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以34份春性甘蓝型油菜为材料,于2016年对供试材料的倒伏指数、茎秆特性、株型结构以及产量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茎秆折断率与上层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倒伏指数与茎秆抗拉力呈极显著负相关,茎秆抗折力与茎壁厚度呈显著正相关;同时,倒伏指数与分枝位点/株高值呈显著负相关。初步选出5个抗倒品种和5个易倒品种,并在2017年通过小区重复试验,得到了验证,为今后对植株抗倒伏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与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22.
云南新烟区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特征及其与评吸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评价云南新烟区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特征,为掌握当地烟叶质量特点及提高工业可用性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11—2018年文山广南、普洱景东和临沧双江3个县区上、中、下3个部位烟叶B2F、C3F、X2F样品288份,测定烟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并对其与卷烟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8年文山广南、普洱景东和临沧双江3个县区上、中、下3个部位烟叶的氯含量总体偏低,有41.92%的中部样品还原糖含量超过26%,有33.33%的上部样品烟碱含量超过3.5%,中部烟叶样品还原糖含量偏高、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偏高是影响新烟区3个植烟县化学成分协调性的主要因素。2011—2018年3个植烟县烟叶的钾含量和氯含量相对稳定。2013年以来,中、上部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主要表现为上升趋势,增幅最大达到16.02%,烟碱和总氮含量则总体呈下降趋势,降幅最大达到22.07%。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对烟叶感官评吸质量总分影响最大的化学成分指标为总氮和还原糖含量。【结论】云南新烟区3个植烟县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特征差异明显,在双江地区控制烟叶还原糖含量、适当提高总氮含量有助于提高烟叶品质,在广南地区则应从控制烟叶总氮和烟碱含量方面改善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  相似文献   
23.
谢晋 《饲料博览》2021,(2):99-100
检疫工作是生猪上市销售前的重要工作环节,检疫人员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要防止畜禽疾病传播、保障消费者的食用安全、维护出口动物的信誉。笔者常期从事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现就生猪检疫过程中遇到的两种常见疾病的处理方法加以归纳和分析,借此提高检疫技术水平。1.生猪检疫工作内容基本概述为有效规避各种病毒通过猪肉销售流入市场与人们的餐桌,需要严格执行生猪检疫工作流程,对生猪所存在的常见疾病进行合理检疫与处理,不断提高检疫水平。生猪检疫工作要求较高,需要极强的专业性,检疫人员必须采用各种科学专业检疫手段,从生猪体态结构到内脏器官对所患疾病进行全面检疫。从专业角度来讲,针对生猪的检疫过程包括屠宰前检疫与屠宰后检疫。  相似文献   
24.
二十一世纪控制球虫病的药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5.
结合景东产区多年烟叶调拨经验以及广东中烟烟叶管理系统历年质量数据,通过对站点烟叶生产、收购流程和烟叶备货、检验、运输等环节进行精益化创新,采取站点直调的精准化、灵活化备货方式,以期提高工业企业配方适配率,为“双喜”品牌结构提升提供优质的高端原料保障。结果显示,站点直调后烟叶等级混级情况得到有效控制,纯度提高显著,霉烂烟叶减少,内在化学质量的均质性得到明显提高,烟叶整体等级质量获得显著改善。站点直调这种精准、灵活的备货方式对于提升烟叶的工业可用性,保障卷烟产品质量以及提升卷烟产品结构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6.
为探索不同有机物料对烤烟根系特征及地上部氮磷钾积累量的作用效果,以‘云烟87’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汽爆秸秆、草炭和生物炭3种有机物料对植烟土壤理化特性、根系特征以及地上部N、P、K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有机物料,尤其是添加生物炭和草炭后,植烟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等物理性状得到明显改善;与汽爆秸秆相比生物炭或草炭处理下层土壤、距主根轴较远土壤内的根长密度更大,一级侧根和不定根发育更好;有机物料处理后土壤中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以及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其中以生物炭和草炭处理效果最明显;根系特征与植株地上部N、P、K积累量间的典型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间存在正向相关性,相关性达0.999。有机物料能够改善土壤性状,增加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促进根系发育、深扎和扩散,提高地上部的氮磷钾积累量,其中以生物炭处理效果最显著,其次是草炭。  相似文献   
27.
