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5篇
  4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低温胁迫下荔枝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植物生长调剂对荔枝春季低温伤害的缓解效应,在春季低温下,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其对荔枝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品种为'妃子笑'荔枝(树龄约10 a),调节剂为广东海洋大学化控中心研制,其主要成分为1,1-二甲基哌啶翁氯化物;设置A(植物生长调节剂2.5 mL,兑水10 kg)、B(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32.
砧木、接穗的选择对美国山核桃嫁接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1年生山核桃实生苗为砧木,从美国山核桃采穗圃中采集优良穗条,按照接穗不同部位,砧木不同径级进行嫁接。通过对嫁接成活率以及苗木成活后生长情况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顶端穗条嫁接成活率最低,中部穗条嫁接成活率最高;2)砧木与接穗粗度差异越小嫁接成活率越高,差异越大则嫁接成活率越低;3)砧木越粗,嫁接后苗高生长越快,但对地径和嫁接口径并无显著影响。因此,选择适宜的砧木和穗条能够大大提高嫁接成活率,提供优质的嫁接苗。  相似文献   
33.
中国沙棘虽然属于阳性树种,但它能够通过克隆生长调节恢复种群数量和结构,从而维持种群的稳定性和持久性.随着种群年龄的增大,种群结构表现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稳定型(或增长型)的动态过程,种群密度及萌蘖根的生物量投资比例表现为增长、下降和回升的动态过程.形成这一动态的原因,主要归结于克隆生长所赋予的生理整合与觅养行为等特殊性.  相似文献   
34.
芽孢杆菌在农作物生物防治方面具有重大潜力。本研究以实验室前期分离的暹罗芽孢杆菌X7为材料,采用DEAE-Sephadex A-25层析、Sephadex G-75凝胶层析以及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相结合的方式分离纯化具有拮抗作用的抗菌肽,并对抗菌肽的抑菌特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暹罗芽孢杆菌X7能产生小分子抑菌物质,经纯化后可获得单一条带,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0.1 kDa。抑菌物质具有一定的温度稳定性、酸碱稳定性、紫外线稳定性、光照稳定性,对蛋白酶、有机试剂不敏感。研究结果可为暹罗芽孢杆菌X7抗菌肽在农作物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5.
关中地区气候变化及农业响应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1992~2011年关中地区气象数据和粮食产量数据,分析了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采用适应度模型度量关中地区农业气候适应度,并提出了农业气候变化适应对策。结果表明:(1)1992~2011年关中地区气温和降水均呈升高趋势,日照时数减少,其中降水变化幅度较大,气温和日照时数变化不明显。(2)1992~2011年关中地区气温适应度均值为0.974,降水适应度和日照适应度均值分别是0.7975和0.8025,气温适应度大于降水适应度和日照适应度。(3)1992~2011年关中地区粮食产量和气候综合适应度关系具有阶段性特征,1992~2004年期间粮食产量和气候综合适应度波动均较大,且两者基本呈负相关关系;2004~2011年期间,关中地区粮食产量和气候综合适应度波动平缓,两者基本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6.
【目的】根系改良是提高小麦抗逆性和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克隆不同根系类型小麦品种的根系相关基因TaDRO,分析其与小麦重要农艺性状的关系,开发标记,为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根系性状多态性较高的21份普通小麦为材料,测序分析TaDRO-5A、TaDRO-5B和TaDRO-5D的序列多态性;利用"中国春"-缺体四体材料对其进行染色体定位,并用最新版的中国春基因组序列对其进行精细物理定位,根据TaDRO-5A和TaDRO-5B序列多态性开发分子标记;以323份普通小麦构成的自然群体为材料进行TaDRO单元型与表型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克隆了小麦TaDRO的A、B、D基因组序列,利用最新版的中国春基因组序列分别将TaDRO-5A、TaDRO-5B和TaDRO-5D定位于小麦染色体5A、5B和5D上,分别位于426.15、381.00和327.60 Mb处;在TaDRO-5A全长序列中共检测到3个SNP,形成Hap-5A-A和Hap-5A-C 2种单元型,根据启动子区-2 271bp的序列差异,开发出分子标记TaDRO-5A-KASP。