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24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11篇
  29篇
综合类   131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126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81.
喷钙与1-MCP处理对提高猕猴桃耐贮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丰悦”“沁香”猕猴桃果实进行采前喷钙、喷GA(赤霉素)、喷锰,采后1—MCP(1-甲基环丙烯)处理,试验分析了其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喷钙与1-MCP处理均能降低果实软果率、延缓果肉硬度和VC含量下降速度,同时能延缓淀粉酶活性的增加;喷钙结合1-MCP处理能降低淀粉酶活性峰值;采后使用1-MCP处理能显著降低果实内源乙烯释放量,降低乙烯释放高峰峰值,延缓呼吸高峰到来。试验分析发现,以采前喷钙和GA并结合采后1-MCP处理对提高猕猴桃果实的耐贮藏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2.
灯光诱捕昆虫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概述了灯光诱捕在害虫综合防治中的应用,介绍了各种诱虫灯具的开发利用,并展望了灯光诱捕的应用前景,同时指出了灯光诱杀对生物群落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83.
不同覆盖方式对温室葡萄耗水规律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合河西走廊地区的日光温室葡萄最佳覆盖模式,在张掖市水务局灌溉试验站,设白膜+秸秆覆盖、黑膜+秸秆覆盖、白膜覆盖、黑膜覆盖、秸秆覆盖和砂子覆盖等不同覆盖处理,对温室葡萄耗水规律和产量表现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覆盖方式均可增加土壤含水量,秸秆+黑膜覆盖下的土壤含水量最大,全生育期内秸秆+黑膜覆盖下的土壤相对含水量达到了16.54%,单一的秸秆覆盖的土壤含水量在中后期也增大较快,土壤含水量增大到了17.64%,秸秆+地膜双重覆盖与单一的秸秆覆盖在中后期均能明显提高土壤储水能力;2不同覆盖处理相比对照(不覆盖)均能增加葡萄产量,以黑膜+秸秆覆盖葡萄的增产效果最好,增产高达28.85%(P0.05),白膜+秸秆覆盖增产25.53%(P0.05);3不同覆盖处理均能调节土壤温度,地膜+秸秆覆盖方式兼备了单一地膜和单一秸秆覆盖处理的特点,前期土壤升温幅度大于秸秆覆盖,后期降温趋势小于地膜覆盖,且以黑膜+秸秆覆盖较为明显,其处理下土壤温度保持在21.13℃左右;4各覆盖处理均可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和水分生产效率(WUE),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以黑膜+秸秆效果最好,黑膜+秸秆覆盖处理的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水分生产效率均最大,分别达到了6.53 kg·m~(-3)和5.88 kg·m~(-3)。  相似文献   
84.
我国粮食总产"九连增", 但粮食进口量也在增加, 北粮南运规模也在增大, 中国粮食安全处于紧平衡状态。本文针对我国大豆进口和高油高蛋白质食品过量消费的问题, 提出了中国粮食产业和消费结构协同战略。针对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供给量的发展趋势, 提出在重视中国农业走出去, 在国外建立粮食生产和供给基地的同时, 更要立足和加快国内后备耕地的开发, 挖掘我国粮食生产潜力。针对中国水资源南北分布不平衡和近年来干旱洪涝灾害频发, 提出中国粮食安全要建立在水资源安全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即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和西北地区4大粮仓的存在问题和发展潜力, 提出了相应的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的协同战略。强调水资源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基础, 在耕地面积日趋减少, 靠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保障中国粮食总产的情况下, 只有进一步加强中国水利建设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加快南水北调工程, 才能实现与北粮南运的协同, 特别是加快西线调水工程, 开发西部粮仓, 中国粮食新增潜力还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5.
一株莱氏绿僵菌的筛选及其对草地贪夜蛾的毒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开展草地贪夜蛾病原真菌的筛选和毒力测定可为草地贪夜蛾的绿色防控提供新的生物制剂。本研究从广西南宁田间采集的草地贪夜蛾幼虫僵虫上分离获得一株病原真菌,采用形态学和ITS-rDNA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并采用浸虫法测定了该菌株对草地贪夜蛾的致病力。结果表明新分离的菌株为莱氏绿僵菌Metarhizium rileyi,编号为CDTLJ1;该菌株对草地贪夜蛾幼虫、预蛹、蛹均有致病力,1.20×107孢子/mL浓度下,接菌处理后第6 d,2~5龄幼虫的累积校正死亡率均达100%,6龄幼虫的累积校正死亡率为98.33%,预蛹和蛹的累积校正死亡率分别为28.33%、20.00%,草地贪夜蛾2~6龄幼虫的LT50值从3.91 d升至4.24 d;菌株CDTLJ1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致死率随孢子悬浮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浓度达1×108孢子/mL时,幼虫的致死LT50为4.10 d,接菌处理后第6 d,3龄幼虫的累积校正死亡率达100%,LC50为1.12×104孢子/mL。结果表明,莱氏绿僵菌CDTLJ1对草地贪夜蛾有良好的生防潜力,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86.
优质抗病滇型杂交粳稻新组合滇杂31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滇杂31是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用育性稳定的滇Ⅰ型不育系榆密15A和优质抗病恢复系南34组配育成的新组合,杂种优质强,稳产高产,抗稻瘟病性较强,米质优,适应性广,2002年7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87.
2016年8月16日,新疆温泉县某乡镇报告发生羊不明原因死亡,疑似感染捻转血矛线虫.为确定病因,控制疫情,减少损失,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相关人员,采用现场访谈、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临床剖检等方式,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发现:温泉县牧区是捻转血矛线虫的老疫区,在数十年前曾暴...  相似文献   
88.
为提高椰子加工副产物的利用,本研究从椰麸中依次提取4种组分蛋白,包括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1和谷蛋白-2.分析这4种组分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并利用SDS-PAGE技术分析其亚基组成和分子量.同时分析其表面疏水性,并研究不同离子强度对椰麸各组分蛋白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椰麸蛋白质中清单白、球蛋白、谷蛋白-...  相似文献   
89.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E.Smith)为新入侵我国的重大害虫,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为挖掘、评估及利用广西地区草地贪夜蛾的寄生蜂天敌资源,于2019年8月至10月、2020年8月在南宁市玉米产区进行了草地贪夜蛾寄生蜂的调查.共发现夜蛾黑卵蜂Telenomus remus(...  相似文献   
90.
旨在探究与马早期流产相关的功能基因.在同一舍饲马群体中筛选配种后45 d能够检查到胚胎,但2~4个月后发生流产的母马10匹(流产组),以及能正常分娩的母马10匹(分娩组).采集马匹血液样本,提取基因组DNA.全基因组平均测序深度为10×,基因组覆盖度97%以上,每个样本大约测得4×106个SNP.对流产组和分娩组的全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