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5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4篇
  6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71.
芒种内F1杂交种的配制及杂种真实性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工杂交方法,建立了一个包含有142个单株的芒正反交F1后代群体,并采用SSR分子标记对杂交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以HAU116和HAU388两个SSR标记表现为共显性,鉴定出的真杂种个体数分别是121株和138株;而以HAU72、HAU384和HAU517三个标记表现为显性,其中HAU72标记从C0344(♀)×A0420(♂)后代群体中鉴定出54株为真杂种,HAU384和HAU517标记则从A0420(♀)×C0344(♂)后代群体中分别鉴定出48株和47株为真杂种。尽管不同标记的鉴定结果不完全一致,但后代群体中的每一个体均被至少一个标记鉴定为真实杂种。  相似文献   
72.
日本大叶芹在引进栽培技术试验研究过程中,对平地栽培日本大叶芹的高棵农作物遮荫、高棵农作物的间距、栽植密度、采收高度、人工甩籽繁育、本地防冻措施的应用进行了全方位的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以上方法的综合应用,日本大叶芹的品质与产量,都比没有采取这些措施时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73.
通过农杆菌介导,将几丁质酶基因和葡聚糖酶基因导入籼稻E32、9311、特青、盐恢559等4个栽培品种的愈伤组织中,经筛选与培养获得转基因植株.分子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受体植株基因组中.抗病性鉴定的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抗稻瘟病的能力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4.
刺五加嫩枝扦插育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同一时间不同外源激素不同浓度、不同的时间同种同浓度外源激素处理刺五加嫩枝插条,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ABT2生根粉浓度为200mg/kg处理的刺五加扦插条的生根情况好于其他外源激素,生根率为65.3%,平均根数18.4条,平均根长4.41cm;6月中旬剪取插条的生根情况好于其他时间,生根率为67.5%,平均根数32.5条,平均根长4.87cm,有侧根数比率51%.  相似文献   
75.
高G +C含量模板进行PCR扩增的高效缓冲液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G C含量模板进行PCR扩增时,往往通过添加增强剂如甘油、DMSO、甲酰胺等来提高扩增效率,但是目前研究单个增强剂对PCR影响的较多,而研究增强剂组合的不多,而且关于增强剂对聚合酶保真度的影响的研究也不够充分。本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对不同增强剂组合的效应进行了探讨,建立了3个对高G C含量模板进行PCR扩增的高效缓冲液体系,并且对其中2个进行研究发现它们可以提高Taq聚合酶扩增的保真度,因而具有较广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寻林木最佳栽培方法是切实提高森林生产力的重要举措。由于毛白杨是杂种起源,其种内无性系间施肥响应特性差异显著。为保证人工林建设的速生丰产特性,同时减轻环境保护压力,应该大量推广毛白杨良种配制最佳施肥配比。方法以3个毛白杨良种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施肥处理探明影响其重要生长性状的最佳施肥配比,并对高产优质毛白杨良种施肥响应特性相关的候选基因表达模式进行系统解析。结果‘毅杨1号’最佳施肥配比为N(3 g) + P2O5(2. 25 g) + K2O(1 g);‘毅杨2号’最佳施肥配比为N(3 g) + P2O5(2. 25 g) + K2O(0.5 g);‘毅杨3号’最佳施肥配比为N(7 g) + P2O5(2. 25 g) + K2O(0.5 g)。其中,氮元素是影响毛白杨毅杨良种的苗高、地径以及生物量最为显著的营养元素。为进一步解析其遗传调控基础,对与氮素运输、同化、代谢相关的16个重要候选基因在不同氮肥施肥水平下在叶片以及根系中的表达模式进行了解析。候选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毛白杨良种氮素相关候选基因在叶片以及根中聚类成不同的模块,并且无性系之间表达模式差异显著。结论本研究阐明了毅杨毛白杨良种的施肥响应特性,系统分析其转录调控特异性将有利于解析其氮肥响应特性形成的分子机制,并对进一步针对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开展遗传改良的分子设计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
介绍了目前主要的分子可视化插件及技术特征,并以DS Visualizer ActiveX和JSmol为例,探讨了如何在PPT和网页中嵌入交互式分子可视化模块。旨在供高校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教师参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8.
79.
水稻抗稻瘟病分子育种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稻瘟病是世界水稻产区最主要的病害。目前除了传统的抗稻瘟病育种外还大规模开展抗性基因的分子育种研究。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利用已克隆的稻瘟病抗性基因以及各种外源基因进行转基因育种,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筛选及辅助选择育种研究进展。同时,根据我国目前抗瘟育种的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新策略。  相似文献   
80.
后备母猪8个月龄,体重在110kg以上,仍未发情时,一般称之为后备母猪乏情。在养猪实际生产中,特别是在疾病比较复杂或饲养管理不够规范的养猪场常有发生。这直接对养猪场母猪的利用效率、养猪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等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将其发生原因及其应对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