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3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56篇
林业   225篇
农学   91篇
基础科学   50篇
  56篇
综合类   683篇
农作物   95篇
水产渔业   97篇
畜牧兽医   342篇
园艺   203篇
植物保护   5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21.
以2000、2002、2004、2009年4个时期的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其他辅助资料,利用ArcGIS及其扩展模块patch analyst、ERDAS 9.2提取了4个时期的湿地景观格局及变化信息,选取斑块数(NumP)、平均斑块面积(MedPS)、平均形状指数(MSI)、周长面积比(MPAR)、平均斑块分形维数(MPFD)、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形维数(AWMPFD)等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南四湖湿地补水前后景观格局的变化特点及原因。研究表明:补水前,南四湖湿地景观破碎,湖水域及裸露滩地面积所占比例比较大,补水后,景观格局得到明显改善。南四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有人为活动的影响和国家补水工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2.
我国森林经理技术若干问题及其完善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的森林经理体系在新兴科学技术利用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与缺失,影响了我国森林经营产业和林业科技的创新和进步。根据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森林资源管理的需要,研究了我国森林经理技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3.
124.
为探讨钾营养水平对大花蕙兰生长的影响,以红花品种‘R-01’小苗(组培苗出瓶3个月)为试验材料,红松树皮为基质栽培,进行不同钾浓度营养液施肥处理。结果表明,100mg/L钾浓度对叶片长度有促进作用,且随着钾浓度增加,根系生长量显著增加而地上部分生长量反而下降。当钾浓度高于100mg/L时,叶片叶绿素水平降低。钾浓度的增加没有引起植物体内钾吸收量的显著增加;钾浓度100mg/L时,氮吸收明显增大,根部钙吸收也明显增加;钾浓度50mg/L时,叶片磷吸收量达到最大。本试验钾浓度对镁吸收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5.
胡秀珍 《农技服务》2014,(12):145-145
从泥鳅生物学特性、池塘养殖、稻田养殖、庭院养殖几个方面总结了泥鳅人工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26.
纳米羟基磷灰石对土壤镉化学形态 和水稻镉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吸附等温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了nano-HAP 对镉的吸附行为和对土壤镉化学形态及水稻Cd 吸 收的影响。吸附等温试验结果表明,nano-HAP 对镉离子有很高的吸附能力,且其吸附行为可用Langumir 方程和 Freundlich 方程很好地描述;盆栽试验结果表明,nano-HAP 明显提高了土壤溶液中pH 值,显著降低了土壤Cd 的生 物有效性,0.5%、1%和2%施用量的nano-HAP 处理下生物有效态Cd 含量分别下降63.21%、80.62%和92.32%。nano- HAP 对Cd 污染下的盆载水稻生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显著降低了盆栽水稻籽粒中Cd 的含量,且全部达到国家 规定的可食用标准。  相似文献   
127.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针茅草颗粒对乌珠穆沁羊采食和反刍行为的影响,为针茅草颗粒生产原料适宜含水量、粘合剂添加量和颗粒直径等技术参数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不同条件(原料含水率为12%~14%,14%~16%和16%~18%;颗粒直径为3,6和8mm;粘合剂添加量为1%,3%和5%)制备的针茅草颗粒对乌珠穆沁羊进行饲喂试验,对其采食和反刍行为进行观测。【结果】舍饲条件下,饲喂针茅草颗粒羊的平均昼夜采食时间302.18min,昼夜总反刍时间平均为377.43min,昼夜反刍周期19.40个、昼夜每个反刍周期持续时间22.51min,每个反刍周期逆呕食团27.37个,昼夜反刍食团咀嚼总次数为20 672.64次,2个食团吞咽平均逆呕间隔时间5.13s,每个食团的咀嚼次数为54.57次,咀嚼时间为60.23s。【结论】针茅在粉碎粒度为6mm、颗粒直径为8mm、原料含水率为14%~16%、粘合剂添加量为3%条件下加工成草颗粒,乌珠穆沁羊最喜食。  相似文献   
128.
从患溃疡病的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病灶处分离出1株优势菌H1,以浸浴、创伤浸浴、体腔注射和体壁肌肉注射等方式进行感染实验,证实菌株H1为养殖刺参溃疡病病原菌,并证明该菌通过体表创伤侵入的方式感染刺参,以创伤浸浴和体壁肌肉注射感染的LD50(半数致死量)分别为2.26×107CFU/尾和1.80×107CFU/尾。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和mini API系统鉴定,确定菌株H1为杀鲑气单胞菌杀日本鲑亚种(Aeromonas salmonicida ma-soucida)。提取菌株H1的胞外产物(ECP)进行致病性实验,结果表明ECP可导致刺参死亡,其对刺参的LD50为5.24μg蛋白/g体质量。H1-ECP具有酪蛋白酶、明胶蛋白酶、几丁质酶和淀粉酶活性,并具有溶血素活性;对底物偶氮酪蛋白(Azocasin)作用的酶比活力可达到674.5活力单位/mg蛋白,最适作用温度为50℃;对热不稳定,70℃作用30 min时,酪蛋白酶活性降到0;100℃作用30 min,ECP对刺参的毒性消失;ECP酶活可被10 mmol/L EDTA完全抑制,可被5 mmol/L PMSF抑制98.8%,Ca2 和Mg2 可使酶活性分别提高约9%和4%。结论认为,该病原菌通过体表创伤侵入方式感染宿主刺参,菌株H1胞外产物是其对刺参致病的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29.
130.
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是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切实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职责,是加快转变养殖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农业依法行政,促进兽医事业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近年来,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严格执行国家动物卫生法律法规,依法开展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和相关动物防疫活动的监督管理执法,严厉打击饲养生产、屠宰加工、储藏运输等环节违法违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