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32篇
  19篇
综合类   189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25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番茄生产是现代蔬菜生产的主导产业,因经济价值高,成为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然而番茄生产大多面临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和其他病毒的严重威胁.最新研究发现双链RNA结合蛋白(DRB)在植物RNA干扰(RNAi)抗病毒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究番茄DRB(SlDRB)基因抗TYLCV防御反应,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鉴...  相似文献   
72.
为了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有效利用地方气候资源,为防灾减灾服务,通过大豆分期播种实验,运用数理统计和气候诊断分析方法,研究了辽西地区大豆的适宜播种期。结果表明:辽宁西部地区春播大豆初始日平均气温为12.0℃,适宜日平均气温为15.0~20.0℃;大豆播种至出苗需要≥10.0℃有效积温最低为109.4℃·d;随着日平均气温的升高,出苗速度加快,当日平均气温在20.0℃以上时,大豆出苗速度最快为7d。辽宁西部地区大豆适宜播种期为4月25日至5月10日,最佳播种期为4月27日至5月5日。该研究结果可为合理安排大豆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3.
维生素A是人体不可或缺,且最易缺少的脂溶性化合物。介绍了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及维生素A缺乏症,综述了维生素A对肠道屏障、肠道感染性疾病和孤独谱系障碍儿童的影响,以期为研究维生素A参与机体相关疾病的功能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4.
采用电镜负染技术对长春市某猪场病死仔猪的肠道内容物、肾脏、脾脏、肝脏、肺脏、脑等组织进行了观察.结果在肠道内容物中发现大量副粘病毒,同时在肾脏、肝脏和肺脏中也发现数量不等的副粘病毒,在脾脏和脑组织中未发现病毒粒子.取肾脏为病料,采用同步培养方法接种于PK细胞系进行病毒的分离培养.结果表明,电镜负染技术可对猪感染副粘病毒进行快速诊断,该方法操作程序简便,速度快,从取样到结果判定在1h之内即可完成.细胞分离培养结果证实此病例中的猪副粘病毒可在PK细胞中克隆增殖,并引起细胞典型的病变(CPE).  相似文献   
75.
自然生态空间与碳汇空间高度重合,自然生态空间的保护和修复是固碳能力提升的必然举措.以国家级生态功能区、南岭山区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的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为例,运用MODIS NPP数据、景观格局指数、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县域碳汇空间、县域自然生态空间景观结构格局特征及生态安全格局,进而提出自然生态空间保护方案.结果表明:(1)宁远县固碳能力较强,年固碳量达1 702.77×104 t,但空间分布差异大,最大固碳密度为2.07 kg C/m2,最小固碳密度为0.32 kg C/m2.(2)宁远县生态资源优越,森林资源丰富,受生产建设和石漠化侵蚀等因素影响,生态斑块破碎,生态廊道连通性不够.(3)从保护目标设置、空间布局优化、用途管制、生态保护修复4个方面提出自然生态空间保护方案,符合县域自然生态空间格局的形成和优化,为南岭山区自然生态空间保护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为了原核表达一株牦牛源产气荚膜梭菌Qinghai-1的β2基因及了解其编码蛋白的生物信息。首先利用PCR扩增技术、基因克隆技术构建原核表达质粒并通过高通量测序、双酶切技术、SDS-PAGE检测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表达情况进行鉴定,其次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方法对β2毒素蛋白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蛋白特殊区域、三级结构及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等多方面进行预测分析。原核表达结果显示:牦牛源产气荚膜梭菌β2基因在温度为37℃,IPTG浓度为1.5 mmoL/L,培养时间为8 h~10 h的条件下可得到大小约为28KD的可溶于细胞质的不含信号肽的目的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牦牛源产气荚膜梭菌β2基因大小为798 bp,共编码265个氨基酸,与印度的产气荚膜梭(FR687302.1)的β2毒素基因相似性最高;其分子式为C1392H2136N356O418S11,分子量为30.9 ku,pI=6.04,负电荷(Asp+Glu)残基总数36个,正电荷(Arg+Lys)残基...  相似文献   
77.
78.
<正>2016年,农业部调整了国家强制免疫病种,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继续实施强制免疫。并在2017年的国家强制免疫计划中正式取消了对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强制免疫措施。而后由国家制定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指导意见,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防治  相似文献   
79.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