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加工番茄采后果实加工品质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华美87-5’、‘石红206’、‘石红208’3个番茄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番茄红素、可溶性固形物、硬度、pH、还原糖在果实采后5 d内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加工番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3个品种第1 d与第5 d时5个指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3个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建议加工番茄达到成熟后应立即采摘,并在4 d内完成加工.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评价和鉴定古槐树资源、挖掘其优良性状,以2011年收集的山东省临沂、烟台、枣庄、淄博四地市72份古槐树种质为试验材料,对叶片的11个表型性状进行变异系数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研究。结果显示:72份古槐树种质11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1.88%~39.10%,平均变异系数为23.26%,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1个性状有一定的相关性,叶宽与叶面积间的相关性系数为0.884,叶长与叶周长的相关性系数为0.832,叶面积与鲜质量的相关性系数为0.825;11个性状可以综合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5.70%;对72份古槐树种质进行聚类分析,取阀值22.5时可分为3大类。本研究结果为古槐树种质资源保护及创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通过2年对番茄自粉病田间扩展流行动态调查和药剂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番茄白粉病菌首先由中心病株下部叶片向上部作垂直扩散,随后进行水平传播,且顺垄传播快;在甘肃省张掖市一般7月中旬至下旬开始出现,田间蔓延快;环境条件适宜时,从植株上部叶片显症到发病率达91.5%仅需5d。田间防治试验表明,喷药7d后,24%噻呋酰胺悬浮剂12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0倍液、30%苯醚甲环唑&#183;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和62.25%代森锰锌&#183;腈菌唑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效达到最大,依次为83.4%、81.4%、81.3%和68.7%,而喷药10d后40%氟硅唑乳油3个浓度梯度(3000、5000倍液和7000倍液)的药效均达到最高值,依次为72.2%、73.3%和78.5%,表明40%氟硅唑乳油持效期较长,药效稳定。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番茄早疫病菌致病力测定及品种田间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甘肃省河西番茄产区采集了36份番茄早疫病样品,共分离得到7个番茄早疫病分离物.经致病性测定,A1、A3、B和D4个分离物均可致病,且这4个分离物致病菌的分生孢子形态均为倒棍棒形,暗褐色,单生于分生孢子梗顶端,具纵隔膜0~5个,横膈膜5~12个,大小为(67~150.5)μm×(15.5~28.5)μm,喙长为(68.5~180.5)μm×(3.0~4.5)μm,根据其形态学特征鉴定为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EllMart) Sorauer.对39个供试品种(系)的田间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抗病品种(系)7个,.感病品种(系)30个,高抗品种(系)2个,感病材料占所有鉴定品种(系)的82.1%,抗病材料仅占17.9%.  相似文献   
15.
甘肃番茄细菌性斑点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自发病番茄植株上分离获得的菌株,经致病性测定、培养特性、革兰氏染色反应、菌体形态、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生理生化以及寄主范围测定,结果表明:甘肃省张掖市番茄细菌性叶斑病菌为丁香假单胞杆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Okabe) Young,Dye&;Wikie],为此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