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2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88篇
林业   191篇
农学   110篇
基础科学   89篇
  141篇
综合类   922篇
农作物   125篇
水产渔业   73篇
畜牧兽医   535篇
园艺   132篇
植物保护   5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河南省野生竹类种质资源分布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优良的竹类种质资源对竹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野生竹类种质资源蕴含着多种具有潜在育种价值的基因资源,是培育优良竹子新品种不可或缺的资源。通过对河南省境内的野生竹类植物进行全面调查,结果发现,河南野生竹类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信阳、南阳和洛阳等地区的山地及丘陵地区,海拔在20~2 000 m;共计4属20种,其中刚竹属植物占13种(含种下等级4个),箬竹属植物4种,箭竹属植物2种,茶竿竹属植物1种。本研究对于河南野生竹类资源的有效保护、引种栽培、育种及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92.
<正>通过对一些技术的调整能够对当下林业工程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将其抗旱造林技术进行调整会极大提升林木的成活率,以此改善地球当下的环境。基于此,本文将会对其技术之中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以此提出相应的策略,保证该技术的有效性。最近几年我们国家林业面积在不断上升(见图1),但是在我们国家的地质灾害之中水土流失仍是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为了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防止土壤荒漠化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种树。但是在已经水土流失的地区种树是非常困难的,往往  相似文献   
893.
为了研究不同播种时期和不同喷肥次数对洋葱幼苗生长的影响,以自交多年的黄皮1号洋葱为试材,试验设置A1(9月1日)、A2(9月6日)、A3(9月12日)、A4(9月18日)4个播种时期及B1(0次肥)、B2(5次肥)、B3(10次肥)、B4(15次肥)4个喷肥次数,待洋葱出苗后,分别测定各处理洋葱幼苗的出苗率、壮苗率、株高和假茎粗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时间的推迟,洋葱出苗率先升高后降低且于A2处理最高,株高和假茎粗均显著下降(P0.05);随着喷肥次数的增加,洋葱出苗率下降,而株高和假茎粗先升后降且于B2处理最高;播种时间和喷肥次数对洋葱幼苗株高和假茎粗的影响存在交互效应(P0.01),株高和假茎粗均于A1B2处理最高。但洋葱苗在定植时植株大小应符合壮苗标准(株高在20~25 cm,假茎粗在6~9 mm),仅A2B1、A2B4、A3B1、A3B2、A3B3组在参考范围内,且其壮苗率均高于25%。综合出苗率、株高、假茎粗和壮苗率及投入等因素,A2B1及A3B1具有较高的出苗率和壮苗率、较适宜的移栽株高和假茎粗,即以9月6—12日播种不喷肥作为秋季洋葱穴盘育苗的参考。  相似文献   
894.
以醉美人(Graptopetalum amethystinum)、月光女神(Echeveria Moon Gad varnish)、特玉莲(Echeveria runyonii‘Topsy Turvy’)和乙女心(Sedum pachyphyllum Rose)4种景天科多肉植物为试材,采用叶喷的方法,探究不同浓度6-BA(0,5,10,20,30,50 mg·L~(-1))对4种多肉叶插苗成活的影响,统计并计算生根率、出芽率和成活率,筛选最适6-BA浓度。结果表明,随着6-BA浓度的增加,醉美人和乙女心的生根率、出芽率和成活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醉美人的3项指标均以10 mg·L~(-1)浓度处理最高,分别为93.33%,86.30%和82.96%,乙女心则分别以10,20和10 mg·L~(-1)浓度处理最高,分别为92.70%,100%和71.17%;月光女神和特玉莲的生根率和成活率均呈下降趋势,出芽率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二者均于20 mg·L~(-1)浓度处理最高,分别为92.86%和98.58%。综合而言,4个多肉品种中,适宜浓度的6-BA可用于醉美人叶插成活,以10 mg·L~(-1)为宜,而在其他3个品种中的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895.
为研究不同播期和定植前植株大小对洋葱抽薹率及产量的影响,以自交多年的黄皮1号洋葱为试材,试验设置9月1日、6日、12日、18日4个播种时期及标准苗(假茎粗4~9 mm)、剥开鳞茎(假茎粗7~9 mm)、不剥鳞茎(假茎粗9~15 mm)3个植株大小,分别测定各处理抽薹率和产量指标。结果表明,9月1日播种的洋葱苗抽薹率最高,为47.03%;9月12日、18日播种的洋葱苗抽薹率较低,分别为4.17%和0。不剥鳞茎的处理抽薹率最高,为41.40%;标准苗的抽薹率最低,为8.07%。12日播种的洋葱苗产量较高,为86 292.0 kg/hm2,植株假茎粗为标准(4~9 mm)的产量最高,为84 103.5 kg/hm2。综合考虑,选在9月6—12日播种、洋葱苗假茎粗4~9 mm时定植,可降低洋葱抽薹率,提高后期产量。  相似文献   
896.
