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1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目的】探究准噶尔双峰驼哺乳期幼驼和成年母驼粪便菌群结构组成及多样性变化,为幼驼肠道健康发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6~7岁体况相近的健康成年母驼12峰,以及出生日期相近(3月龄)的哺乳期母幼驼12峰,母驼与幼驼在相同饲养环境下饲养。采用直肠取粪法采集粪样,用于粪便内容物细菌16S rDNA的V3-V4区测序,并对测序数据进行相应分析。【结果】母驼粪便菌群Chao1和Shannon指数均显著高于幼驼(P<0.05);在门水平上,母驼和幼驼粪便中位于前十的菌均为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疣微菌门、变形菌门、软壁菌门、螺旋体门、TM7、放线菌门、蓝藻菌门和纤维杆菌门,其中幼驼粪便中变形菌门和软壁菌门丰度均极显著高于母驼(P<0.01);在科水平上,母驼与幼驼粪便中位于前十的菌均为瘤胃球菌科、消化链球菌科、毛螺菌科、梭菌科、克里斯滕森菌科、理研菌科、疣微菌科、拟杆菌科、艰难杆菌科和普雷沃氏菌科,其中母驼粪便中消化链球菌科和梭菌科的丰度均极显著高于幼驼(P<0.01),而幼驼粪便中毛螺菌科的丰度极显著高于母驼(P<0.01);在属水平上,母驼与幼驼粪便中位于前十的菌属均为梭...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氨基酸对焉耆马赛后运动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运动成绩、体重、体尺、年龄相近的焉耆马11匹,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3匹)、试验Ⅰ组(4匹)、试验Ⅱ组(4匹).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氨基酸.试验开始第20天对各组马匹进行20 km模拟比赛,赛后30 min内测定各组试验马匹的体温、脉搏、呼吸,同时采集各试验马匹血液.结果表明,试验Ⅰ、Ⅱ组焉耆马赛后0 min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赛后20 min心率、赛后5 min呼吸频率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Ⅱ组焉耆马赛后血浆中GSH-Px、T-SOD活力及GLU浓度分别比对照组高34.41%(P>0.05)、37.02%(P<0.01)、37.41%(P<0.01)和32.06%(P>0.05)、35.46%(P<0.01)、26.98%(P<0.05);试验Ⅰ、Ⅱ组焉耆马赛后血浆中MDA、LA浓度分别比对照组低38.46%(P<0.05)、17.56%(P<0.05)和38.26%(P<0.05)、13.04%(P>0.05).饲料中添加氨基酸,可提高焉耆马运动性能,有利于焉耆马运动后生理机能的快速恢复;可提高运动后焉耆马的抗氧化能力,减缓焉耆马在运动期间的疲劳症状,相比而言,添加0.25%赖氨酸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评价饲喂高蛋白质干酒糟(HPDDG)对奶牛瘤胃降解率、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选择16头泌乳荷斯坦奶牛(12头经产牛和4头初产牛),平均泌乳日龄80&#177;14d,随机分配2种处理日粮,采用2&#215;2交叉试验设计。用HPDDG(20%干物质)替换对照组日粮中的全部大豆蛋白和部分粗饲料。每期试验21d,在第19~21天每天记录产奶量和干物质采食量;每期的第20~21天采集奶样。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相同日粮条件下添加不同水平复合微生物添加剂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产后(87.4±6)d的中国荷斯坦奶牛70头,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5组。试验期67 d,预饲期7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试验Ⅱ组产奶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Ⅳ组乳脂率显著提高(P<0.05)。添加微生物制剂对乳蛋白率、乳糖率、总固形物无显著影响,乳中体细胞数(SCC)显著下降(P<0.05);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提高11.55%(P<0.05),试验Ⅳ提高11.98%(P<0.01);对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5.
