,证实了引发该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导致该病发生死亡的原因是由于各种因素刺激,引起鱼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下降,条件致病菌继发性感染,并在其体内释放毒素,最终引起鱼体死亡;揭示了造成该病发生死亡的机理为细菌在鱼体内大量繁殖并释放毒素,造成鱼的出血性败血症,而细菌与鱼体发生特异性反应,产生的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沉积,引发血管炎型变态反应加速其死亡;初步摸清了该病的传播途径和流行的一般规律;提出了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加强养殖管理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综合防治方法,提出了对已发病池塘采取综合诊断,找出病因,去除病因并辅以合理药物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9.
四种中药对鲤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通过用中药大黄、黄莲、花粉、无花果4种中药对健康鲤鱼进行模拟投喂,并对投喂后鲤鱼的脏器重量变化、血液内吞噬细胞吞噬能力及体内外的溶菌物质溶菌活性等非特异性免疫指标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大黄、黄莲能引起鱼体免疫器官重量增加,溶菌物质溶菌活性增加及吞噬细胞吞噬能力增强,能显著提高鱼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花粉可引起体内溶菌物质溶菌活性增强,以上3种药均有免疫增强作用,为免疫增强剂。中药无花果使免疫脏器重量下降,溶菌物质活性降低,吞噬能力下降,为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110.
<正>鱼类肠炎病是由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一类常见传染病。气单胞菌属的多种细菌均可导致多种水产动物发病,常感染鲤鱼(Cyprinus carpio)、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等。兰寿金鱼为鲤科鱼类,其作为观赏鱼的一种备受青睐。由于观赏鱼养殖环境较好,发病情况并不严重,相关疾病报道较少。笔者报道一列兰寿金鱼肠炎病例,发病地区为天津市西青区某观赏鱼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