在TaDRO-5B全长序列中共检测到17个SNP和1个In Del,形成Hap-5B-Ⅰ和Hap-5B-Ⅱ2种单元型,根据-300 bp的In Del开发了分子标记TaDRO-5B-In Del。关联分析表明,TaDRO-5A与株高、千粒重和根系生长角度显著相关,Hap-5A-A是增大根系生长角度、降低株高、增加千粒重的浅根型单元型,而Hap-5A-C是减小根系生长角度、增加株高、降低千粒重的深根型单元型。TaDRO-5B与株高显著相关,Hap-5B-Ⅰ是增加株高和降低千粒重的深根型单元型,Hap-5B-Ⅱ是降低株高和增加千粒重的浅根型单元型。在地方品种中,Hap-5A-C和Hap-5B-Ⅰ为优势单元型,在育成品种中,Hap-5A-A和Hap-5B-Ⅱ为优势单元型;深根型单元型Hap-5A-C和Hap-5B-Ⅰ在干旱、半干旱麦区品种中的分布频率高于湿润麦区;在全球地理分布中,干旱麦区品种中Hap-5A-C为优势单元型,但Hap-5B-I优势不明显。随着育种年代推进,小麦品种中浅根型单元型Hap-5A-A和Hap-5B-Ⅱ的频率增加。【结论】小麦根系相关基因TaDRO的Hap-5A-C和Hap-5B-Ⅰ是增加株高和降低千粒重的深根型单元型,Hap-5A-A和Hap-5B-Ⅱ是降低株高和增加千粒重的浅根型单元型;随着灌溉和化肥用量的增加,中国小麦品种逐步由深根、高秆类型转变为浅根、矮秆类型;利用分子标记选择矮秆、深根类型,可能提高品种水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7.
为了解毛乌素沙地水分条件与中国沙棘造林成效的关系,对不同灌水强度和初植密度幼林的成活率及生长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存活率和生长量随着灌水强度的增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适宜于存活的最佳灌水量为1 200 mm,适宜于生长的最佳灌水量为1 500 mm;存活率及地径、冠幅生长量随着初植密度的增大也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适宜于存活的最佳造林密度为4 444.0株.hm-2。  相似文献   
38.
黄土高原不同坡向中国沙棘种群生物量投资与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样地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了黄土高原不同坡向种群生物量投资、分配的空间动态规律及其与种群存活、生长和繁殖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坡向通过改变土壤含水率制约中国沙棘种群的行为特征,而种群通过生物量投资与分配调节形成与土壤含水率相适应的种群行为特征.①土壤含水率是决定种群行为特征的主导因子,土壤含水率按照北坡、西坡、峁顶...  相似文献   
39.
以云南省油茶良种云油茶3#、4#、9#、13#、14#的插穗为试验材料,通过扦插育苗试验探讨了应用不同浓度激素类型溶液作浸穗处理对5个云油茶良种扦插苗生根、成活、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与清水浸穗处理的对照相比,以生根粉6号(ABT6)、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3种外源激素溶液作浸穗处理对云油茶扦插苗的成活率、生根率、平均根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用浓度50 mg/L的3种激素溶液作浸穗处理的云油茶扦插苗的生根率、成活率、平均根长3个指标极显著低于100 mg/L、150 mg/L、200 mg/L、500 mg/L 4种浓度处理;用浓度200 mg/L激素溶液处理的云油茶扦插苗生根率、成活率、平均根长3个指标极显著高于其他4种浓度处理;用浓度150 mg/L与500 mg/L激素溶液浸穗处理的云油茶扦插苗的生根率、成活率、平均根长3个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3)所有激素类型溶液浸穗处理的云油茶扦插苗的生根率、成活率、平均根长3个指标都在200 mg/L浓度处理上达到峰值,表明应用3种激素对云油茶作浸穗处理的最适浓度在200 mg/L左右(本试验为150~200 mg/L或200~500 mg/L间)。由此可知,应用生根粉6号(ABT6)、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3种激素溶液作浸穗处理,均能获得良好的云油茶扦插育苗的促育效果。  相似文献   
40.
金沙江不同林分的土壤入渗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金沙江头塘小流域3种典型林分类型的土壤进行入渗试验研究,从而进行金沙江头塘小流域人工生态林保水保土的生态效益比较和综合评价,以期为金沙江流域的水土保持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各林分对水分的涵养、调节能力的大小为云南松林银荆林旱冬瓜林荒草地;对影响土壤入渗的因子作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都可以得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总孔隙度、容重和土壤颗粒对土壤的入渗性能决定作用最大;林分土壤的初始入渗速率与稳定入渗速率和平均入渗速率呈显著和显著正相关关系,可见土壤入渗过程特征,初始入渗阶段是地表水分下渗的主要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