【目的】构建多指标烤烟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主成分散点图进行烤烟质量综合评价,为西南烟区烤烟质量的综合评价及烟叶工业应用的质量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烟叶选择云南普洱(C2F、C3F、B2F)、四川会理(C3F)、云南曲靖(B2F)和四川西昌(B2F),验证试验烟叶选择云南普洱(C2F、B2F)和云南曲靖(C2F、B2F)的原烟和复烤后片烟,以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及致香物质为评价指标,构建多指标烤烟综合评价模型,利用主成分散点图法进行烤烟质量综合评价。【结果】样品不同指标共提取4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81.848%,第1主成分为感官指标,贡献率为32.024%;第2主成分为化学指标,贡献率为24.308%;第3主成分为致香指标,贡献率为18.821%;第4主成分贡献率仅6.695%;4个主成分(y1、y2、y3、y4)综合评价(得分)的数学模型分别为y1=0.225x1-0.059x2-0.434x3-0.4...  相似文献   
28.
为探讨适宜普洱烟区烤烟新品种云烟116的最佳施氮量、氮肥基追比例以及种植株距,采用L9(34)无交互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烤烟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协调性以及感官评吸质量综合得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云烟116在行株距(1.20m×0.50m)、低氮水平(112.5kg/hm2)且氮肥基追比例为5:5时,经济性状和综合品质表现最佳。与常规生产措施相比,云烟116需严格控制氮肥用量,比主栽品种云烟87低7.5~15.0kg/hm2为宜,氮肥基追比例可适当调整,降低基肥比例,适当增加追肥比例。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明普洱市景东烟区不同地貌类型(坝区、山地)对植烟土壤和烟叶质量的影响,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为当地优质烟叶的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景东县植烟土壤和云烟87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理化特性和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并进行土壤养分、烟叶化学成分适宜性评价及烟叶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不同地貌类型植烟土壤的理化特性和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存在一定差异。植烟土壤质量:坝区土壤肥力适宜性在Ⅰ级、Ⅱ级和Ⅲ级的占比分别为33.33%、44.45%和22.22%,Ⅳ级和Ⅴ级所占比均为0,土壤肥力适宜性指数(SFI)均值为0.68,山地分别为66.67%、11.11%和22.22%,Ⅳ级和Ⅴ级所占比均为0,SFI均值为0.69,山地土壤肥力适宜性在Ⅰ级的占比较坝区高33.34百分点。烟叶质量:坝区上、中部烟叶化学成分适宜性指数(CCUI)分别为0.79和0.91,山地分别为0.81和0.92,坝区上部烟叶化学成分适宜性Ⅱ级以上的占比较山地低11.12百分点,中部烟叶化学成分适宜性Ⅰ级以上的占比较山地低22.23百分点;坝区上、中部烟叶的外观质量综合得分分别为6.55分...  相似文献   
30.
为了系统地阐述生物炭与微生物菌剂配施在改善植烟土壤理化特性及细菌多样性方面的效果及其作用机理,解决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及菌群结构失衡的问题,设置不同施用量的生物炭配施微生物菌剂处理,对各处理植烟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生物炭和微生物菌剂施用量的增加,细菌丰度和群落优势物种数量随之增加。生物炭(2 250 kg/hm2)与微生物菌剂(67.5 kg/hm2)配施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和速效磷含量,提高硝化菌门(Nitrospirot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厚壁菌门(Firmiicutes)等有益菌群落的相对丰度。综合分析,生物炭和微生物菌剂协同作用有利于改善土壤环境,促进细菌生长和繁殖,提高细菌群落多样性及优势菌群丰度,改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