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36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20篇
  17篇
综合类   215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23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是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经济作物的重要病原病毒,该类病毒在田间的杂草寄主范围较为广泛。本研究从云南红河流域采集到叶脉黄化的鳢肠植株,经克隆获得了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病毒分离物YN3306,该分离物核苷酸序列全长2749 nt,具有典型的双生病毒基因组结构特征。进一步分析发现,分离物属于金腰剑曲叶病毒(Synedrella leaf curl virus,SyLCV),RDP软件分析表明,该分离物是由烟草曲茎病毒(Tobacco curly shoot virus,Tb CSV)、云南烟草曲叶病毒(Tobacco leaf curl Yunnan virus,TbLCYnV)和金腰剑曲叶病毒重组产生的病毒。本研究首次报道了GenBank中在印度注册的SyLCV可以侵染鳢肠植株。  相似文献   
92.
本文从畜产品生产、市场和成本效益等角度对2016年畜牧业发展进行分析,并对2017年下半年畜牧业发展形势进行了展望.2016年,畜牧业总产值同比增加,肉类、猪肉和生鲜奶产量同比下降,牛肉、羊肉产量略有增长,禽肉产量大幅上升.主要畜产品供求关系有紧有松,猪肉、牛肉价格高位稳定,羊肉价格继续下降,生鲜奶价格触底,复苏迹象显现.2017年下半年,畜产品消费需求增长空间有限,猪肉价格趋于稳定并可能有一定回落,牛肉价格因国内供给与进口共同增加而趋于下降,羊肉价格可能企稳回升,生鲜奶价格继续回升空间不大.  相似文献   
93.
为研究蜂糖李(Prunus salicina Fengtang plum)的花粉活力,以青脆李(Prunus americana)花粉作为对照,采用离体萌发法研究不同培养温度、pH和氮、磷、钾、钙、镁等矿质营养对蜂糖李的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伸长的影响.结果 表明:当温度为25℃时,最有利于蜂糖李花粉萌发,萌发率为25.3...  相似文献   
94.
芍药促成盆栽设施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前期准备、打破休眠、基质选配、栽培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以期为今后的生产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95.
茶多酚处理对冷藏养殖大黄鱼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经过0.2%茶多酚浸泡的养殖大黄鱼和对照组在4℃冷藏条件下25d内品质的变化。定期分析了处理组和对照组大黄鱼样品的感官特征、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和化学指标(pH、TVB-N、K值)。结果表明,在冷藏过程中茶多酚处理能延长大黄鱼货架期7~8d,在货架期终点15d时,茶多酚处理组和对照组样品的细菌总数分别为106.12CFU/g和107.45CFU/g,pH值分别为6.78和6.84,TBA值分别为0.122mg/kg和0.168mg/kg,TVB-N分别为166.6mg/kg和318.7mg/kg,K值分别为27.10%和43.72%。可见,茶多酚在大黄鱼冷藏保鲜过程中能有效地抑制细菌繁殖,并减缓脂肪氧化,从而延长了大黄鱼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96.
为达到城市宠物药物避孕的效果,开发醋酸甲羟孕酮原位凝胶植入剂(MPA-PLA).采用MPA-PLA进行动物体内实验,考察MPA-PLA对小鼠避孕时间和繁殖率的影响及其对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2)和促黄体生成激素(LH)激素浓度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MPA-PLA对大、小鼠具有长效抗生育作用.  相似文献   
97.
草食动物与植物之间存在协同进化关系。在环境的选择压力下,一方面植物为了逃避各类草食动物的采食而形成防御性的形态结构以及生理生态适应机制;另一方面,动物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得食物和满足营养需求,通过优化采食以提高其适合度。草食动物与植物之间的协同进化实际上也是自然界适者生存的"军备竞赛",因而对物种进化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草食动物与植物之间协同进化关系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协同进化的原因,并探讨其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98.
