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64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79篇
  7篇
综合类   220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61.
利用栽培在南京林业大学树木园的13个地理种源马褂木植株,经连续5年的观测,研究各种源的适应竞争与生长表现.结果表明,各种源植株的保存率存在极显著差异,贵州黎平种源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其保存率达72%,而福建柘荣种源适应性最差,保存率仅为8%.生长表现方面,种源间树高、胸径及年均树高生长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对各种源的保存率和生长量进行综合比较,以贵州黎平、湖北鹤峰及浙江松阳3个种源表现较好,可作为南京地区的优良种源推广;而江西庐山、陕西汉中和云南金平3个种源则表现较差,不适宜在南京地区引种栽培.其中,福建柘荣种源在试验过程中个体大量死亡,原因在于该种源主要来于近交群体,近交衰退可能是存活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62.
463.
从陕西棉区的实际出发 ,依托棉花、气象及相关科技成果 ,开发了包括棉区农情、指标信息、气象信息 ,适用技术和工程技术成果应用 ,产品技术服务等内容的 ,以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为平台的陕西棉花多元种植气象服务系统 ,以提高棉花多元种植技术中的气象科技含量及气象服务水平 ,降低气候风险 ,最终提高植棉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64.
1982年7月,东倾沟乡用青海省兽医生物药品厂的8142批号羊三联苗。对全乡4万多只羊施行预防注射,但是注射后羊群羊只出现死亡,仅据第7生产队的3个羊群了解,免疫羊死亡就达132只,占总羊数的683%,因此,我们对死羊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且采取以国家制苗菌种加入果洛地方菌株,制成猝狙单价菌苗,作预防试验,现将结果简报予后。1 临床诊断从第6生产队更巴羊群,7队春利、苏德羊群采集注射过羊三联苗死亡的羊病理材料5份,其中一例做了肠毒素测定,以魏氏梭菌C、D型血清中和试验,C型保护;余四例因缺少小白…  相似文献   
465.
山西省于1996年开始进行中澳旱地保护性耕作项目的试验研究。各示范区粮食生产水平显著提高,节本增效效果明显,促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全省不同区域得到迅速推广,到1998年全省旱地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及辐射推广点已扩大到15个。各地根据实际情...  相似文献   
466.
小麦干热风伤害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干热风是小麦籽粒灌浆期间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干热风造成了一些不可逆的伤害,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迅速减少,细胞膜系统丧失了正常功能,由于叶片里氮的净损失,引起氮代谢平衡的破坏,诱发了代谢紊乱和造成饥饿,小麦灌浆源严重减少。干热风伤害的机理,实质上是间接伤害。  相似文献   
467.
前言     
本期报道了辽宁省土壤侵蚀遥感普查工作成果和与之有关的研究论文,控制土壤侵蚀、治理水土流失的新技术研究成果,以及其它有关土壤侵蚀和治理成果专论。  相似文献   
468.
为筛选出适宜于彬州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笔者于2019年在彬州地区小章镇综合试验基地进行小麦品种比较试验,本次试验选用12个旱地小麦品种。结果表明:西农297平均产量为第1名,产量达7 502.55 kg/hm2,比晋麦47增产64.34%,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综合抗性强,大穗大粒,品质中等,饱满度较好。比较适宜在彬州地区进行种植。凌麦989、西旱161的产量分别为6 963.6 kg/hm2、6 796.8 kg/hm2,分别位居第2位、第3位。建议下年继续试验。其余品系,表现较差,不适宜在彬州地区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469.
针对深部大跨度切眼顶板自稳能力差、变形剧烈、支护困难等问题,以赵固二矿1105大采高工作面切眼支护为工程背景,综合现场调研、理论分析、顶板探测等方法,分析了深部大跨度切眼冒顶机理和不同顶板的控制关键,提出了以接长锚杆支护为主导的顶板分区控制技术,阐明了不同顶板分区的控制原理。据此,对赵固二矿1105切眼二次成巷进行了支护设计,并进行了顶板下沉量和顶板失稳垮落规律监测,结果表明:接长锚杆与中部层位顶板共同形成的“锚固体岩梁”呈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各层位顶板均得到了有效控制,保证了切眼顶板安全与正常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