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6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冬季3种土地管理方式下(种麦、休闲和淹水)秸秆施用(4800kg·hm^-2和0)对后续稻季CH。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休闲混施和休闲不施处理CH4平均排放通量显著高于种麦混施和种麦不施处理(P〈0.05),但显著低于淹水混施和淹水不施处理(P〈0.05);淹水混施处理CH4平均排放通量显著高于淹水不施处理(P〈0.05),而休闲混施和休闲不施处理、种麦混施和种麦不施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水稻生长期CH4排放通量与5、10cm处土温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土壤肌无显著相关性(p〉0.05)。改冬季淹水和休闲稻田为种植小麦或在水稻移栽前对休闲稻田实施除草措施能显著减少稻田CH4排放量,是一种既增加农作物产量又能达到减少温室气体CH4排放的农业措施,具有很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国稻田CH4排放量估算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广斌  马静  徐华  蔡祖聪 《土壤学报》2009,46(5):907-916
稻田是大气CH4的重要排放源,对中国稻田CH4排放量做出准确估算是中国CH4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估算稻田CH4排放的方法主要有四种:根据田间测定结果或特定的排放系数和该值代表的稻田面积外推计算;将水稻的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折算系数与模型相结合进行估算;根据新投入到土壤的有机碳量或原有土壤有机质碳折算;机理模型计算。其次,还有模型与GIS技术、其他方法相结合估算。稻田CH4排放在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变异性是估算结果不确定性的主要驱动因素。统计分析显示中国稻田CH4排放量为8.4(7.2~9.5)Tga-1。  相似文献   
13.
H2/CO2还原和乙酸(CH3COOH)发酵是稻田CH4产生的主要途径。碳同位素示踪技术、添加甲烷产生途径抑制剂和稳定性碳同位素方法是稻田CH4产生途径的主要研究方法。本文综述了这三种研究方法及研究结果,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加强我国有关稻田CH4产生途径的研究;对比分析三种研究方法,查明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加强同位素分馏系数a(CO2/CH4)和e(ac/CH4)以及碳同位素组成δ13CH4和δ13CH4(CO2/H2)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甲烷的减排问题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稻田是温室气体甲烷的重要排放源,甲烷产生是排放的前提条件,主要有乙酸发酵和CO2/H2还原两条途径。常年淹水稻田甲烷排放量高,减排潜力大,但关于这类稻田甲烷产生途径的季节变化规律尚少见报道。于四川省资阳市的常年淹水稻田,采集水稻4个重要生育期(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成熟期)的新鲜土样,通过室内厌氧培养试验观测了甲烷产生潜力,并采用稳定性碳同位素方法和氟甲烷(CH3F,2%)抑制法,量化CO2/H2产甲烷的碳同位素分馏系数(α(CO2/CH4)),从而定量评估乙酸产甲烷途径的相对贡献率(?乙酸)。结果表明:添加CH3F显著降低甲烷产生,甲烷产生潜力在成熟期最大,变化范围为3.22~12.71μg·g–1·d–1;产生CH4的δ13C值(δ13CH...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和温室气体排放国,我国承诺力争到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国家“双碳”目标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减排挑战,因为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约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14%。粮食生产是农业源非CO2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归因于过量灌溉和施肥引起的稻田甲烷(CH4)和土壤氧化亚氮(N2O)排放。在碳达峰后,粮食生产温室气体的排放占比和减排重要性将越来越大。我国粮食生产究竟能否实现碳中和,以及如何实现碳中和仍不明确。本文综述了我国粮食生产碳排放的源汇效应和时空特征,总结了稻田CH4和土壤N2O减排以及农田土壤固碳的有效措施,解析了固碳减排之间的“此消彼长”效应和应对策略,明确了粮食生产实现碳中和的潜在路径,并对未来固碳减排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越来越多地作为伴侣动物与人和谐相处,宠物行业逐步拓宽,宠物摄影不仅为生活留念必需,更是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宠物的品种多,大至老虎、大象,小至犬、猫、兔等,其形体各不相同,生活习性、活动环境和饲养方法各有差异,因此拍摄的条件和方法也会随着而有所变化。但无论那一类宠物的拍摄,都必须先对其生活习性、活动规律进行仔细观察,与拍摄对象和谐相处,才能抓住不同宠物的特征性情态。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首先通过对选定奶牛场的隐性乳房炎的检测,用目前广泛用于奶牛隐性乳房炎检测的LMT法、体细胞计数法、电导率检测法、pH测定等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注意固定外界条件的前提下,四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LMT法操作更方便,因而可以作为对奶牛隐性乳房炎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实际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用隐性乳房炎诊断试剂LMT对取自潍坊地区8个奶牛场的843头奶牛的乳样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A、B、C、D、E、F、G、H八个选定的奶牛场中,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分别52.31%、67.86%、68.67%、63.85%、78.64%、73.75%、68.75%和80%,在52.31%~80%之间。A奶牛场和B、C、D奶牛场及E、F、G、H奶牛场之间差异均显著(p<0.05),说明不同饲养管理条件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不同。在对某奶牛场不同胎次奶牛的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的结果表明,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随奶牛生产胎次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笔者曾在内蒙古赤峰市某羊场对绵羊尿道结石进行了统计和诊疗。该病主要多发于2~5月龄的公羔中,发病率为2%~3%。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选取山东省潍坊市某奶牛场对隐性乳房炎最常见的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大肠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和数据统计,三种病原菌在该场的检出率分别为27.88%、11.54%和7.69%,在随后对其他七个奶牛场的部分乳样的细菌分离结果中证明,该三种病原菌在潍坊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乳汁中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