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6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48篇
林业   186篇
农学   205篇
基础科学   104篇
  200篇
综合类   1099篇
农作物   145篇
水产渔业   85篇
畜牧兽医   467篇
园艺   129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水稻纹枯病的抗性鉴定易受环境中温度、湿度及水稻株高和生育期等的影响,不同学者在水稻抗纹枯病遗传研究中采用的接种鉴定方法不同,寻找一种科学的水稻抗纹枯病接种鉴定方法至关重要.[方法]以已知抗、感纹枯病差异明显的8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评价了前人研发的8种水稻抗纹枯病接种鉴定方法:离体叶片法、苗期微室法、苗期雾室法、苗期Parafilm小袋法、成株期谷壳散布法、成株期田间嵌入法、成株期雾室法、成株期铝箔包裹法.[结果]水稻纹枯病主要是叶鞘病害,离体叶片法虽操作简单,但基于叶片部位接种的离体叶片法和Parafilm小袋法的鉴定结果与其它6种方法的结果不具有显著相关性,这2种方法不能真正反应水稻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不适用于水稻纹枯病的抗性鉴定.成株期谷壳散布法操作粗放,发病不一致,重复性较差,可作为前期大规模品种抗病的初步筛选,但不适合表型鉴定等要求准确量化的抗病QTL定位研究.成株期雾室法和铝箔包裹法虽然纹枯病抗性鉴定结果较准确,但操作繁琐,需要精确的控温、控湿和光照设备,同样不适合大规模的表型抗性鉴定.苗期微室法、苗期雾室法和成株期田间嵌入法操作相对简单,接种后抗性鉴定结果差异显著,与品种的实际抗性水平吻合,结果重复性好,3种方法之间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结论]苗期微室法、苗期雾室法和成株期田间嵌入法3种水稻纹枯病接种鉴定方法适合大规模水稻抗性鉴定和遗传分析,研究结果明确了简便、准确、客观、适用的水稻抗纹枯病鉴定方法,为水稻抗纹枯病鉴定和抗性遗传育种育种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近20a陕西省农作物碳截获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区域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陕西省主要作物的产量、播种面积等数据,运用系数法、灰色关联模型等进行估算与分析。[结果](1)1991—2012年陕西省主要作物的碳截获量呈波动式增加,其中粮食作物的碳截获量大于经济作物,且粮食作物的年际波动比经济作物稳定。(2)研究区主要作物碳截获量及其变化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4个地理区作物碳截获量的大小依次为:关中地区陕南地区陕北黄土高原区陕北风沙区,且除陕南地区外,其他3大区域的作物碳截获量都呈增加趋势。主要作物碳截获的重心位于西安和咸阳地区,呈由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的变化趋势。(3)在各因素中,作物的有效灌溉面积、旱涝保收面积和播种面积对其碳截获量的影响较大,且各因素与作物碳截获量的关联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结论]陕西省作物生长过程中起到明显的碳汇作用,但其碳截获的增速小于中国大部分地区,提高有效灌溉率和人为投入,有利于增加作物的碳截获量,对缓解区域碳减排的压力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3.
杨静  邢国杰  牛陆  贺红利  杜茜  郭东全  袁英  杨向东 《作物学报》2017,43(11):1588-1595
油酸含量是评价大豆油食用品质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采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将反义GmFAD2-1B基因导入栽培大豆品种,获得油酸含量显著提高的转基因大豆新品系。Southern杂交检测表明,外源GmFAD2-1B基因片段已导入大豆基因组,其插入拷贝数为1~5个。q RT-PCR检测表明,外源GmFAD2-1B主要在大豆种子中表达,并导致种子中内源GmFAD2-1 m 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根、茎、叶、花组织中内源GmFAD2-1 m 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脂肪酸组分分析表明,12份转基因大豆种子油酸含量为27.38%~80.42%,其中,L40和L72油酸含量分别为68.91%~80.42%和65.98%~80.22%,较对照品种Williams 82(17.8%~22.0%)提高2.65倍以上,亚油酸降低至4.84%~14.55%,饱和脂肪酸降低至10.34%~11.16%,但总脂肪和总蛋白含量与对照品种相比没有显著变化。农艺性状分析表明,转基因大豆在熟期、株高、叶形、花色、结荚高度、百粒重等方面与对照品种也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94.
