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104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37篇
  50篇
综合类   370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197篇
园艺   48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次防治大豆灰斑病籽粒灰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室内及田间大豆不同生育期接种试验证明,籽粒感染灰斑病的关键时期是R3-R5期.R2期以前侵染不造成籽粒斑驳,据此提出一次防治大豆籽粒灰斑病的关键时期为R2-R4期.  相似文献   
12.
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腐殖质动态变化及存在状况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20年长期定位实验土样为材料,对不同施肥处理土壤腐殖质含量,氧化稳定性,分组组成、结合形态进行了较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长期不施肥或施用化肥,土壤腐殖质含量随年代变化不大;休闲处理,虽然每年施用一定的有机肥料,但腐殖质的含量变化也不大;施用有机肥,可显著增加腐殖质含量,且腐殖质的氧化稳定性(K)降低,而化肥和无肥处理基本一致。有机肥可增加土壤中游离态和游离态和钙结合态腐殖质含量,使松结态和紧结态腐殖质的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艾叶挥发油的红外光谱快速鉴别方法,本试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不同来源产地艾叶中的挥发油,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各挥发油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的测定,并通过相关系数法对不同产地来源艾叶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归类。结果表明,艾叶挥发油中主要含有醇类、烯类、醛酮类、酯类等化合物,与文献报道中用GCMS方法分析艾叶中的挥发油所得成分相一致。设定相关系数阈值0.9500以区分河南产地与其他产地的艾叶药材,设定相关系数阈值0.9000以区分艾叶和艾花不同的药用部位。结论:采用FT-IR技术结合相关系数法,可对艾叶挥发油进行快速分析,为艾叶挥发油的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不同滴灌施肥量对沙地玉米氮效率及硝态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索沙地春玉米最佳滴灌施肥方案是提高其生育期氮积累和氮效率的有效途径。试验采用三因素D饱和最优设计,研究拔节期、抽雄期和收获期玉米产量、生育期植株不同器官氮积累和硝态氮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1)随着玉米生育期推进,整株氮积累逐渐增加,叶片、茎下降,籽粒增加,高氮处理(氮肥240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N_3P_1K_3处理产量最高(13 875 kg·hm~(-2)),氮素转运量和营养器官贡献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氮收获指数和氮肥偏生产力较低;(3)土壤硝态氮含量随植株生长吸收逐渐降低,以滴头处0~20 cm硝态氮含量最高,20~60 cm逐渐降低;(4)不同施氮处理的硝态氮含量有差异,拔节期施肥处理均与CK差异显著,抽雄期和收获期中氮处理和高氮处理对硝态氮影响显著。高氮处理中土壤0~60 cm硝态氮含量与播前基本一致,维持了土壤硝态氮的平衡。综合考虑产量、氮效率及土壤硝态氮平衡方面的因素,膜下滴灌条件下,陕北风沙滩地玉米合理的施肥为N_3P_1K_3处理,即施氮肥240 kg·hm~(-2),磷肥80 kg·hm~(-2),钾肥225 kg·hm~(-2)。  相似文献   
15.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机器代替人工来完成,比如货物的搬运就必须借助起重机,人力是很难完成的。起重机械不仅是现代化生产中的工具,也是不可缺少的生产设备,对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工人工作量、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安全系数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起重机就是桥式起重机,但这种起重机结构尺寸比国外同样吨位的起重机大很多,造成了材料和资源的浪费。本论文在桥式起重机起重量和跨度一定的情况下,对主梁结构进行分析有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6.
植物SnRK2基因在非生物逆境应答中具有重要功能,但有关黄瓜SnRK2基因的研究尚缺乏报道。笔者通过对黄瓜基因组的重新挖掘,发现了2个新的SnRK2基因,分别与拟南芥的SnRK2.4和SnRK2.10同源。本试验对2个新的黄瓜SnRK2基因的结构特征及顺式调控元件进行了全面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其在黄瓜逆境应答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18.
天伦兜兰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野生资源濒临灭绝,对其开展迁地保育显得尤为重要。在保育过程中,发现种子繁殖是该物种快速繁殖最优方案,因此开展种子快繁技术研究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对萌发、增殖培养基及栽培基质的筛选,探究天伦兜兰的种子快繁技术。结果显示,天伦兜兰在1/2MS培养基的萌发率最高,为64.71%;种胚膨胀发育成PLBs后主要通过不定芽进行增殖,以1/2MS+0.2mg/L 6-BA+0.5mg/L NAA组合的增殖效果最好,增殖系数3.96;以1/2MS+土豆泥50g/L组合的壮苗效果最好,生根率98.38%。另外,探索了天伦兜兰栽培基质方案,发现以碎石、中号松树皮(体积比为1︰1)混合较佳,试管苗移栽成活率98.26%。  相似文献   
19.
长期施肥下黄土旱塬黑垆土磷平衡及农学阈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磷平衡和土壤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响应,明确土壤有效磷(Olsen-P)的农学阈值及合理磷肥施用量,依托甘肃平凉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始于1979),分析了黄土旱塬黑垆土36 a土壤磷盈亏动态、累积磷盈亏与有效磷的响应关系以及土壤磷残余,通过Mitscherlich方程模拟作物相对产量对土壤有效磷的响应关系,计算黄土旱塬黑垆土小麦和玉米的土壤有效磷农学阈值。结果表明:不施肥(CK)和单施氮肥(N)处理土壤磷始终亏缺,N处理每亏缺磷100 kg·hm~(-2),有效磷含量下降1.05 mg·kg~(-1);施磷处理土壤磷当季盈余4.3~207.9 kg·hm~(-2),累积盈余154.9~7 483.6 kg·hm~(-2),其中有机、无机配施(MNP)处理磷盈余最大;土壤累积磷盈余与土壤有效磷增量呈线性正相关,土壤中每盈余100 kg·hm~(-2)磷,秸秆还田配施化肥(SNP,磷肥隔年施)、氮磷配施(NP)、有机肥(M)和有机、无机配施(MNP)处理土壤有效磷分别增加7.55、2.47、0.28 mg·kg~(-1)和0.46 mg·kg~(-1);黄土旱塬黑垆土农田有效磷的小麦和玉米农学阈值分别为22.05 mg·kg~(-1)和13.96 mg·kg~(-1),MNP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已高于作物农学阈值,NP和SNP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达到小麦农学阈值分别需要21 a和24 a,达到玉米农学阈值分别需要2 a和8 a,M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已高于玉米农学阈值,还需要3 a可达到小麦农学阈值。当磷投入量每年平均达22.9 kg·hm~(-2)时,土壤磷呈持平状态;当磷用量达33 kg·hm~(-2)时,不仅作物产量较高,而且磷肥当季利用率也较高;当磷用量增加到233 kg·hm~(-2)时,作物产量对增加磷投入无响应,土壤磷残余超过90%,大量磷素累积在土壤中,增加了土壤磷素的流失风险。黄土旱塬小麦玉米一年一熟轮作黑垆土农田土壤有效磷农学阈值为13.96 mg·kg~(-1)(玉米)和22.05 mg·kg~(-1)(小麦),秸秆还田可促进旱地农田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的水资源量、供水、用水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了本地区的水资源特点.通过对曹妃甸区生活、工业、农业等用水情况的分析和研究,指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解决曹妃甸区未来水资源紧缺的合理化建议,目的是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制定和完善水环境保护措施,实现曹妃甸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