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3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239篇
林业   476篇
农学   359篇
基础科学   422篇
  392篇
综合类   2441篇
农作物   300篇
水产渔业   200篇
畜牧兽医   1649篇
园艺   419篇
植物保护   183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335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321篇
  2004年   335篇
  2003年   269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70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62年   4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1添加调味剂在肉鸡育肥饲料中,添加调味香料(生姜、甜辣椒等),不仅能刺激鸡的食欲,还能改善鸡肉品质,使鸡肉味道更好。调味剂的配方为:大葱、大蒜各10g,干酵母7g,姜粉、五香粉、辣椒粉各3g,味精、食盐各0.5g。在出栏前10~15d按日粮的0.2%~0.5%在饲料中添加,混匀后,每d早晚各喂1次。2添加大蒜通常添加大蒜粉,添加量为日粮的2%,可使鸡肉香味变浓,对鸡生长无不良影响。3添加青贮饲料在日粮中添加15%的青贮饲料,再加5%的青薹或植物秸秆,可使圈养鸡的肉香味与天然放养鸡的肉香味一样,且可增强圈养鸡的抗病能力。4添加腐叶土农户放养的鸡由于啄…  相似文献   
102.
从送检的死亡羔羊中分离到1株病原菌,经病原菌的分离、生化试验、动物致死试验、药物敏感性试验,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沙门氏菌。药敏试验表明在检测的17种抗生素中该菌株仅对头孢吡亏和诺氟沙星药物敏感,对多粘菌素E、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等药物中敏,对杆菌肽、氯霉素和青霉素等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103.
为筛选多态性丰富的羊草叶绿体非编码区片段,本研究以9个不同地理位置的羊草居群为材料,通过对12个叶绿体非编码区DNA片段测序及其序列间变异分析试图从中找出有遗传差异的叶绿体DNA(cpDNA)片段,并利用有多态性的cpDNA片段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序列ndhF-rpl32、trnL-trnF、trnC-ycf6、aptI-aptH具有比较丰富的变异,可作为下一步研究野生羊草群体遗传学和谱系地理学较为理想的分子标记。在37个羊草个体4条非编码区片段的合并序列中,共检测到15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态性(Hd)为0.928,核苷酸多态性(Pi)为0.00101;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58884,基因流(Nm)为0.17,基因流较小;中性检验Tajima’s D(-1.08542)和Fu’s Fs(-5.301)均为负值,且差异不显著(P0.10),推测羊草遵循中性进化理论,可能经历过种群扩张;AMOVA结果显示,65%的分子变异出现在居群间,35%出现在居群内;Mantel检验得到,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具有显著相关性(r=0.449,P0.05);居群分化值Nst 0.386(0.1865)大于Gst 0.234(0.1506),差异显著(P0.05),表明羊草居群存在分子谱系地理结构。通过系统发育树分析得到,羊草15个单倍型分为两大分支,H2和H10聚为一支,它们与别的居群个体亲缘关系较远,其余单倍型聚为另一支;单倍型网络图显示,H2和H12、H10和H12亲缘关系较远,与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为羊草的种质资源保护、谱系地理学研究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4.
为筛选多态性丰富的羊草叶绿体非编码区片段,本研究以9个不同地理位置的羊草居群为材料,通过对12个叶绿体非编码区DNA片段测序及其序列间变异分析试图从中找出有遗传差异的叶绿体DNA(cpDNA)片段,并利用有多态性的cpDNA片段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序列ndhF-rpl32、trnL-trnF、trnC-ycf6、aptI-aptH具有比较丰富的变异,可作为下一步研究野生羊草群体遗传学和谱系地理学较为理想的分子标记。在37个羊草个体4条非编码区片段的合并序列中,共检测到15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态性(Hd)为0.928,核苷酸多态性(Pi)为0.00101;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58884,基因流(Nm)为0.17,基因流较小;中性检验Tajima’s D(-1.08542)和Fu’s Fs(-5.301)均为负值,且差异不显著(P>0.10),推测羊草遵循中性进化理论,可能经历过种群扩张;AMOVA结果显示,65%的分子变异出现在居群间,35%出现在居群内;Mantel检验得到,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具有显著相关性(r=0.449,P<0.05);居群分化值Nst 0.386(0.1865)大于Gst 0.234(0.1506),差异显著(P<0.05),表明羊草居群存在分子谱系地理结构。通过系统发育树分析得到,羊草15个单倍型分为两大分支,H2和H10聚为一支,它们与别的居群个体亲缘关系较远,其余单倍型聚为另一支;单倍型网络图显示,H2和H12、H10和H12亲缘关系较远,与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为羊草的种质资源保护、谱系地理学研究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5.
