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1篇
综合类   58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6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营养水平对PRKAG3基因表达量及对肉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挑选70kg左右的DLY猪12头,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高、低2种水平的日粮,高营养水平为DE13.81MJ/kg、CP14%,低营养水平为DE12.55MJ/kg、CP11%。体重达到100kg左右时屠宰,测定胴体性状、肉质性状和PRKAG3基因表达量。以探讨营养水平对PRKAG3基因表达量及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营养水平有促进PRKAG3基因表达的趋势(P〉0.05);高营养水平有提高屠宰率、瘦肉量、瘦肉率、眼肌面积、L值、a值和b值的趋势(P〉0.05),但滴水损失显著低于低营养水平(P〈0.05);营养水平对PRKAG3基因表达量有一定的影响。猪PRKAG3基因表达量与瘦肉率、眼肌面积、a值、b值和滴水损失呈正相关,但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与pH2呈显著负相关(P〈0.05)。这表明营养水平对PRKAG3基因表达量有一定的影响,进而可影响肉质。  相似文献   
52.
将28d断奶、圆环病毒(PVC2)抗体阴性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54头,平均分为6组,每组9头,单笼饲养。试验第1天全部猪口鼻接种圆环病毒,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生物素0、0.10、0.20、0.30、0.40mg/kg和0.50mg/kg,以确定PCV2攻击下,仔猪饲粮生物素添加水平对细胞免疫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生物素0.30mg/kg,仔猪外周血E总花环形成率和T淋巴细胞转化率较高,并可促进外周淋巴器官维持正常形态、提高胸腺生长指数;添加0.50mg/kg提高生产性能的效果最佳。由本试验可得出,添加生物素可促进仔猪淋巴器官生长和细胞免疫反应并能提高生产性能,以添加0.30mg/kg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3.
本试验通过肉鸡代谢试验考察木聚糖酶对玉米、小麦、麦麸和米糠的养分利用率和表观代谢能(AME)值的影响,确定木聚糖酶与不同能量饲料的定量关系.试验包括4个单因子试验,分别用玉米、小麦、麦麸、米糠进行代谢试验,每种饲料设5个处理,添加不同水平木聚糖酶,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玉米,当木聚糖酶添加水平为1 500 IU/kg时,与对照组相比,干物质利用率提高了0.93%(P<0.05).对于小麦,木聚糖酶水平为3 000 IU/kg时,干物质、能量和蛋白质利用率提高幅度最大,分别提高了7.02%(P<0.01)、6.78%(P<0.01)和22.31%(P<0.05).对于麦麸,在木聚糖酶为6 000 IU/kg时,干物质和能量利用率提高幅度最大,分别提高10.14%和14.73%(P<0.01);在木聚糖酶为4 000 IU/kg时,蛋白质利用率提高157.31%(P<0.01).对于米糠,在酶水平为1 500 IU/kg时,米糠的蛋白质利用率提高了27.92%(P<0.05).适宜水平的木聚糖酶显著提高了小麦、麦麸的AME值.结果表明,玉米、小麦、麦麸、米糠中每克总木聚糖的适宜木聚糖酶添加量分别为35.38、27.01、30.21和18.27 IU,每克水溶性木聚糖的适宜木聚糖酶添加量分别为1 250、273.56、753.33和937.5 IU.  相似文献   
54.
品种和体重对猪肌肉生长抑制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研究猪的体重和品种对其背最长肌的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对猪100kg时的胴体性状与肌肉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试验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以β-actin基因为内标,研究不同体重(20、50和100kg)和品种(汉普夏猪和长白×撒坝猪)对猪背最长肌的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表达的影响,同时考察试验猪在100kg时的胴体肉质指标。结果表明:①猪背最长肌中肌肉生长抑制素的表达随体重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P>0.05);②相同体重条件下长撒猪背最长肌中肌肉生长抑制素表达均显著高于汉普夏猪(P<0.05),其中20kg时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③肌肉生长抑制素的表达与瘦肉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与背膘厚则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滴水损失和肌内脂肪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猪背最长肌的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的表达量随体重增加而提高,品种间差异显著,并且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的表达与瘦肉率、背膘厚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5.
乳铁蛋白及其活性肽的营养生理作用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乳铁蛋白(LF)是一种多功能的糖蛋白,乳铁蛋白活性多肽(Lfcin)是从LF上被胃蛋白酶水解下来的25个氨基酸残基的小肽。文中阐述了乳铁蛋白及其活性多肽的结构,介绍了乳铁蛋白及其活性多肽的主要生理作用:抗菌、抑菌、抗病毒、抗氧化,调节机体的免疫和提高肠道对铁离子的吸收等作用。根据乳铁蛋白制备的研究进展,讨论了乳铁蛋白及其活性多肽在乳、食品和动物生产中作为添加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6.
