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2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61篇
林业   241篇
农学   69篇
基础科学   58篇
  89篇
综合类   556篇
农作物   86篇
水产渔业   72篇
畜牧兽医   353篇
园艺   111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51.
应用模拟酸雨溶液喷洒法和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深山含笑幼苗在不同pH值(2.0,3.0,4.0,5.6(对照))的酸雨溶液胁迫下的生长情况(叶面积、苗高、根长等)和叶片解剖结构变化。结果表明:pH<3.0的酸雨溶液严重抑制幼苗的生长,植株出现明显的伤害症状,大量的苗木出现死亡;显微结构观察显示,叶表皮及叶肉细胞结构均受损或坏死。与对照相比,pH≥3.0的酸雨溶液处理对苗木的伤害较轻,可见性伤害症状不明显,显微观察结果显示仅表皮细胞受损。从生长指标来看,pH≥3.0的酸雨溶液对苗木生长有促进作用,呈正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952.
提出了编制林分出材率表的原理和方法,应用直径分布模型、相对树高曲线模型和削度方程,编制了福建柏人工林林分出材率表.  相似文献   
953.
通过调查 ,对大兴安岭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发展规划等进行了分析评价 ,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954.
湖北省森林害虫生物防治研究是从1956年开始的,七十年代以后进行全而推广应用。全省马尾松毛虫面积,1973年高达56万公顷。数十年来,对马尾松毛虫坚持以改造林分结构、封山育林等营林措施为基础,以白僵菌、青虫菌(苏云金杆菌),赤眼峰等为主导的综合防治。使为害面积下降为20万公顷左右,每年减少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并首次运用白僵菌、青虫菌六号液剂和插条堵孔法大面积防治杨树蛀干害虫获得成功,为全省杨树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55.
杉木拟赤杨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从林冠层、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及土壤层5个层次对不同混交比例的杉木拟赤杨混交林涵养水源功能的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涵养水源功能主要体现在调节降寸分配和增加林地蓄水能力上。不同比例混交林持水量大小排序为:1:1行间混交林〉3:1带状混交林〉1:1株间混交林〉杉木纯林。林分不同层次的持水量表现为土壤层〉林冠层〉灌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杉木拟赤杨混交林具有比杉木纯林更好的涵养水源功能。  相似文献   
956.
甲型流感病毒危害动物和人类健康,其亚型多、突变率高、易发生重配,因此对其进行检测及流行毒株基因分析尤为重要。为解决传统方法进行大量甲型流感病毒序列分型和分析时存在的费工耗时、人为错误多等问题,结合实际工作需要,使用Perl语言建立了一套lunix系统下的甲型流感病毒快速分型与分析软件,并试用其对Gen Bank中所有宿主为鸭的甲型流感病毒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软件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序列的分析、分型和遗传进化研究,可用于甲型流感病毒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957.
为研究弓形虫环核苷酸依赖性蛋白激酶(PKAR)基因在Vero细胞内的定位情况,本研究构建弓形虫TgPKAR-RFP-C2真核表达质粒,并将其真核转染至Vero细胞内。试验中利用PKAR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反转录获得的cDNA模板进行PCR扩增,成功获得目的片段,并构建克隆质粒pMD-PKAR。经BglⅡ和HindⅢ双酶切后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KAR-RFP-C2,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其导至Vero细胞内,利用Leica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KAR基因在Vero细胞内的表达情况及其定位。结果显示,成功获得了PKAR基因,与GenBank公布的基因序列相似性为100%,并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质粒及在Vero细胞内表达。Western blot试验成功检测到目的条带;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PKAR基因主要在Vero细胞的细胞质中呈点状表达。结果为进一步研究PKAR基因生物学功能及核酸疫苗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58.
2018年5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南部地区发病散养鸡中检测到新城疫病毒强毒株。这是美国自2003年以来,首次出现新城疫病毒强毒株感染的报道。该病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截至2019年5月24日,美国农业部已在加利福尼亚州、犹他州和亚利桑那州共确诊新城疫疫情425起,其中加利福尼亚州423起,犹他州、亚利桑那州各1起。病原学分析显示,此次流行的新城疫病毒属于基因Vb亚型。初步遗传分析表明,本次疫情暴发为单点传入并造成二次扩散,但病毒暴发的起源仍未确定。病例对照研究表明,禽群数量大小、观赏鸟、禽群中公鸡高占比、与野鸟接触等是病毒感染的风险因素。美国政府已采取包括限制移动易感动物、扑杀暴露动物、提升饲养场生物安全水平、避免家禽与野禽接触以及家禽与其他传染源接触、加强监测筛查和流行病学跟踪支持等等一系列举措来控制新城疫疫情的传播。但该病毒仍具有持续性威胁,或有进一步传播的可能,对于该疫病的防控和监测工作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959.
霉草科Triuridaceae——广东省分布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广东省霉草科Triuridaceae 1种分布新记录——大柱霉草Sciaphila megastyla Fukuyama et Suzuki.  相似文献   
960.
低温冷藏对卷蛾分索赤眼蜂繁群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冷藏赤眼蜂的羽化率、雌蜂寄生卵量、雌蜂的寿命以及实验种群趋势指数四方面,用生命表技术系统地评价了低温冷藏对卷蛾分索赤眼蜂繁群品质的影响.种群趋势指数的引入,更为全面和客观地表达了低温对赤眼蜂繁群品质的影响.综合各虫态的赤眼蜂对低温的反应,卷蛾分索赤眼蜂对低温比较敏感,特别是处于卵期和蛹期的赤眼蜂对低温的反应更为敏感,其羽化率、寄生能力及寿命都受到明显削弱,冷藏3d后其种群趋势指数值就降至1以下,而老熟幼虫期的赤眼蜂所受影响相对较小,是进行短期(6~9d)冷藏的适用虫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