利用乙醇复制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将平均体质量为(20±1)g的6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鹿茸醇提物高剂量组、鹿茸醇提物低剂量组、鹿茸粉组和联苯双酯组,制作肝组织的病理切片及电镜超薄切片,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及肝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显示:各治疗组肝损伤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发生肝细胞坏死的动物例数减少,病变程度减轻。电镜检测结果表明:鹿茸能改善染色质边集、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细胞质膜受损等病理改变。鹿茸对小鼠酒精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
采伐强度对水源涵养林林分结构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源涵养林一般要求具有复层、冠长率高、冠幅完满、树种混交、灌草丰富的森林结构。中村林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中村镇,其经营范围位于黄河中游一、二级支流的上游山区地带,90%以上为水源涵养林,油松为主要优势树种。为增强林分水源涵养能力,林场开始采取近自然经营理念与技术优化林分结构,增强生态功能,但由于生态公益林采伐限额的限制,林场在小面积范围内进行了不同采伐强度的经营试验。本研究定量分析了3种经营强度下形成的3种林分类型(包括不经营的高密度油松纯林T0、总间伐强度47%的油松相对纯林T1、总间伐强度62%的油松混交林T2)的空间结构与非空间结构,包括空间混交度、大小比、多样性指数、林层结构、径阶分布、林冠层指标(冠长率、冠幅面积与冠幅)、灌草盖度等,并初步提出未来近自然经营措施。结果表明:T2林分各林层树种丰富度、冠长率与冠幅面积最高,其次是T1,T0最差;在林分水平结构与林分多样性以及树种竞争力方面,亦是同样结果;由此可知,人工生态公益林其森林结构与生态功能只有通过经营才能得到提高。对于初始密度高的人工水源涵养林,只有通过不断间伐,调整林分密度与林木分布,才能促进天然更新,增加树种多样性与提高林分稳定性。本研究为全场调整林分结构和制定针对性经营措施提供数据支持与基本林分特征参数,同时,为被划分为生态公益林的高密度人工林经营提供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100.
为提高酸性条件下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SPI)的乳化性能,该文研究了物理-酶联合改性对SPI(pH值为4)的乳化性能影响,通过对比确定了物理-酶联合改性,即超声波-酶复合改性和挤压膨化-酶复合改性两种改性方法在酸性条件下的乳化性能效果最好;并通过对改性后 SPI(pH 值为4)进行溶解性、游离巯基、二硫键、粒径、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CLSM)分析,从蛋白结构变化上进一步揭示了乳化性能提高现象的原因。结果表明:超声波联合植酸酶-酸性蛋白酶改性的 SPI (Uphy-aci-SPI)的乳化活性(emulsifying activity index,EAI)为0.53 m2/g,比未改性SPI(0.18 m2/g)显著提高了196%(P<0.05),乳化稳定性(emulsifying stability index,ESI)为17 min,比未改性SPI(13.5 min)显著提高了25.9%(P<0.05);挤压膨化联合菠萝蛋白酶改性的SPI(Ebro-SPI)的EAI为0.46 m2/g,比未改性SPI显著增加了155%(P<0.05),ESI为17 min,比未改性SPI显著增加了25.9%(P<0.05)。在pH值为4的条件下对物理-酶联合改性的SPI的性质分析发现,物理-酶联合改性的SPI与未改性SPI相比,物理-酶联合改性的SPI的溶解性显著增加(P<0.05);物理-酶联合改性的SPI的乳状液平均粒径减小,CLSM观察乳状液中油与蛋白溶液稳定共融,改善了油滴之间的空间排斥力。物理-酶联合改性的SPI游离巯基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二硫键含量显著降低(P<0.05)。SEM观察物理-酶联合改性的SPI为结构松散、破碎均一的微观结构。由此可见,乳化性能的提高是通过深层改变蛋白的结构来实现的。该研究可为探索提高酸性条件下SPI的乳化性能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