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针对目前流行的火龙果连排(篱壁)式架栽培模式存在着植株整枝修剪不良,操作标准不够精确定量,不利于以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式进行精品火龙果栽培生产等缺陷,【方法】通过设计标准化整枝模式,首次提出火龙果“标准植株”(一蔓十二枝)概念,改进栽培架的连杆高度(140cm),增加防寒线、横担、托枝线、固定扎线等,改滴灌带为喷灌管空中喷洒,改A型支撑为单立柱等,进行系统改良和优化设计,【结果】以使架式结构更合理、性能更佳,让建园与栽培管理易于实现流程化、标准化、单点优化、精确培训和定量考核成本,且更符合火龙果生长特点和生产精品果的需求,【应用范围】为平地和缓坡地火龙果园选择栽培生产管理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2.
摘 要:研究低温胁迫下CaCl2对番木瓜幼苗抗寒性的影响,旨在筛选出最佳喷施CaCl2的浓度,提高番木瓜抗寒性,保证幼苗安全越冬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以“台农2号”番木瓜幼苗为材料,分别用不同浓度的(100、200、300、400、500 mg /L)CaCl2喷洒番木瓜幼苗,4℃低温胁迫4天,每天测定其第3片功能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过氧化物歧化酶(POD)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外源CaCl2提高了幼苗叶片中SOD、POD酶活性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降低了MDA含量的积累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在各个浓度处理中,使用300mg/L浓度的CaCl2处理的番木瓜叶片对提高番木瓜幼苗抗寒性效果最好,为最佳使用浓度。  相似文献   
23.
摘 要:研究百色市田东县具有高寒山区气候特征和右江河谷平原地区气候特征的果园使用翠贝、乙醚酚、白粉速愈3种药剂对杧果花穗白粉病防治的效果。结果表明,使用50%翠贝3000倍液、25%乙醚酚1200倍液、4%白粉速愈1800倍液喷第3次药后l0d对高寒山区、右江河谷平原地区杧果花穗白粉病的保花效果分别为90.2%、87.1%、89.9%,92.5%、90.4%、92.5%;对杧果花穗白粉病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84.8%、77.1%、83.3%,86.8%、82.1%、86.8%。综合结果,施用50%翠贝3000倍液对防治杧果花穗白粉病综合效果好,未发现药害,对杧果果实果面安全。  相似文献   
24.
针对生产上台农4号菠萝诱导催花通常采用2-3次电石处理,其操作复杂,且不利于绿色安全生产,本研究采用植物天然生长调节剂乙烯利对台农4号菠萝进行诱导催花处理,比较两种催花剂不同浓度处理对台农4号菠萝抽蕾率、果实内外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台农4号菠萝对乙烯利催花比较敏感,很低的浓度(16000倍稀释液)催花抽蕾率都可以达到99%以上,而高浓度(500和1000倍)40%的乙烯利和电石处理组的平均单果重无显著差异,均在在1.08kg以上,低浓度(2000和16000倍)40%的乙烯利处理则会导致果实重量下降。在果实外观上,高浓度乙烯利可以显著提高台农4号菠萝圆筒形果的比例,且采用500倍和1000倍40%的乙烯利催花处理后的圆筒果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达98.81%、94.13%,较两次1.25%电石诱导催花处理组高32.17%。在果实内在品质方面,乙烯利催花处理组显著优于电石催花处理组,相关分析表明,乙烯利的催花浓度与果实维生素C含量、总糖含量、糖酸比和可溶性固形物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柠檬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综合果形、产量、果实内在品质,台农4号菠萝采用500倍40%乙烯利与0.2%尿素催花效果佳,处理组诱导催花抽蕾率99.69%、圆筒果率99.38%,平均单果重1.22kg、维生素C含量达40.45mg/100g、可溶性固形物17.93%、总糖17.84%、柠檬酸0.61%,糖酸比19.71,可替代电石催花。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百香果冬季果实的生长发育及品质形成规律,为果实营养调控及采摘时机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金都百香3号为材料,观察、测定其冬季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纵径、横径、单果质量、果皮质量和果皮厚度、可溶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还原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研究果实品质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和品质形成关键时期;分析果实品质动态变化的相关性,评价冬季果实品质。【结果】金都百香3号冬季果实的果汁形成始于花后45 d,果汁变色始于花后50 d,果皮变色始于花后90 d,果实完全成熟自然脱落于花后130 d。果实纵径、横径、可食率和果汁率均呈先缓慢增长,然后迅速增长,最后逐渐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分别于花后25、30、110和110 d接近最大值并趋于稳定;单果质量在花后95 d达最大值;果皮的质量和厚度均在花后35 d开始下降,花后110 d后趋于稳定;可溶固形物含量与固酸比总体呈上升趋势,且果实完全成熟时达最大值;可滴定酸、还原糖及维生素C含量呈先增长后下降趋势,分别于花后80、120和110 d达最大值;金都百香3号冬季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滴定酸的动态变化与还原糖、可溶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呈负相...  相似文献   
26.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保存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保存时间、温度和抗冻剂对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40℃、-70℃条件下,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转化效率在保存前期随保存时间增加呈上升趋势,转化效率在第1天或第7天达到最大值,此后随保存时间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在保存前期,保存于4℃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转化效率高于保存在-70℃、-40℃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效率,在保存后期低于保存在-70℃、-40℃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效率;在相同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下,保存在甘油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转化效率高于保存在DMSO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27.
