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8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猪育种的若干方面在发生着变化,育种的重点已由原来的降低背膘厚、提高生长速度,转变为提高瘦肉组织的生长效率、提高繁殖性能、改良肉质,提高抗逆性、产品的一致性和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在育种目标、性能测定、选择方法与技术手段等方面有了新进展。  相似文献   
92.
普通豆粕配制1种对照日粮,2种不同蛋白质水解度(DH)和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的发酵豆粕(FSM)分别替代全部及50%普通豆粕,配制4种试验日粮.选用60头30~33日龄长×大杂交一代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上述5种日粮.每组12头猪,分3栏,每栏4头猪进行试验.检测仔猪生产性能、腹泻率和血液生化指标进行分析比较,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FSM替代普通豆粕用于断奶仔猪日粮可提高日增质量(9.9%~58%)和采食量(3.6%~32.2%),降低料重比(8.3%~16.1%)和腹泻率(13.3%~77.9%);提高血清白球比(5.42%~42.62%),降低免疫球蛋白G(IgG)(0.77%~3.99%);仔猪生产性能受到FSM DH和TVBN含量二者的共同影响,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二次函数曲线趋势.  相似文献   
93.
对北京及周边地区使用的大宗饲料原料进行了随机抽样分析。从总体情况看,饲用玉米和饲用小麦麸的营养指标基本符合要求,只是钙和总磷的变异系数较大;饲用豆粕达到二级品标准,但其粗蛋白质的变异系数较大,有掺假现象;饲用棉籽粕仅达到五级品标准;饲用菜籽粕仅达到四级品标准;国产鱼粉达不到三级品标准,且各项营养指标的变异系数较大,有不同程度的掺假现象;进口鱼粉达到一级品标准,质量相对稳定。建议相关客户严把原料质量关,注意其营养水平的同时,还应关注不同批次原料的均匀度,力争将大宗饲料原料的变异系数控制在最低水平,以保证畜禽获得稳定的生产性能和良好的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94.
饲用乳酸菌的主要代谢产物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用乳酸菌及其代谢产物越来越引起动物营养与饲料领域的重视.综述饲用乳酸菌的主要代谢产物及其作用.有机酸、过氧化氢、胞外多糖和细菌素是乳酸菌发酵的主要代谢产物,这些物质可以抑制有害菌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畜禽生长,改善畜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95.
季海峰 《猪业科学》2005,22(9):17-18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selection,MAS)是指在品种选育过程中,借助于分子标记信息对个体进行遗传选择,从而提高选种的准确率和遗传进展。一些理论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不同经济性状,利用分子标记信息,可使育种进展提高2%~60%。尤其是对于产仔数、肉质和抗病性这些按常规育种方法难以改进的经济性状,人们更希望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大幅度提高它们的育种效率。1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主要有三种方案,分别是:1)完全根据分子标记信息来选择,不考虑表型信息。有人认为标记辅助选择不受年龄和性别的限制,可以…  相似文献   
96.
益生菌对动物肠道微生物生态学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益生菌是一种能够扶植正常微生物菌群,颉颃病原菌,把生态失衡调节为生态平衡的活的生物饲料添加剂。作者主要在益生菌对动物肠道微生态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7.
为简化屠宰实验对胴体的分离过程,根据瘦肉率与瘦肉重,骨骼重,皮重及脂肪重间存在的相关关系,配置出一个优化的多元回方程:Y=56.7+0.84X1-1.84X2复相关系数:R=0.9096。在以后的屠宰实验中,瘦肉与骨骼,皮与脂肪可不进行分离,以瘦肉与骨骼的合重和皮与脂肪的合重为两自变量,对DVI系猪的瘦肉率进行估测。  相似文献   
98.
2株不同源罗伊氏乳杆菌生物学特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2种不同源罗伊氏乳酸杆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分析,为乳酸杆菌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从仔猪和北京油鸡盲肠黏膜各分离得到罗伊氏乳杆菌ZLR003和JLR002,对这2株菌的生长曲线、产乳酸能力、抗氧化活性以及抗生素药敏性进行测定。[结果]JLR002生长速度快于ZLR003,其最大OD600nm值(2.237)高于ZLR003(2.026);ZLR003和JLR002最高乳酸产量分别为1.182和1.361 mmol/L;培养24 h后,ZLR003和JLR002细胞破碎液中均能检测到SOD活性,分别为28.2976和11.1655 U/ml;在常用的13种抗生素中,JLR002仅对大环内酯类的阿奇霉素、氨基糖苷类的链霉素和诺氟沙星以及多肽类的杆菌肽产生耐药性,而对于其他9种抗生素均敏感,而ZLR003仅对氨基糖苷类的庆大霉素和其他类的氯霉素敏感,而对于其他11种抗生素均产生耐药性。[结论]来源不同的同种乳酸杆菌,其生物学特性也存在着差异性。  相似文献   
99.
畜禽生产中,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在畜禽产品中极易形成抗生素残留超标的安全隐患,不仅威胁人类健康,也制约着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益生菌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抗生素的有效替代品应用于动物饲料中。但是,有关益生菌制剂发挥益生作用的机理还不是很清楚,而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对有益菌株进行遗传标记,是研究和阐明其在动物体内作用机理的重要技术手段和有效途径之一。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作为新的报告系统,已开始逐渐应用于饲用微生物的动态监测和作用机理研究中,且已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
本试验研究了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猪源发酵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对保育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粪便微生物数量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选择160头保育猪,日龄为(30±2)d,体重为(7.85±0.68)kg,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2%和0.3%的猪源发酵乳酸杆菌制剂,试验期35d。结果显示,添加不同浓度猪源发酵乳酸杆菌对保育猪的各项指标均有改善效果,其中,0.2%发酵乳酸杆菌组的效果最好,与对照组相比,其平均日增重提高8.70%(P<0.05),料重比降低4.62%(P<0.05),日粮中粗蛋白质、钙和总磷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下降(P<0.05),血清中IgG含量提高了8.39%(P<0.05)。因此,在保育猪饲料中添加猪源发酵乳酸杆菌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和生长性能,提高日粮中粗蛋白质、钙和总磷的表观消化率,降低粪便中的大肠杆菌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