试验对萨福克羔羊0~65日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分析,旨在完善肉羊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为萨福克羔羊0~65日龄的饲养管理及营养水平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新疆华兴牧场惠康畜牧种羊繁育基地进行,供体母羊为纯种萨福克羊,受体母羊为哈萨克羊,并对出生的萨福克羔羊进行体尺、体重测量和记录,将数据输入Excel表格进行整理,并通过SPSS 16.0软件分析各性状平均值和各个体尺指标与体重平均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0~30日龄萨福克羊生长发育速度相对较快,公羔臀宽与体重的相关系数为0.989;管围与体重的相关系数为0.638;母羔臀宽与体重的相关系数为0.981,管围与体重的相关系数为0.654。0~30日龄萨福克羊公羔各性状的生长发育比母羔快,45~65日龄生长速度一致。羔羊0~15日龄体高、体长、胸围和体重等生长速度最快,而30~65日龄体高、体长、体重等部位生长速度较平稳;由体尺、体重相关性分析可知,臀宽与体重相关系数最大,管围和体重相关系数最小。由研究可知,0~30日龄营养要求关键,公羔与母羔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差异,欲提高羔羊的生长发育速度则要注意羔羊各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规律,合理提供营养并提高饲料质量与管理水平。今后对萨福克羔羊的饲料管理中应该注重不同时期的饲养配方,合理改善饲养环境,使其发挥最大生长潜能。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喂两种植物雌激素及其组合物对奶牛乳成分、血液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健康、年龄及泌乳期相近的4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1个对照组、3个试验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试验组在饲喂全混合日粮的基础上添加2.5 g大豆黄酮(试验Ⅰ组)、35 g芒柄花素(试验Ⅱ组)、1.25 g大豆黄酮和17.5 g芒柄花素(试验Ⅲ组)。预试期7 d,正试期120 d。分别于试验的第0、30、60、90、120天采集乳样,测定乳成分;颈静脉采集血液样品,3 5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浆,-20 ℃保存备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Ⅲ组产奶量、乳蛋白产量均显著提高(P< 0.05);试验Ⅰ、Ⅱ、Ⅲ组乳糖产量显著提高(P< 0.05);试验Ⅲ组T-AOC显著提高(P< 0.05);试验Ⅱ、Ⅲ组GSH-Px活性显著提高(P< 0.05);试验Ⅰ、Ⅱ组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 0.05);乳脂产量、乳糖率及TP、ALB、GLB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 0.05);CAT、SOD活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由此可见,日粮中添喂两种植物雌激素及其组合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荷斯坦奶牛的产奶量、乳蛋白含量和乳糖含量,能够提高奶牛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泌乳奶牛乳尿素氮和粪尿氮中氨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及泌乳阶段和日粮粗蛋白质水平是否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试验选用12头经产荷斯坦奶牛,按泌乳日龄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泌乳前期(123d±26dDIM)、泌乳中期(175d±3dDIM)和泌乳后期(221d±12dDIM)组,每组4头奶牛。试验采用裂区拉丁方平衡试验设计。泌乳阶段为主效应,日粮蛋白质水平(15%、17%、9%、21%,干物质基础)为次效应。试验期7d,试验的第1天至第6天为适应期,第7天为粪尿和生鲜乳采样期。每头牛的粪样和尿样按比例混合制成浆糊状,然后通过流量室(22.5℃)24h测定氨的排放量。测定氨排放量前、后各取粪尿样混合样品1次。结果显示,日粮粗蛋白质水平从15%提高到21%时,尿液体积从25.3kg/d提高到37.1kg/d,粪尿混合样品量随之提高22%;粪尿混合样中尿素氮浓度(153.5~465.2g/dL)随日粮粗蛋白质水平(15%~21%CP)的提高线性提高。日粮处理不影响粪尿样品中最终尿素氮浓度(都低于10.86g/dL)。粪尿样中总氨氮浓度(228.2~508.7g/dL)随着日粮粗蛋白质水平(15%~21%CP)的提高线性提高。每头牛氨的释放量在57~149g/d氮之间并随日粮粗蛋白质水平的提高线性提高,但泌乳阶段不影响氨的释放量。