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1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林业   174篇
农学   150篇
基础科学   201篇
  145篇
综合类   1140篇
农作物   96篇
水产渔业   100篇
畜牧兽医   684篇
园艺   134篇
植物保护   9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目的]为研究油菜植株各部位硒含量和富硒能力的分布特征,为富硒油菜专用肥的研究及低硒地区规模化生产富硒菜籽提供可行性参考。[方法]油菜生长不同时期施用等量有机-无机复混腐植酸硒肥,分别采集根、茎、叶、果皮、果实等不同部位样品,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和固相萃取原子荧光光谱法分别测定总硒、有机硒、无机硒含量,考察油菜植株各部位的富硒能力。[结果]油菜植株各部位富硒能力表现为:总硒含量果实>根、叶>果皮、茎,有机硒果实>叶、果皮>根、茎,始花期施肥时硒含量达到富硒标准。[结论]施用外源腐殖酸硒肥有利于油菜植株各部位硒含量的增加,在始花期施肥时效果最佳,为后续富硒油菜的种植提供参考,选择出芽期施用常规基肥,始花期追施外源腐殖酸硒肥。  相似文献   
132.
以淮麦30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配方的拌种剂处理小麦种子,研究了不同播种方式下不同配方的拌种剂对小麦生长发育和籽粒产量变化的情况,以期为不同播种方式下选用合适配方的拌种剂,结果表明:零共生套播小麦的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较旋耕条播小麦分别提前了11、4、3、3、2 d,生育期比旋耕条播长8 d;在零共生套播模式下,配方1、配方2、配方3处理后的小麦穗粒数较对照分别增加了6.08%、5.47%、3.95%,千粒重较对照分别增加了0.45%、0.45%、0.42%,穗粒重较对照分别增加了6.21%、6.83%、6.21%,有效穗数较对照分别增加了3.69%、4.31%、4.31%,分别增产10.11%、10.76%、10.53%;而在旋耕条播模式下,3种拌种剂处理后的小麦穗粒数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3.36%、11.99%、10.96%,穗粒重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2.06%、12.06%、9.93%,千粒重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03%、4.52%、1.49%,有效穗数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34%、1.67%、1.34%,分别增产11.17%、15.75%、11.06%.因此,拌种剂配方2在零共生套种小麦和旋耕条播小麦生产上都有显著增加小麦产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3.
对腹泻死亡的兔肠道中分离得到的1株疑似病原菌进行鉴定及其耐药基因检测,并对分离菌进行了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分离菌株为奇异变形杆菌,将其命名为T2019.将分离菌株与NCBI中10株已登录的标准菌株进行同源性比对,并用MEGA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证明T2019与多种不同来源的奇异变形杆菌亲源性较近.药敏试验结果以及PCR体外扩增技术对相关耐药基因表型检测结果表明,T2019除对米诺环素和氯霉素表现为敏感,对四环素和多西四环素表现为中介以外,对其他所试抗生素均表现为耐药.检出耐药基因tetB、ant(3")-I、strA和sul2,其他所试耐药基因未检出.这为奇异变形杆菌引起兔疾病诊断及合理使用常规抗生素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4.
对乌苏里拟鲿的繁殖生物学性状做了测定分析,在6月初时体长225-468mm的个体绝对怀卵数2684±1029粒,发现比自然繁殖期中的怀卵数量少,认为可能一些卵细胞增殖或发育尚未达到一定程度而影响怀卵数量.该鱼的卵子为橘黄色,卵径平均2mm,在水温15-17℃时,受精卵需要约96小时以上的胚胎发育,鱼苗出膜.人工繁殖分三个试验组HCG、LHRH-A+HCG和对照组,第一次注射均采用了DOS催熟,分别获得40%、85%、0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5.
欧·亨利凭借出众的写作技巧和独特的创作视角,在美国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他的小说以简洁、朴素的语言,幽默风趣的文笔以及诙谐的叙述手法,生动地刻画了生活在美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人性之美和无奈.他擅长在读者没有任何线索和征兆的情况下,把读者引进他精心设计的陷阱,体验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的意外结局.本文通过赏析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女巫的面包》和《爱情迷幻药》,从细节描写、人物刻画、心理描写、意外结局以及主题等方面,探索这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让读者在惊叹欧·亨利独树一帜的创作手法的同时,再次体验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欧·亨利式的结局.  相似文献   
136.