<正>1现状十堰市种子管理部门主要经历了从种子管理站、种子公司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到管理站与公司分家,再到种子管理站升级成立种子管理局的发展过程。市县两级种子管理局均成立于2008年前后。成立以后,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方面以争取机构编制、预算经费、质检站考核认证为抓手,机构建设取得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水稻的抽穗期是决定水稻产量及其适用性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减少了个体间遗传背景的干扰,已经成为定位和克隆复杂性状QTL的重要材料。【方法】本研究以9311为受体,日本晴为供体构建的128个重测序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为试验材料,利用多元回归,结合Bin-map图谱,【结果】鉴定到6个在南京、扬州不同年份间稳定表达的抽穗期QTL,其中,qHD2.1被定位在第2染色体上的759 848 bp区间内;qHD2.2被定位在第2染色体上的45 286 bp区间内;qHD 3.1被定位在第3染色体上的147 931 bp区间内;qHD5.1被定位在第5染色体上的213 351 bp区间内;qHD5.2被定位在第5染色体上的442 305 bp区间内;qHD8.1被定位在第8染色体上的538 176 bp区间内。【结论】本研究为精细定位并克隆相应QTL,进而探明抽穗期QTL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6.
针对近年来延安日光温室番茄遭受黄化曲叶病毒危害情况,结合"延安市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实施,对发生情况、发病症状、病原与传播、发生规律及对烟粉虱防治效果不佳的原因等进行分析,总结出了陕北设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综合防控措施,供番茄生产者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997.
1选择合适的苹果品种和亲合力强的砧木 苹果盆栽的主要目的是观果,因此,在品种选择上应首先考虑选择挂果时间长的中晚熟品种,如红玉、鸡冠、富士系品种。其次选择果形较大,果实圆正,色泽鲜艳且易于着色的品种。第三注意选择适应能力强,坐果率高,接近成熟期时不易落果的品种,如金帅、秦冠、国光、红富士等。同时具备上述条件的苹果品种在盆栽中容易获得成功,而且果个大,色泽鲜艳,观赏价值高。  相似文献   
998.
对某公司生产的2528K型矿用重型自卸车副车架经常出现裂纹甚至断裂的现象,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该副车架进行了静态分析,分析的结果与实际断裂部位相吻合,印证了对断裂原因的分析判断。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副车架设计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99.
为了解从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消化道检获的线虫种属关系,对虫体进行形态学鉴定、PCR扩增虫体ITS基因序列、测序分析,并利用MEGA 6.0软件构建遗传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检获虫体与毛首线虫(Trichuris sp.)相似度为99.05%,滇金丝猴所感染虫体为毛首线虫。进化树结果显示样品与人感染的毛首鞭形线虫(Trichuris trichura)亲缘关系较近,表明二者为近缘种,具有人兽共患风险,这可为灵长类动物毛首线虫的鉴别诊断、种群结构等更深入地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以烘干法和压干法两种干燥方式处理的8种地采暖用实木地板为试验材料,与烘干法作对比,探究压干法对地采暖用实木地板尺寸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木材水分吸湿特性分析压干法提高地采暖用实木地板尺寸稳定性机理。结果表明:采用压干法能明显提高地采暖用实木地板尺寸稳定性,但对径向耐湿尺寸稳定性改善不大。相比烘干法,采用压干法干燥的番龙眼、印茄、朴木、栎木4个树种的地采暖用实木地板径向收缩率分别降低53.8%、60.0%、47.1%、44.4%,轴向收缩率分别降低70.9%、55.6%、37.0%、37.5%,轴向膨胀率分别降低43.2%、31.8%、23.4%、16.5%。这与木材半纤维素的降解、分子链结构活性的增强和纤维素结晶度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