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9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7篇
  17篇
综合类   128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2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利用林芝市气象局农业气象观测站观测的冬、春作物生育期数据及6个县(区)农牧局提供的冬小麦、春油菜的生育期数据;结合作物全生育期内最热月平均气温、生育期的降水量、≥0℃的积温和2005年西藏土地利用数据,利用GIS工具制作林芝市农作物(冬小麦、春油菜)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结果表明林芝市冬小麦和春油菜种植气候最适宜区主要集中在尼洋河沿线、朗县西部、波密西南部及低海拔墨脱、察隅地区,墨脱全县范围内的气候基本属于春油菜最适宜播种区域,适宜和次适宜区域范围较广,主要分布在最适宜区域的外围,不适宜区主要集中在林芝西部、北部及东部外围。林芝总体上较西藏其他任何地、市都适宜种植农作物,但由于林芝森林及高山覆盖面积较大,实际冬小麦适宜播种面积远小于区划所示区域面积。在墨脱及察隅等低海拔地区虽然属于冬小麦和春油菜的最适宜播种区域,但低海拔地区温度高,降水多,日照时间短,影响作物的生育,容易导致冬小麦拔节~抽穗期间发生锈病,春油菜乳熟期间出现蚜虫。林芝西部、北部限制冬、春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海拔高、温度低。农作物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一致,尼洋河沿线是林芝主要农区,墨脱和察隅主要以森林和山脉为主,主要种植水稻、茶叶、玉米及各类水果,而在次适宜区分布区域,虽然粮食种植少,但实际的气候条件还是能够播种冬小麦和春油菜。  相似文献   
112.
绵羊短期育肥是指羊在出售前进行放牧育肥、放牧+补饲和全舍饲育肥,以提高商品羊的个体重、屠宰率和经济效益。技术规程可以有助于科学地饲养管理,促进畜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3.
青稞是西藏的重要粮食作物,2017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做出了提高青稞单产的重要指示,而在提升青稞产量过程中,肥料发挥了有效作用。通过在隆子县进行青稞3414试验,发现氮肥对青稞的增产有显著作用,经分析该地区合理施肥量为纯氮12.4kg/667m~2、纯磷3.054 kg/667m~2,纯钾1.61 kg/667m~2时,青稞最大产量为240.4~278 kg/667m~2。推荐施肥结果能为青稞栽培提供合理方案和土壤培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4.
从山东东营石油污染土壤中驯化筛选出一株正十六烷降解菌TZSX2,经生理生化和16S r DNA基因测序,通过构建细菌系统发育树确定其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通过不同环境因子对TZSX2的生长情况和其对正十六烷的降解率的影响研究,确定菌株TZSX2的最适生长和降解温度为28~36℃,对正十六烷的降解率超过30%;TZSX2能够耐受较高浓度的正十六烷,在正十六烷浓度为2 m L·L~(-1)时,降解率为79%,正十六烷浓度为20 m L·L~(-1)时,降解率仍可达到12%;在碱性条件(pH=9)下对初始浓度为10m L·L~(-1)的正十六烷的降解率高达91%。综上,所筛选的TZSX2菌株可以耐碱性,适用于极端环境中石油污染的修复,对高浓度的正十六烷具有优异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15.
116.
介绍了西藏乡土树种糙皮桦温室容器育苗方法,包括糙皮桦的形态特征,种子催芽处理,营养袋育苗,苗期水分、温度控制,苗木追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法。  相似文献   
117.
本文概述了农业科技产业化的重要性,通过阐述西藏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现状以及在西藏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主要作用,针对西藏目前实施农业产业化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一些措施,进一步表明在西藏实施农业产业化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8.
为了分析色季拉山长鞭红景天与其生境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关系及根际微生物对其生长的影响,笔者对所选样地中长鞭红景天根际土壤及对照土样中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进行分离、计数,并对优势菌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长鞭红景天1 g根际土壤中含有1.5×106~2.5×108个细菌、2.3×104~1.4×105个放线菌、1.4×103~1.3×105个真菌。长鞭红景天根际微生物的根际效应非常显著,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根际效应最高分别为67.6、42.4、105.3,其根际土壤优势菌的多样性高于非根际土壤,且其根际微生物中存在多种植物根际促生菌。研究表明,长鞭红景天根际微生物显著的根际效应及根际促生菌的存在,有助于长鞭红景天对高原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119.
黄土高原人工林草地和旱作农田土壤干燥化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威胁着人工植被建设成效和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对黄土高原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半干旱偏旱区53类林地、草地和农田深层土壤湿度的观测,分析比较了各类型区各类林地、草地和农田土壤湿度、土壤水分过耗量、土壤干燥化指数、土壤干层厚度等土壤干燥化效应指标。结果表明:(1)林地、草地和农田土壤湿度平均值依次为6.46%~12.57%、6.49%~11.52%和9.32%~16.00%,均以半湿润区最高,半干旱区居中,半干旱偏旱区最低,林地、草地和农田土壤水分过耗量平均值分别为521mm、491mm和30mm,林地土壤水分过耗量以半干旱区最高,草地以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偏旱区最高,农田以半干旱偏旱区最高;(2)林地、草地和农田土壤干燥化指数平均值依次为39%、42%和96%,分别属于严重干燥化、严重干燥化和轻度干燥化强度,林地土壤干燥化程度以半干旱区和半干旱偏旱区最严重,草地以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偏旱区最严重,农田以半干旱偏旱区最严重,林地、草地和农田土壤干层厚度平均值依次为881cm、836cm和336cm,林地土壤干层厚度以半干旱区和半干旱偏旱区最厚,草地和农田以半干旱偏旱区最厚。  相似文献   
120.
为了解微卫星位点在西藏绒山羊群体中的多态性与经济性状的关联性,试验采用PCR-SSCP技术对340只西藏绒山羊的10个微卫星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并采用Duncan氏法进行多重比较,与体长、体高、胸围、羊绒长度、羊毛长度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位点BM6438无多态性外,其他9个位点都具有多态性,基因型都在5个以上。与经济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发现在体长性状中,位点BM3033的基因型6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个体(P 0. 05);在体高性状中,位点BMS1248的基因型1和位点BM3033的基因型6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在胸围性状中,位点BMS1248的基因型2和位点BM3033的基因型6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个体(P 0. 05);在绒长性状中,位点BMS1788的基因型3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个体(P 0. 05);在毛长性状中,位点BM3413的基因型1和基因型2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个体(P 0. 05)。本研究结果可为西藏绒山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