‘大果甜杨桃5号’是从‘大果甜杨桃1号’芽变单株选育出的新品种。串状结果,果实大,长卵形,果尖钝,果皮黄色,果肉黄色,平均单果质量215.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5%。果实丰产稳产性好,肉地爽脆,味清甜,口感好,品质优。适宜在桂南杨桃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28.
为明确培养时间、培养基pH值、蔗糖、硼酸、PEG-4000对百香果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筛选出花粉体外萌发的适宜条件、优化液体培养基组分,本研究以'台农一号'百香果花粉为材料,采用液体培养基离体培养的方法,开展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并用'台农一号'及'黄果'百香果的花粉验证了最适宜培养基的萌发率.结果 显示:培养时间、培养基pH值、蔗糖、硼酸、PEG-4000对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生长均有显著的影响.培养时间为4h,培养基pH值为5.5时萌发率最高,蔗糖、硼酸、PEG-4000为百香果花粉离体萌发的必需物质,适当的浓度可促进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的生长,但浓度过高起抑制作用,因素间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百香果花粉离体萌发的最佳培养基为:150 g/L蔗糖+150 g/L PEG-4000+25 mg/LH3BO3+300 mg/L Ca(NO3)2·4H2O+200 mg/L MgSO4·7H2O+ 100 mg/L KNO3,'台农一号'百香果及'黄果'百香果花粉在该培养基中的离体萌发率分别为95.99%及92.35%.本研究筛选到的适宜百香果花粉体外萌发的培养条件及萌发率高的液体培养基,为生产及杂交育种中的人工授粉及百香果孢粉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正>‘大果甜杨桃4号’是采用实生育种方法选育出的甜杨桃新品种。1996年选取‘大果甜杨桃1号’成熟果实种子,经人工催芽后得到一批实生苗,1997年定植。2001年初选发现一株变异较大的的实生单株,其叶片形状、果实外观、果实品质、生育期等与原品种明显不同。经2002-2003年连续观察后进行高接,表现丰产稳产,果大,品质优良,遗传性状稳定。2004-2010年开始嫁接繁育,经多点区域栽培试验,通过了复选和决选。2013年6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水杨酸(SA)对低温胁迫番木瓜幼苗抗寒生理指标及叶片组织结构的影响,为保障番木瓜幼苗安全越冬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台农2号番木瓜幼苗为材料,分别喷施100.0、200.0、300.0、400.0和500.0 mg/L SA,测定4℃低温胁迫后1~4d木瓜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歧化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分析SA对低温胁迫番木瓜幼苗叶片组织结构及耐寒性的影响.[结果]在4℃低温胁迫番木瓜幼苗的4d内,喷施5种质量浓度SA番木瓜幼苗叶片的SOD、POD活性均高于对照(CK),且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MDA含量低于CK,且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200.0 mg/L SA处理后进行低温胁迫的第2d,番木瓜叶片的SOD、POD活性分别为362.98U/gFW、330.00U/gFW·min,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MDA含量为3.915 μmol/gFW,低于其他处理;200.0 mg/L SA处理后进行低温胁迫的第3d,叶片表皮细胞结构仍保持完整,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减小,排列更整齐紧密,细胞间隙变小,叶片组织细胞结构紧密度减小,但变幅小于CK.[结论]喷施SA能提高番木瓜幼苗的抗寒性,其中以200.0mg/L处理的抗寒效果最佳,可在番木瓜越冬育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