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29篇
畜牧兽医   3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靶序列富集多重PCR(target enriched multiplex PCR,Tem–PCR)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子生物学高通量检测技术,通过靶序列富集、靶序列加标签以及超级引物扩增3个阶段实现对靶标序列的大量扩增。靶序列富集多重PCR具有独特的反应过程,克服了常规多重PCR扩增条件不兼容、扩增具有偏爱性等缺点,实现了对同一反应体系多种病原的同步检测,为临床病原鉴别诊断、基因分型、耐药基因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笔者对Tem–PCR的研究背景、反应原理、技术应用及试剂盒开发等进行综述,旨在为Tem–PCR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为中国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2.
53.
海藻糖比伯斯坦菌(Bibersteinia trehalosi)为人兽共患菌,但在我国的研究报道转少。本研究从病死羔羊肺脏组织中分离到一株革兰阴性短杆菌,对其进行了细菌分离、生化试验、16S rDNA和ropB基因的PCR扩增、小鼠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及四环素抗生素类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等6种耐药基因的PCR检测。结果显示,该菌16S rDNA扩增序列与GenBank中B.trehalosi同源性达99%;其特异性rpoB基因PCR扩增条带与预期一致;对小鼠致病性强;对头孢哌酮、头孢呋辛、复方新诺明、氯霉素等多种抗生素均敏感,对青霉素、丁胺卡那、头孢拉啶耐药,仅扩增出约1 900 bp的BCT耐药基因片段,与公布的BCT基因序列同源性达99%,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检测结果一致,证明该分离菌株为B.trehalosi。本研究为该菌的有效防控与致病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养殖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裂谷热(RVF)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极大危害着当地养殖业和生态系统的稳定。为建立一种能够快速有效检测裂谷热病毒(RVFV)的方法,本研究根据RVFV的保守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与探针,分别建立了探针PCR和荧光PCR,并对这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检测方法均不存在非特异扩增;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1.03×10~(-2)拷贝/μL和1.03×10~0拷贝/μL,前者比后者有更高的灵敏度;探针PCR和荧光PCR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3%。实验表明,探针PCR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准确度高、检测速度快等优点。因此,探针PCR是一种灵敏度和可靠性均较高的RVFV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5.
为建立一种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可同时高效地检测7种常见猪源性疫病(猪链球菌、猪瘟病毒、日本脑炎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副猪嗜血杆菌、猪轮状病毒、沙门氏菌)的高通量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将多重PCR与毛细管电泳相结合,针对各毒株基因保守序列分别设计7对特异性引物,在每条引物的5'端加上通用引物标签序列,构成特异性嵌合引物。进行梯度PCR扩增以优化退火温度,使用正交试验以进行特异性嵌合引物浓度的优化。取107~10-1 copies·μL-1浓度梯度的标准品进行检测,以评价该方法的灵敏性。选取7种病原的DNA或cDNA,进行随机分组作为模板进行扩增,检测交叉反应性。以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构建的非洲猪瘟质粒、大肠埃希菌等其他重要病原的DNA或cDNA进行扩增,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使用梯度稀释的7重混合样品进行扩增,每个稀释度进行3次扩增,以评价该方法的重复性。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最优退火温度为58.3 ℃,对7种病原进行同时检出的检测限度为103 copies·μL-1,各种对照样品均出现了特异性峰值,并且所有的阴性对照样品均未扩增,也未出现交叉反应性,重复试验之间数据差异变化微小,63份临床样品检测结果与国标或行业检测标准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以上实验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方法具有高通量、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方便快速等优点,可用于临床鉴别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6.
为探究某动物园西部白眉长臂猿死亡的可能原因,无菌采集病死白眉长臂猿肺脏组织进行细菌分离鉴定。通过分离纯化、培养特性观察、革兰染色镜检、生化试验以及16S rDNA克隆测定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进一步研究分离株的致病性、耐药性,并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检测及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得到1株革兰阴性小杆菌,命名为J181121,该分离菌的培养及生化特性符合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其16S rD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登录号:CP018761.1)的同源性为99%,对小鼠致病力强。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PCR检测到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bla-SHV。  相似文献   
57.
本文主要对副猪嗜血杆菌的外膜蛋白、荚膜多糖、脂多糖、菌毛、转铁结合蛋白和酶类等主要毒力因子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8.
应用通用反转录试剂盒和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LAMP)建立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快速检测方法,同时评价了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稳定性和灵敏度。结果表明,根据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M蛋白基因保守区设计的LAMP引物能够在64.5℃60min内实现对目标核酸片段的大量扩增,检测结果可通过直接观察反应副产物(焦磷酸镁)进行判读,该检测系统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与猪瘟病毒、猪乙型脑炎病毒等均无交叉反应;通过PRRSV不同毒株疫苗、模拟样品和临床样品确定,该检测系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通过质粒确定该检测系统可以检测到10拷贝/μL的病毒核酸模板。结果表明成功建立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LAMP快速检测方法,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59.
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属于肠杆菌科、克雷伯菌属,在人和动物肠道、呼吸道以及水、土壤、林产品和农产品中广泛存在,肺炎克雷伯氏菌作为一种机会致病菌,是目前公认的导致人和动物发病的重要革兰阴性菌。该菌可引起宿主感染肺炎、肝脓肿、脑膜炎、肠炎、子宫炎、乳腺炎及败血症。此外,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已经广泛应用于探究肺炎克雷伯氏菌入侵以及抵抗宿主免疫系统引起致病的研究。对肺炎克雷伯氏菌毒力因子荚膜(Capsule)、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菌毛(Fimbriae)、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s)、铁载体(Siderophores)、尿囊素(Allantoin)代谢相关因子及其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肺炎克雷伯氏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0.
醋酸甲羟孕酮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建立醋酸甲羟孕酮(MPA)快速准确的免疫学分析技术,对MPA人工抗原的合成鉴定进行研究。【方法】将MPA肟化后与琥珀酸酐反应制得MPA半琥珀酸(MPA-HS),然后通过碳二亚胺法将MPA-H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合成人工抗原MPA-BSA,并采用紫外全波长扫描法、SDS-PAGE法、ELISA检测法和动物免疫试验对其进行鉴定。【结果】MPA与BSA的偶联比为8∶1时,合成的人工抗原MPA-BSA具有良好免疫原性与反应原性。【结论】成功合成了人工抗原MPA-BSA,为进一步的MPA免疫学分析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