选用15头体重为35kg左右的长大二元杂交猪,考查饲喂褪黑激素(MT)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饲料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设两个水平MT添加组[低MT组1·5mg/(kg·d),高MT组3·0mg/(kg·d)]和1个对照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结果为,高MT组猪平均日增重和日采食量比对照组分别下降11·31%(P<0·01)和13·53%(P<0·01),料肉比(F/G)有下降趋势,但差异还未达到显著水平。低MT组日增重和采食量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但饲料转化率显著提高,料肉比(F/G)较对照组下降了5·85%(P<0·05)。与对照组相比,两个MT水平组对饲料消化能和总有机养分表观消化率均没有显著影响,而降低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其中高MT组比对照组降低了6·19(P<0·05),低MT组比对照组降低了5·27%(P=0·056)。高MT组降低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而低MT组则提高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高MT组与低MT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本试验表明,饲喂低水平的MT可提高生长猪的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57.
试验旨在研究育雏期饲粮中添加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EF)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对育雏育成期蛋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选用528只1日龄罗曼粉蛋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2只鸡,分别为对照组(基础饲粮)、EF组(基础饲粮+200 mg/kg EF,4×105CFU/g)、BS组(基础饲粮+200mg/kgBS,6×106CFU/g)、EF+BS组(基础饲粮+200 mg/kg EF+200 mg/kg BS)。试验期20周,育雏期(1~8周)饲喂试验饲料,育成期(9~20周)饲喂基础饲粮。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BS组育成期蛋鸡体重提高(P<0.05),试验全期耗料增重比降低(P<0.05),EF组、EF+BS组对蛋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EF组、EF+BS组育成期血清中雌二醇、促卵泡素和孕酮含量提高(P<0.05),EF组、BS组血清中抗缪勒管激素含量提高(P<0.05);EF组育雏期和育成期血清中IgM含量提高...  相似文献   
58.
本试验采用2×7因子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旨在研究磷源[磷酸一二钙(MDCP)和磷酸氢钙(DCP)]及非植酸磷(NPP)添加水平(0、0.05%、0.10%、0.15%、0.20%、0.25%和0.30%)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壳质量的影响,试验共1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选取1 170只25周龄罗曼...  相似文献   
59.
为创建新型的小麦基因体系,并为性状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利用远缘杂交、多倍体育种和电离辐射三结合的育种方法,进行了37 a的小麦超亲遗传及新种质创育工作。结果表明,三结合育种后代品系的染色体数量变异和结构变异幅度大,趋向双亲性状类型的分离较少而超亲遗传突出,后代种质分离持续时间长,不少具有较好的综合性状,籽粒产量和品质较常规育种后代显著提高。研究证明,三结合育种方法既克服了单纯的远缘杂交、多倍体育种或辐射育种方法的缺点,又综合了它们的优点,为丰富小麦种质资源和提高小麦育种效率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0.
四川、山东、河北省鸡蛋中重金属Cd、Cr、Pb的溯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我国四川、山东、河北省(京津冀)鸡蛋3种重金属的含量和来源。【方法】采集四川、山东、河北省(京津冀)67个养殖场蛋鸡配合饲料(槽料)、蛋鸡饮用水、鸡蛋、环境水、环境土壤各268份,测定其中的Cd、Cr、Pb含量。【结果】我国四川、山东、河北(京津冀)地区的蛋鸡养殖场鸡蛋中Cd的检出率分别为72.06%、92.31%、100%,Cr、Pb的检出率均达到100%。鸡蛋中Cd、Cr、Pb平均含量分别为:四川省:19.90×10-3、0.24、98.23×10-3 mg/kg;山东省:19.15×10-3、0.35、96.25×10-3mg/kg;河北省:21.22×10-3、0.42、71.93×10-3 mg/kg,3种元素含量均未超过GB 2762-2017和GB 2748-2003标准。三省鸡蛋中Cd、Cr、Pb含量与蛋鸡配合饲料中3种元素含量均呈显著相关(P0.05),与蛋鸡饮用水呈正相关。山东和河北省鸡蛋中3种重金属含量与养殖场周边环境水和土壤呈正相关。蛋鸡配合饲料是鸡蛋中Cd、Cr、Pb的主要来源,其次是蛋鸡饮用水、土壤和环境水。【结论】三省受检鸡蛋中Cd、Cr、Pb均未超标,鸡蛋中3种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为蛋鸡配合饲料,其次是饮用水、土壤和环境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