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3篇
  3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对参薯等11种植物的ARF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深入研究植物ARF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分析奠定基础。【方法】对参薯ARF同源序列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利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对参薯等11种植物的ARF的核苷酸序列、氨基酸序列、组成成分、疏水性/亲水性、蛋白质二级和三级结构、信号肽、跨膜结构、导肽进行分析。【结果】参薯ARF基因同源片段大小为1200bp。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参薯等11种植物的ARF氨基酸序列可分为Ⅰ和Ⅱ两大类,细分A、B、C、D、E5个亚族,其中参薯ARF1和蒺藜苜蓿组成一个亚族,参薯ARF2和风信子组成一个亚族。参薯ARF的氨基酸序列中存在GTP/Mg2+结合位点和G2、G3保守区域,具有两个相同的效应结构域Switch1和Switch2。参薯ARF蛋白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三级空间结构不稳定。ARF蛋白为疏水性、脂溶性蛋白,无信号肽,存在明显跨膜结构域;ARF导肽无明确定位,预测等级为3级。【结论】参薯ARF蛋白结构的特殊性为其执行物质转运和参与信号转导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2.
香蕉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对香蕉的种植和产业发展危害严重,其病原为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为了研究该病原菌的致病机理和香蕉的枯萎病抗性机理,笔者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分离纯化得到的候选真菌菌株进行了形态学和显微镜观察,采用CTAB法提取了真菌DNA,并对ITS序列进行了PCR扩增,通过ITS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手段,对该病原菌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候选真菌为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是香蕉枯萎病的致病真菌。  相似文献   
33.
研究了NaCl和CaCl2共同胁迫对3个黄瓜(Cucumis sativus L.)品种幼苗期的生长指标、游离脯氨酸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津春的耐盐性强于津优1号及蔬春。在相同浓度的Na+胁迫下,Ca2+加剧了Na+对黄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且随着Ca2+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越来越大;而Ca2+的加入对干物质的积累、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不大,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反而显著升高。这表明Ca2+的加入通过抑制生长、减少消耗、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途径降低了盐胁迫对植株的危害,增强了黄瓜对逆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4.
香蕉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对香蕉的种植和产业发展危害严重,其病原为尖孢镰孢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为了研究该病原菌的致病机理和香蕉的枯萎病抗性机制,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通过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真菌菌株,提取真菌DNA、PCR扩增ITS序列、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手段,对病原菌进行分子鉴定,确定引起香蕉枯萎病的致病菌.结果分离得到了8个真菌菌株,提取了各菌株的DNA;PCR扩增了8个菌株的ITS序列,并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8个菌株的ITS序列,进行了序列的多重比较分析,建立了各个菌株的分子进化树.通过形态观察、ITS序列的分析及病原接种致病实验,确认1、7、8号菌株为尖孢镰刀菌,能引起香蕉发生枯萎病症状,是香蕉枯萎病的致病真菌.  相似文献   
35.
为分析猪圆环病毒2型(PCV2)对伪狂犬病弱毒苗(PRV)免疫反应的影响,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了仔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单接种和共接种PCV2与PRV后调节性细胞因子IL-4、IL-10、IL-12p40及IFN-γ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PRV能引起IL-4、IL-12p40与IFN-γ的mRNA表达上调,PCV2能引起IL-4、IL-10与IL-12p40的mRNA表达上调;而且,PCV2能抑制PRV诱导IL-4、IL-12p40及IFN-γ的mRNA表达上调,其中对IFN-γ mRNA表达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P<0.05),提示PCV2可能会对PRV的细胞免疫反应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6.
基于三平移并联机构的茶叶筛分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传统茶叶筛分机械不能实现多维振动的问题,基于并联机构组成原理,选择了一种满足茶叶清选需要的全解耦三平移并联机构为茶叶筛分机的主体机构.应用D -H矩阵计算出该并联机构运动学正、反解,并且通过正交试验验证了其筛分性能.结果表明,三自由度振动提高了茶叶在筛面上的分散度,最短透筛时间为单自由振动最短透筛时间的1/20,筛分性能较单自由度振动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白介素-8(IL-8)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水平与结肠癌的关系.方法选择结肠癌住院患者64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用ELISA法测定结肠癌患者术前、术后与健康者血清中IL-8和VEGF含量,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结果结肠癌患者血清IL-8和VEGF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DukesC,D期结肠癌患者血清IL-8和VEGF含量明显高于A,B期(P〈0.05);肿瘤根治术后血清IL-8和VEGF含量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检测血清IL-8和VEGF含量对于结肠癌病情估计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8.
搅拌滚筒内非牛顿流体的流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混凝土这种典型的非牛顿流体中的宾汉流体,建立了其本构方程和流体力学模型.以有限元为依据,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基于k-ε模型,利用Fluent软件计算了预拌混凝土在搅拌滚筒内的三维流场,数值模拟搅拌叶片螺旋角为73°时流场的流线和轴向出料速度,较为真实地反映了混凝土在滚筒内搅拌的实际情况.通过与搅拌叶片螺旋角为66°和80°的搅拌滚筒内流动的模拟计算比对,表明螺旋角为73°的叶片的搅拌性能和出料速度均优于其他螺旋角的搅拌叶片,能满足搅拌运输车的搅拌滚筒对拌料匀质、送料连续和低动力消耗的要求.同时进行了相应的试验比对,验证了模拟分析的正确性.该搅拌筒内非牛顿宾汉流体混凝土流动的数值模拟,表明基于k-ε模型的CFD数值模拟方法可以用于搅拌筒内混凝土这种非牛顿流体的搅拌过程的分析.  相似文献   
39.
水稻单产徘徊不前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提出了当前大田水稻单产徘徊不前的原因是农民投入减少,管理粗放,相应对策是采取多种措施,降低生产成本,科学栽培管理,提高种稻效益。  相似文献   
40.
红色旅游作为中国特有的旅游形式,其在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红色文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改革开放深化推进和人民消费水平提升的背景下,传统旅游模式体验单一、缺乏互动等问题已经逐渐不符合时代和人民要求。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回答好时代之问、人民之问是当下旅游业的重要命题。以讨论沉浸式体验理论结合红色旅游景区特色出发,分析人、自然环境、科技、文化、空间布局等方面作用,构建广西沉浸式红色旅游体验模式发展的策略,提高旅游的体验感和参与度,为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