2011年10月-2014年10月连续3年在河北省任县安排了定位试验,通过饲用黑麦不同播期与棉花构建几种棉草复种茬口搭配方式,从产量、经济效益、水分利用效率和养分利用效率以及对土壤肥力影响等方面综合分析棉花饲用黑麦复种的可行性及复种方式。结果表明,棉花可与饲用黑麦复种,为降低饲用黑麦对棉花的影响,饲用黑麦可适当推迟到10月20日播种,次年4月底收获,效益可提高5470.1元·hm-2。棉花饲用黑麦复种与棉花单作相比,平均水分利用率提高16.49%;水分经济利用效率提高56.54%;并且土壤有机质平均增长幅度提高5.71%,土壤含盐量平均降低幅度达到23.72%,土壤改良效果明显;是适用于该区域的高效复种模式。  相似文献   
106.
试验旨在研究益生菌对维生素K(V_(k))缺乏肉鸡骨骼健康的改善作用。试验选用360只爱拔益加肉仔鸡,采用3×2因子试验设计,分成6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饲喂日粮中不添加益生菌或者添加500 g/t的枯草芽孢杆菌(BS)或凝结芽孢杆菌(BC),公、母鸡分栏饲养。所有处理组的日粮均不额外添加V_(ko)结果显示:在0~42日龄,添加BS和BC均有增加肉鸡日增重(P=0.078)和降低料重比(P=0.079)的趋势。添加BS增加了21日龄肉鸡的股骨和胫骨重以及42日龄胫骨重,两种益生菌均增加21日龄胫骨强度和钙量(P0.05)。益生菌和性别对21日龄胫骨的灰分含量以及42日龄胫骨长度、灰分含量、钙量和磷量存在互作效应(P0.05),对21日龄血清中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的含量也存在互作效应,饲喂BC的公鸡血清中BALP含量最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两种益生菌均增加了21日龄血浆中降钙素的水平,降低了42日龄血浆中甲状旁腺激素的含量(P0.05)。综上所述,添加BS和BC通过调节钙磷代谢增加了V_(k)缺乏肉鸡胫骨的灰分和钙磷沉积,促进了骨骼的发育,从而提高了肉鸡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对振动筛理、垂直风选、旋风分离与沉降系统的研究,研制出集振动筛理、风选、旋风分离沉降、含尘气流循环再利用为一体的TFSQ型高效环保组合式粮食杂质清理筛。经应用测试和专家鉴定:该设备具有清理效率高、清理过程粉尘污染小,使用维护方便、可靠性强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08.
自2004年《种子法》颁布以来,我国种业冲破体制机制的桎梏,发展速度与规模前所未有,2016年作为新《种子法》实施的元年,也注定拉开新一轮调整序幕。那么未来,新的法律条文将对市场行为和企业行为产生什么影响?执法者和种子经营者在具体实践中,又会出现哪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本刊特邀律师武合讲,为您探索新《种子法》下的风险规避和维权路径。  相似文献   
109.
猪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pneumoniaofswine)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又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我国俗称猪气喘病,主要临诊症状是咳嗽和气喘.剖检变化为肺的尖叶、心叶和膈叶(主叶)的对称性实变.病多呈慢性经过,常有其他病菌继发感染.据我国部分省市规模化养猪场血清学检验,阳性率30~50%.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我国许多地区的猪场都有发生.由于带菌病猪的存在和分布面较广,除直接发生死亡外,病猪生长发育缓慢,生长率降低15%左右,饲料利用率降低20%,造成饲料和人力的浪费.有的成为僵猪或继发感染死亡.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是危害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该病每年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严重损失,约高达4O亿元左右.因此,必须加强对猪支原体肺炎的研究,做好相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0.
唐吉青新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