食品源保鲜剂对凤凰水蜜桃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取直接喷果的方式,观测和比较了两种食品源保鲜剂生姜浸提液和花椒浸提液对白花水蜜桃(Prunus persica)采后保鲜品质的影响,果实处理后装入保鲜袋置于常温条件下(28~30℃),24 h后测量其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花椒浸提液保鲜效果最优,生姜浸提液保鲜效果次之,均好于对照组。而且,这两种方法简便可行,相对安全,因此,对凤凰水蜜桃而言,两种农艺方法均为有效且无污染的生物保鲜剂,特别是花椒浸提液,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7.
针对机械式烟草排种器充种率低、种子损伤率高、清种困难以及小颗粒单粒播种难度大等问题,设计了滚筒式烟草排种器。通过对凸轮瞬间清种性能的分析,设计了凸轮轮廓曲线;通过对充种性能和种子损伤情况的分析,设计了滚筒和料仓相对位置关系。分析表明,凸轮推程阶段采用余弦加速度轮廓曲线、回程采用正弦加速度轮廓曲线时,清种效果较好;当12.4°≤≤45°时,充种率和种子损伤率得到保证。所设计烟草排种器结构简单,综合性能良好,能较好地满足烟草播种要求。  相似文献   
138.
条浒苔海区试栽培及外界因子对藻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2004年1月采自江苏如东海区紫菜栽培架上的条浒苔(Enteromorpha clathrata)为研究材料,经分离纯化培养,用条浒苔藻体放散的孢子进行采苗及其海区栽培。结果表明,条浒苔在江苏和浙江海区均能够栽培,且藻体生长速度很快。在实验室条件下,将条浒苔藻体置于不同温度组(5℃、10℃、15℃、20℃、25℃、30℃)、盐度组(0、4、8、12、16)和光照强度组(15μmol.m-2.s-1、30μmol.m-2.s-1、45μmol.m-2.s-1、60μmol.m-2.s-1),共120个温度-盐度-光强组合中培养,以研究这3个生态因子对条浒苔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温度、盐度和光强对条浒苔的生长影响显著(P<0.05)。条浒苔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适宜盐度为8~12;适宜光照强度在60μmol.m-2.s-1左右。温度、盐度和光照强度三者对条浒苔生长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P<0.05),这三者的最佳组合为温度25℃、盐度12和光强60μmol.m-2.s-1  相似文献   
139.
我所于1991年承担了农业部水产司下达的“盐碱地综合开发养鱼技术研究”课题,历时5年,于1995年结束,并通过专家鉴定。现将试验情况和结果报告如下: 一、试验渔场概况 该项试验安排在我省盐碱状况较为严重,都是建在松嫩平源苏打型盐碱荒地上的,大庆市鱼种试验场、黑鱼泡渔场和采油十厂渔场结合生产进行的。共有鱼池3900亩。三处渔场分别位于大庆市辖区的南北,气候条件见表1。  相似文献   
140.
 基于2001-2010年遥感监测和气象数据,采用CASA(Carnegie Ames StanfordApproach)模型模拟分析新疆地区草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新疆草地植被NPP 空间分布特征受区域水热条件的制约,草地植被大体上由北向南依次出现高山与亚高山草甸、平原草地、草甸、荒漠草地和高山与亚高山草地,其NPP也逐渐由395gC/(m·a)减少到接近0gC/(m·a)。10年间,新疆草地NPP总量平均值为56.47TgC。新疆不同草地类型的NPP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草甸的平均NPP最高,为155.29gC/(m·a);荒漠草地的平均NPP最低,为57.68gC/(m·a);总体表现为草甸> 高山与亚高山草甸> 平原草地> 高山与亚高山草地>荒漠草地;新疆地区草地植被NPP整体水平较低,其中,高山与亚高山草甸、平原草地和草甸属于较低生产力的生态系统;而荒漠草地和高山与亚高山草地则属于最低生产力的生态系统。新疆主要草地植被6-8月NPP 占全年NPP的63.17%。不同草地类型的平均NPP月际变化差异较大,均在7月达峰值。前7个月平均增长速度最快的是高山与亚高山草甸,最慢的是高山与亚高山草地;后5个月平均下降速度最快的是草甸,最慢的是荒漠草地。除草甸呈增长趋势外,其他4种草地类型的平均NPP 总体上表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其中,平原草地的平均NPP下降速率最快。全区草地植被NPP 总量在2007 年达最高值,为60.21TgC/a,最低值出现在2006 年,为53.41TgC/a。草甸是新疆5种草地类型中NPP总量唯一呈逐渐增长的草地类型,而其他4种草地类型均呈下降 趋势,其中平原草地的NPP总量下降速率最快。近10年来,新疆全区草地植被总NPP的年际变化较大,有进一步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