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农学   8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不同种源截叶铁扫帚种子特性和萌发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宏  刘洋  熊军波  张鹤山  王志勇 《种子》2020,(4):105-109
为挖掘截叶铁扫帚优异种质,更好的开发利用我国野生资源,以不同种源截叶铁扫帚为试验材料,采用纸上发芽法,对种子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截叶胡枝种子长、宽和千粒重差异均极显著(p<0.01)。不同材料间,J-21种子性状平均变异系数最大,丰富度最高,J-15则较小。8份材料种子发芽率除J-4发芽率(60.33%)稍低外,其余均高达90%以上且差异不显著;活力指数以引进品种表现较好;所有材料中,J-4表现最差。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种源截叶铁扫帚无论是长、宽还是千粒重均与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正相关性不显著,但与种苗生长相关性较高,其中种子长宽极显著影响初生根长(p<0.01),而千粒重则显著正相关胚芽长和活力指数(p<0.05)、极显著相关初生根长(p<0.01)。种子大小和萌发特征可作为资源引进和新品种选育的基本依据。综合考虑,野生材料J-20可作为优异种质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2.
23.
适宜湖北中部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选出适合湖北中部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青贮玉米品种,采取随机区组设计,对12份材料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其物候期、株高、生物产量和粗蛋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雅玉8号植株高大、适应性好,果穗饱满,营养含量丰富,干物质产量达16 038.03 kg/hm2,刈割时粗蛋白含量为9.56%,是湖北中部地区种植青贮玉米的首选品种。其次花单1号和华玉5号也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24.
为探讨湖北火烧坪三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以研究区农田、草地和天然林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原位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其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并对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CO2均表现为排放,农田土壤CH4和N2O表现为排放,草地表现为吸收,林地不一致;土壤含水量抑制土壤CO2,促进土壤CH4产生,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CO2和CH4的排放具有显著相关性,有机肥的施用影响土壤N2O的排放;全球增温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由大到小表现为草地 > 林地 > 农田,但草地由于生物量高光合呼吸作用强,向大气排放CO2的总量则较低。因此,人工草地的建造有利于降低研究区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  相似文献   
25.
以野牛草种子为材料,以不同收获年份(2006年和2008年)去离子水浸泡和相同收获年份不同试剂(离子水浸泡和添加外源激素)浸泡为处理,应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和质谱技术鉴定了野牛草种子打破休眠过程中蛋白质表达的差异,从而探索破除野牛草种子休眠的分子机理.对2-DE图谱的分析表明,处理和对照中共检测到34个差异表达丰度2倍以上的蛋白质点;对其中的20个蛋白质点进行MALDI-TOF-MS分析,共有16个蛋白质点得到有效鉴定;功能分析表明,这些蛋白质主要参与了能量代谢、电子传递、光合作用、转录调控、信号传导、蛋白合成和生长发育等过程.  相似文献   
26.
以"中坪一号"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Nutt.)Engelm〕为试验材料,通过硝酸钾、赤霉素引发试验、种子解剖、电镜扫描、能谱分析等手段,分析限制野牛草试验材料发芽率低下的原因。种子引发试验参照碱蓬(Suaeda glauce Bge.)种子解除休眠的赤霉素(GA3)和硝酸钾(KNO3)浓度,分设0.5%硝酸钾和20,40,60,100 mg/kg赤霉素等处理。结果表明:野牛草种子休眠类型属机械休眠与生理休眠同时存在,且生理休眠占主导地位的综合休眠;野牛草种球外部的颖苞对种子的强烈束缚引起了机械休眠,而生理后熟是野牛草种子生理休眠的直接原因;赤霉素对休眠程度较深的去颖苞种子引发效果最好,且以60mg/kg浓度为最佳。  相似文献   
27.
低温胁迫对野牛草幼苗渗透调节物与根系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暖季型草坪草"中坪一号"野牛草为材料,研究低温胁迫对其幼苗渗透调节物与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调节物与野牛草幼苗低温调节机制密切相关。在低温胁迫下,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含量呈上升的趋势。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趋于平缓;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受低温影响较大,随低温胁迫强度的增大,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较敏感,低温处理初期,脯氨酸含量急剧上升,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脯氨酸含量又缓慢降低,但整个过程中脯氨酸含量保持在较高水平;低温胁迫对野牛草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较显著,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根系活力急剧降低,说明根系对维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性,或可作为植物抗寒性鉴定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8.
野牛草种子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样品制备方法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野牛草种子蛋白质的提取方法。[方法]以"中坪一号"野牛草种子为试材,分别采用TCA/A(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和Trizol法提取种子蛋白,并利用条件一致的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TCA/A法提取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背景噪音大,清晰度差,横向条纹较多,图谱上呈现多个形状不规则的斑点,杂色与正常蛋白质点有区别,对其他蛋白质点构成高度覆盖和遮避,影响图谱信息的准确表达;Trizol法所提取的蛋白质样品,其双向电泳图谱背景噪音小,横向条纹少,非蛋白类杂质少,无斑点间的遮避现象,蛋白质点数量增多,为野牛草种子蛋白质组定量、定性分析提供了丰富的信息。[结论]与TCA/A沉淀法相比,改进的Trizol法是野牛草种子蛋白质提取的适用方法。  相似文献   
29.
为评价红三叶种质耐酸铝能力强弱,以30份国内外红三叶种质材料为对象,研究其萌发期和幼苗期不同Al3+浓度胁迫下的生长特性,并根据灰色理论对红三叶耐酸铝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Al3+胁迫浓度的增加,红三叶相对发芽率逐渐降低,胚根变短,变粗;相对于发芽率,胚根对Al3+胁迫更为敏感,在4 mmol/L的Al3+胁迫下,胚根长度仅为对照的0.16倍。红三叶幼苗能够耐受20 mmol/L的Al3+胁迫,但在酸铝胁迫下其根系和茎叶生长受到抑制,相对根总长度、相对根表面积、相对根体积、相对根尖数、相对地上生物量、相对地下生物量、相对叶绿素含量及相对绿叶率均显著降低。不同浓度间红三叶各性状差异显著,2 mmol/L和10 mmol/L的Al3+浓度可分别作为红三叶萌发期和幼苗期耐酸铝评价的处理浓度。幼苗期的相对根表面积、相对根尖数、相对叶绿素含量和相对绿叶率可以作为红三叶耐酸铝评价的关键指标,其模型预测值与综合评价值显著相关。聚类分析可将30份红三叶种质聚类为3...  相似文献   
30.
以美丽胡枝子为研究对象,设定10,15,20,25,30,35,40℃7个恒温和20℃/30℃、25℃/35℃2个变温共9个处理,研究种子发芽特性.结果表明,除40℃发芽率较低(39.67%)外,其它温度处理下发芽率均高于70%,但经方差分析,差异均不显著.发芽指数25℃和30℃恒温处理下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1),但活力指数以25℃条件下最高,且与其它8个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综合考虑后认为,美丽胡枝子最适发芽温度为恒温25℃,且初次计数和末次计数时间分别为第5天和第17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