随着日粮粗蛋白质水平的提高,氨释放量占总氮采食量的比例从12%提高到20%,占尿尿素氮的比例却从67%降到47%。氨释放量与乳尿素氮之间存在强相关(氨气释放量g/(d.头)=(25.0±6.72)+(5.03±0.373)×MUN(mg/dL);R2=0.85),但与泌乳阶段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因此,乳尿素氮可作为预测奶牛粪尿中氨排放量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了印度南部山羊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关系。试验采集了印度南部的5个山羊品种(Attappady山羊、Osmanabadi山羊、Sangamneri山羊、Malabari山羊、Kanniadu山羊)及印度东部的1个山羊品种(Ganjam山羊)共288份DNA样品,在25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190个等位基因。Kanniadu山羊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0.73),Osmanabadi山羊遗传多样性最低(0.61)。Ganjam山羊与Malabari山羊遗传距离最近,为0.22;Kanniadu山羊与Malabari山羊遗传距离最远,为0.83。不同山羊品种间的遗传差异度显然不等于零。所有品种中的大多数位点为杂合子,Fis值为0.20,为中度近交。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山羊品种的聚类取决于地理位置。在制定这些山羊品种的保种方案时应考虑其地理起源。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以6月龄伊犁马驹为试验动物,饲喂不同水平的精料补充料,通过全收粪、收尿法进行消化代谢试验,探究饲喂不同水平的精料补充料对6月龄伊犁马消化代谢、血液生化指标及体增重的影响,为6月龄伊犁马驹的科学饲喂提供依据。试验选用平均体重为(145.28±1.69) kg的6月龄断奶伊犁公马驹20匹,随机分为4组,每组5匹,分别为试验Ⅰ、Ⅱ、Ⅲ及Ⅳ组,各组每匹马每天饲喂4 kg苜蓿干草,在此基础上分别饲喂精料补充料0.4、0.6、0.8、1.0 kg。进行20 d的消化代谢试验,其中预试期16 d,正试期4 d。结果表明,随精料补充料饲喂水平的增加6月龄伊犁马马驹对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钙的消化量,以及消化能、代谢能、氮沉积率、钙沉积率均增加,对6月龄伊犁马马驹血浆中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及血液尿素氮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 > 0.05),但6月龄伊犁马马驹血液中球蛋白的含量有增加的趋势,血液中尿素氮的含量有降低的趋势;此外试验期内平均日增重随精料补充料饲喂水平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因此,增加6月龄伊犁马马驹精料补充料的饲喂水平可提高营养物质摄入量、消化率及沉积率,还可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促进氮沉积并提高马驹的平均日增重。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探究断奶前马驹和母马粪便菌群多样性,为丰富此阶段马驹肠道菌群多样性提供依据。选取5匹5岁(2胎)、平均体重(453.34±54.23)kg、健康的纯血马母马,以及母马所生的5匹马驹,出生日期相近(±5 d),平均体重(185.65±9.54)kg,3公2母。母马和马驹在相同环境下饲养,母马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相同,马驹除哺乳外采食的粗饲料和精料补充料相同。马驹6月龄断奶,在断奶前1周用灭菌收粪袋采集母马和马驹的粪便样品。结果显示,母马粪便中菌群α多样性Chao1和ACE指数显著高于马驹(P < 0.05),分别比马驹高18.94%和15.62%;母马与马驹共有的菌种数为1 399个,母马与马驹特有的菌种数分别为150和68个;在门水平,母马与马驹粪便中排在前十的菌分别是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广古菌门、疣微菌门、螺旋体菌门、Unidentified_Bacteria、纤维杆菌门和无壁菌门,母马粪便中厚壁菌门丰度显著高于马驹(P < 0.05);拟杆菌门母马比马驹高33.93%,差异不显著(P > 0.05)。由此可见,母马粪便菌群多样性显著高于断奶前马驹;母马与断奶前马驹粪便主要菌是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母马粪便中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丰度均高于断奶前马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