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5篇
  28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11.
为明晰不同留茬高度对油莎豆氮代谢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揭示氮代谢与产量和品质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寻求适宜刈割高度。本研究以油莎豆为研究对象,比较6个不同留茬高度:留茬50 cm(R50)、留茬40 cm(R40)、留茬30 cm(R30)、留茬20 cm(R20)、留茬10 cm(R10)和未刈割(CK)下油莎豆株高、叶绿素含量以及氮代谢相关指标和块茎产量和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重度刈割(R10和R20)对植物的物质积累等有抑制作用,中度刈割(R30和R40)则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刈割后R10和R20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受到严重干扰,但R40处理(7,14和21 d)则促进叶绿素含量的增加。R30处理硝酸还原酶活性(7,14,21和28 d)、谷氨酸合成酶活性(5个时期)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7,21和28 d)均高于其他处理;R40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21和28 d)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1和14 d)均高于其他处理。适宜的刈割高度不仅能利于地上部分再生,通过“源-库”关系的调节,同时还会促进地下部分的生长发育:R30和R40处理的块茎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两者间无显著差异,分别为12366.09和11506.62 kg·hm-2,R40处理的千粒重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597.53 g和27.85%,R30处理的总粒数、单穴粒数、粗蛋白和总糖含量分别为2699 万粒·hm-2、169粒·穴-1、8.01%和18.78%,均最高。相关性分析可知,刈割后5个时期油莎豆叶片中谷氨酸合成酶活性均与油莎豆地下块茎产量、块茎中粗蛋白和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刈割R30和R40处理较其他处理可以促进油莎豆叶片氮代谢,有利于地下块茎产量和品质改善,故留茬30~40 cm为相对适宜的留茬高度范围。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以新疆玛纳斯流域盐碱土壤为材料,对施用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土壤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 通过脱硫石膏不同施用量设置: 0 t/667 m2(CK)、1 t/667 m2(1T)、3 t/667 m2(3T)、5 t/667 m2(5T),4个处理,分析土壤及植株各器官中重金属累积含量。结果 施用脱硫石膏后土壤pH显著降低,1T、3T、5T处理分别较CK降低20.4%、20.8%、21.3%,而土壤电导率、盐分均有所增加。土壤中As、Cr、Cd含量随着脱硫石膏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各处理土壤中几种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油菜各器官中As、Cd、Pb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根>叶>茎,各项重金属含量也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 3T的处理在改良盐碱土壤方面具有投入低,见效快,且对环境未造成不良影响,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3.
水稻后期施用农药对稻米品质及药剂残留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水稻后期施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和药剂残留量,选取了32%丙溴·氟铃脲乳油675、900 mL/hm2,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450 g/hm2,48%毒死蜱乳油450、675 mL/hm2,25%氰戊·辛硫磷乳油1 200、1 800 mL/hm2,50%混灭威乳油1 500、2 250 mL/hm2,20%速灭威乳油2 400、3 600 mL/hm2,20%异丙威乳油2 400、3 600 mL/hm2,在水稻收割前35 d和22 d喷施.经检测和品尝,发现稻米中农药残留超标和产生异味的的主要药种均为32%丙溴·氟铃脲乳油和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研究结果说明,水稻最后一次用药时间与收割期应间隔35 d以上.  相似文献   
114.
猪肺巨噬细胞FcγR Ⅲ受体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猪肺巨噬细胞FcγRⅢ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应用RT-PCR技术从猪肺巨噬细胞总RNA中克隆出猪FcγRⅢ的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到的序列长820 bp,包含有1个771 bp完整开放阅读框(ORF),与Gen-Bank中登录的猪FcγRⅢ序列(AF237453)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9%;与人、牛、马、绵羊、猕猴、狗、猫、小鼠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61.6%、62.9%、55.3%、62.2%、63.0%、59.0%、61.8%和53.2%;蛋白质分子结构预测结果表明,该分子由信号肽(20个氨基酸)、胞外区(185个氨基酸)、跨膜区(23个氨基酸)和胞内区(28个氨基酸)组成,在胞外区存在2个Ig样结构域。猪肺巨噬细胞FcγRⅢ基因的成功克隆,为进一步研究其结构与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5.
北疆沿天山一带复种油葵生态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北疆七个复种油葵品种为材料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1997~1998两年间,油葵分别经受了-3.0℃和-2.6℃的霜冻后,仍能继续灌浆成熟,说明复种油葵对耐低温具有良好的重演性.研究也表明,这种重演性不仅表现在时间上,同时也表现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品种上.  相似文献   
116.
2006年5月上旬新疆石河子棉区低温危害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沙漠增温效应的存在使石河子绿洲等成为我国最北的植棉区,现代科技的"矮、密、早、膜"模式又提升了棉区的地位.但如果遇到连续阴雨天气,沙漠增温效应丧失,气温骤降,往往导致棉花冷害.分析了石河子绿洲2006年5月上旬的低温危害现象,提出了相对减轻或避免冷害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7.
新疆玛河流域绿洲农田开垦后土壤环境演变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研究农田开垦后土壤退化特征及演变规律。【方法】以玛纳斯河流域绿洲为例,利用定位试验、空间替代法及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分析冲积扇下部绿洲农田开垦后土壤环境的变化过程。【结果】随开垦年限的增加,农田杂草群落由耐盐性多年生植被演替为1年生植被,演替序列主要集中在6~8年,而后进入平稳阶段。土壤耕层总盐变化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土壤养分表现为相反变化。主成分分析表明,农田开垦后土壤质量总体表现为良性发展而后开始退化,在开垦10年土壤整体质量状况趋向最大,而后综合评价值转为负值。【结论】可将10~15年作为反映该区域土壤质量总体退化的预警期。  相似文献   
118.
开垦对盐渍化弃耕地土壤团聚体含量及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盐渍化弃耕地为对象,研究人为开垦5年后土壤团聚体及其稳定性变化,进而评价开垦对土壤团聚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弃耕地开垦后增加了大团聚体数量;干筛数据表明,开垦前后各土层0.25~0.053 mm粒径团聚体所占比例均最高,占总量的35.50%~47.32%,与其他各粒径差异显著(P0.05);湿筛数据表明,团聚体多在0.053 mm以下,占总量的27.09%~64.50%;干、湿筛数据均表明,开垦后0~5 cm,5~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大于0.25 mm团聚体所占的比例(R0.25)、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较弃耕地均有显著提高,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弃耕地开垦后各土层土壤的分形维数(D)较开垦前均有所降低,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分形维数(D)值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表明开垦后土壤团粒结构变好,稳定性增强,尤其是在0~20 cm土层表现更为明显。干旱区盐渍化弃耕地人工开垦结合合理的管理措施,有利于土壤大团聚体的增加和土壤结构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9.
120.
通过研究不同化肥减量配施有机液体肥对加工番茄生长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化肥减量配施有机液体肥的可行性及作物种植中的减肥增效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采用微区控制试验,设置了5个处理,空白对照NF、单施化肥CF100、化肥全量配施有机液体肥CF100SW、化肥减量10%配施有机液体肥CF90SW、化肥减量20%配施有机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