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1.
中国玉米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中国玉米期货市场转移价格风险功能发挥的程度,利用中国大连商品交易所的玉米期货结算价格和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的大连港口玉米平舱价格等数据,运用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简单回归(OLS)模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误差修正模型(ECM)和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来确定玉米期货套期保值交易的最佳套期保值比率,并采用Ederington的未进行套期保值交易的方差和进行套期保值交易后方差变化的百分比方法来衡量玉米期货套期保值的有效性。结果发现:中国玉米期货市场的转移价格风险功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2.
中国肉牛产业牛源短缺问题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国是世界第三大肉牛生产国,肉牛生产是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调查结果显示,肉牛养殖户减少、牛源阶段性短缺已经成为中国肉牛产业稳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牛源短缺不仅仅是养殖方面的问题,与产业链下游的加工企业盲目上马导致的产能过剩,以及牛肉产业政策缺位等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应加大资金持力度,增强肉牛养殖业科技支撑能力,建立肉牛养殖的价格稳定基金,减缓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冲击,尽快出台扶持母牛养殖的相应政策,并建立肉牛屠宰加工行业准入制度,防止企业盲目上马冲击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利用对吉林省省内各大超市、居民小区以及部分省外稻米消费较多地区368位稻米消费者的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从实证的角度考察了现阶段吉林省稻米消费者质量安全稻米消费意愿.结果表明:性别、稻米购买场所、稻米购买时关注点、市场忧患度、质量安全稻米提价接受幅度、质量安全稻米了解程度对消费者购买质量安全稻米意愿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对2019年肉牛牦牛产业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展望了2020年肉牛牦牛产业发展趋势,针对肉牛牦牛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效率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运用非参数的HMB指数方法,利用1991~2005年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的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对玉米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率的增长过程比较明显,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技术进步和混合效率的增长是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规模效率的变化对玉米生产率的增长起了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牛肉消费及其对猪肉价格变化的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我国以及世界各肉牛主产国的牛肉消费情况。我国牛肉消费增长很快,但消费的绝对量及其在肉类中占比仍然较小;且我国牛肉消费呈现出鲜明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群体差异和季节差异。猪肉是牛肉的替代品,本文系统地分析了牛肉和猪肉的替代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消费绝对数量差距大等原因,目前我国牛肉价格不会因猪肉价格波动而大幅度波动,即使出现小幅度波动,主要是由季节等因素引起。最后针对我国牛肉消费状况,提出了加强牛肉营养知识宣传、引导并宣传牛肉食用方式、研发新的牛肉加工品等刺激牛肉消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以来,吉林省饲料加工业的总产量、总产值逐年增加,为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全省加工业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利用吉林省2002~2009年饲料加工企业的面板数据选取吉林省24家有代表性的饲料加工企业,对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基本状况,利用基于DEA模型的莫氏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来分析2002~2009年间吉林省饲料加工业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结果表明饲料加工业的生产率增长明显,而不同时期促进吉林省饲料加工业TFP的主要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肉牛业实现了快速增长,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改善人民膳食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以来,我国肉牛业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肉牛业产生了哪些影响?我们又应如何应对?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组织专家学者经过调研研究认为:金融危机通过影响收入预期而影响我国牛肉的消费量和进出口数量,并且使肉牛养殖效益降低,从而对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这种影响是缓释性的、长远的。但是,鉴于我国肉牛产业的特殊模式,国内政策以及其它畜牧产业的波动对肉牛产业的影响要大于国际金融危机对肉牛产业的影响。考虑到肉牛产业"一朝受损,十年恢复"的特殊性,建议国家针对肉牛产业出台具体的长效支持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荷兰在养牛业上非常成功且在欧洲市场占领份额大,同时还形成了自己的产业特色和完善的产业链,这些都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农户养猪生产效率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利用吉林省1989-2005年农户饲养生猪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HMB指数方法对生猪生产效率进行分解分析,获取各指数的时序变动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吉林省农户饲养生猪的全要素生产率主要由于规模效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而呈递增趋势,各市(县)生猪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与其技术进步的变动趋势一致,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技术进步水平和技术应用的有效性来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