为了提升湖羊群体品质,突显品种特性,本研究将湖羊繁殖与生长性状作为选育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品系繁育。利用品系繁育法,通过体型外貌、体重、体尺及生产性能等指标,确定出符合标准系祖的湖羊4头,成年公羊体重120 kg以上。按照表型特征组群,通过体型外貌、体重、体尺及生产性能测定,结合绵羊多羔主效基因FecB分子辅助检测,选育建立品系基础群,进行群内公、母羊闭锁繁育,使湖羊多羔快长系基础群所具备的品系特点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从而达到品系的逐步完善和成熟,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湖羊肉用多羔快长G2世代新品系群体。  相似文献   
897.
检测和分析了以不同比例添加的小米糠为基质,并以杂木屑、麦麸基质作为对照所栽培的香菇菌种子实体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利用小米糠作为培养基质,能够栽培出高蛋白的香菇,并且随着小米糠添加比例的提升,香菇子实体的蛋白质含量随之逐渐增加。本研究为利用小米糠取代传统的麦麸基质培养高品质香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8.
硒与黄腐酸组配对水稻镉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d污染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用量Se(0.5,1.0 mg/kg)与黄腐酸(0.6,1.2 g/kg)组配对水稻吸收积累镉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以期为Cd污染稻田的安全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单施Se可使土壤pH提高0.08~0.23个单位,土壤CaCl_2提取态Cd含量降低8.6%~20.9%,水稻地上部各器官Cd含量显著降低29.4%~39.5%,单施Se能有效降低水稻吸收Cd,并阻控Cd向地上部以及籽实中的转运。单施黄腐酸能显著降低土壤pH,但对土壤CaCl_2—Cd含量、水稻各器官Cd和Se含量(除低量黄腐酸处理叶片和糙米Cd含量外)及水稻各器官Cd的分配无显著影响。Se与黄腐酸组配对土壤pH的影响取决于二者的用量,黄腐酸与高量Se组配处理显著降低CaCl_2提取态Cd 16.5%~21.9%。Se与黄腐酸组配处理能显著减少水稻Cd的吸收及向地上部和籽粒的转运,更为有效地降低稻米Cd含量,高量Se与黄腐酸组配的2个处理与对照相比,稻米Cd含量分别降低38.1%和50.2%。总体来看,施Se能有效降低稻米Cd含量,而Se与黄腐酸配合施用降Cd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99.
温度对南方红壤和水稻土水分特征曲线影响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温度变化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采用高速离心机法测定南方红壤和水稻土在4,12,20,28,36℃温度条件下土体脱湿过程的水分特征曲线,并运用VG模型进行参数提取,探讨了温度对土壤当量孔径分布、非饱和导水率及水分扩散度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水势条件下红壤和水稻土的含水率随温度增加而显著减少(P0.05),表现出4℃12℃20℃28℃36℃的关系,且同一温度下的红壤持水性能显著高于水稻土(P0.05);不同温度处理下红壤和水稻土的非饱和导水率以及水分扩散度均表现出20℃最高、36℃最小的显著差异性(P0.05),这表明土壤在20℃时的导水能力和入渗能力相对最佳,且同一温度下红壤的非饱和导水率和水分扩散度均低于水稻土;红壤和水稻土的饱和含水率θ_s、进气值相关参数α、形状系数n均随温度增加而缓慢减小,拟合参数随温度变化而差异显著(P0.05),这说明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对温度有一定的敏感性。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讨温度对南方土壤持水性能和水分运移机制研究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00.
铜是瘤胃微生物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为研究日粮添加无机铜对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本试验用人工瘤胃模拟装置发酵72h研究添加不同水平铜(0、6、12、18、24和30mg/kg干物质(DM))对体外瘤胃微生物发酵挥发性脂肪酸(VFA)产生量、瘤胃液氨浓度和微生物氮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铜可使发酵液不同时间点氨浓度和总氨产量、有机物发酵率显著提高(p<0.05),而对发酵罐中总微生物氮产量没有影响(p>0.05);与不添加的对照组相比添加铜可使发酵液的总VFA、乙酸、丙酸、丁酸浓度明显增加(p<0.05),但乙酸、丙酸、丁酸摩尔比例没有差异(p>0.05).添加铜明显促进瘤胃有机物的发酵,增加瘤胃VFA产生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