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李华荣 《农家科技》2007,(10):20-20
<正>一、生长特性何首乌多野生于山林灌木丛中,以及山脚向阳坡或石缝中,缠绕他物生长,喜温暖湿润,忌积水和太干燥的环境。适应性强,耐寒,能露地越冬,幼苗期生长缓慢,生长在排水良好、结构疏松、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的何首乌块根发育肥大,在黏土地上则生长不良。  相似文献   
42.
1加强繁殖配种工作管理11实行目标管理,适时下达繁殖计划。母牛繁殖计划应于每年3月底或4月初下达第二年的计划,并把这项计划纳入目标管理和考核的内容,与奖惩挂钩。奶牛场把任务落实给配种员,按产犊数(或分段繁殖率)和精液耗量计酬。各单位制定出完成计划的...  相似文献   
43.
小麦纹枯病病情消长与气象因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苗期接种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观察其病情消长动态,并结合气象因素作相关:通径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相对湿度对病斑的垂直扩展无实质性影响。影响病斑垂直扩展(y_v)的主导气象因子是气温(x_1),其次为雨量(X_2)再次为雨日(X_3)。其回归模型为:y_v=0.0190(±0.0053)X_1+0.0108(±0.0036)X_2-0.0312(±0.0121)X_3  相似文献   
44.
1.蓖麻叶粉:将蓖麻叶晒干磨成粉,按0.5%的量拌入土杂肥中,可防治蛴螬、地老虎等。 2.黄蒿束:将黄蒿植株切成长40cm,每6~7段为一束,用绳扎紧横埋在作物垄间,中间埋3~7cm深,两头各露出 10~13cm,呈船形,每隔两垄埋一行,每隔 1  相似文献   
45.
李华荣 《中国乳业》2001,(12):20-21
笔者在成都四个奶牛场,用复方淫羊藿注射液,对乏情牛和因发情漏配处于休情期15天内的母牛,进行子宫腔灌注.目的是了解该药对母牛催情的效果和调节发情周期的可能性.经过对121头母牛的处理结果,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6.
1989~1991年田间凋查与系统饲养结果表明,影响笨蝗发生轻重的主导因素是温度、地形、降水、植被和天敌等。甲基异柳磷、马拉硫磷、氧化乐果、来福灵防治效果达90%以上。封锁带以40米宽防效最好。种植豌豆对笨蝗有较好的诱集作用。  相似文献   
47.
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的分离和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水稻叶鞘、根系,玉米叶鞘和土壤中以及稻纹枯病菌菌核上分离到360株细胞,经平板抑菌初测得到59株拮抗菌。其中,抑菌带宽0.56~0.84cm的7株中,除B1-2-1外,其它6个MSE系列菌株均来自玉米叶鞘。分离材料不同,其拮抗细菌的分离率明显不同。即稻体最低(4.25%),土壤纹枯病菌菌核最高(23.8%),玉米居中(16.3%)。在室内人工接种病菌条件下,测定其中43个拮抗菌株对离体稻秆纹枯病的控制作用,筛选到防效在48.47%~90.95%的13株。其中,MSE1-7,PBR-1,MS2-1,L1-3-1,H1-4,L1-5-3的防效均达80%以上。对上述13个菌株补加MSE1-4,共14个供试菌,接种病菌,对再生稻纹枯病防效为32.00%~47.78%的5株(其中MSE1-4为47.78%,L1-5-3为40.44%)。其中,MSE1-4,MSE1-7对稻苗地上部生长有一定的抑制效应,干重分别比对照降低6.85%和1.34%,但对根系有促生作用,根系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10.25%和2.81%;L1-5-3,3′-71和MS2-1对稻苗地上、下部生长均表现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云南省双柏县古桑资源的考察,在法脿镇白竹山系石头村委会境内木喜郎茶厂西北方向海拔2 000m左右的半山坡上考察到散生的古桑群落,发现13株野生古桑树,并对其生境条件、形态特征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发现古桑资源生长良好,但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建议加强古桑原生境保护,同时繁殖古桑苗木,植入国家种质资源圃,进行非原生境保存,加强古桑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相似文献   
49.
为制定洛阳不同区域烟草施肥方案,提高烟草生产效益,于2011年对洛阳烟区3个主要植烟县共525个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并与2002年烟田土壤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全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3.2g/kg,有78.1%的土壤有机质在适宜范围;速效氮含量偏高(>65mg/kg)的土壤占16.6%;土壤速效磷平均含量为9.52mg/kg,有68.8%的土壤速效磷处于缺乏或极缺的状态;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83.1mg/kg;全市土壤有效铜、有效铁基本不缺乏,缺锰的烟田主要集中在洛宁烟区,全市有68%烟田施锌有效,有效硼普遍缺乏,水溶性氯离子含量整体适宜。同2002年相比,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有增加的趋势,土壤速效磷有较大幅度下降,土壤速效钾含量略有下降,微量元素中有效锌略有降低,有效硼下降幅度较大,土壤氯离子有较明显的下降。对烟区不同茬口土壤养分特征分析表明,不同茬口烟田养分存在明显差异,土壤速效氮含量以玉米和花生茬烟田较高,红薯和大豆茬烟田土壤速效磷明显低于其他作物茬口,土壤速效钾以花生茬最低,不同茬口烟田微量元素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0.
为了充分利用松桃县盛产红薯的自然优势,把当地红薯产业做大做强,根据土壤样本的测试结果,结合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从目标产量法角度出发,对泥质土壤氮、钾不同施用时期和施用比例对红薯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泥质土壤氮钾分期施肥为好,其中,氮肥按基肥60%、苗肥25%和现蕾肥15%的比例,钾肥按基肥80%和现蕾肥20%的比例进行施用最佳,能显著提高肥料效应.产量最高的是处理3(为2 401.2 kg/667m2),其次是处理2(为2178.8 kg/667m2),第三位是处理5(为2 066.22 kg/667m2),前三位的产量分别比产量最低的处理7(为1 725.3 kg/667m2)新增鲜薯675.89 kg/667m2、453.56kg/667m2和340.91 kg/667m2,分别增产39.17%、26.29%和19.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