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124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61.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 (双价)、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 三联耐热活疫苗 该疫苗系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这三种病毒分别经细胞培养,收获的感染细胞培养物,以一定比例混合后,加以优选免疫增强剂及最新耐热冻干保护剂,经冷冻干燥制成。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2.
63.
大肠杆菌K88ac—STl—LTB三价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CR技术,从大肠杆菌C83902质粒中扩增出K88ac基因、ST1突变基因和LTB基因,通过分离、纯化、内切酶酶切、连接和转化,构建了合K88ac—ST1—LTB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重组菌株BL2l(DE3)(pXKST3LT5)。经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证实,构建的重组质粒pXKST3LT5中含有K88ac—ST1-LTB融合基因,是基因序列和阅读框架均正确。免疫试验结果表明,K88ac—ST1—LTB融合蛋白能够诱发机体产生抗体,该抗体具有中和天然STl肠毒素毒性的作用。用从IPTG诱导的工程菌中提取的包涵体或经甲醛灭活的工程菌制成抗原免疫小鼠,结果免疫小鼠至少能抵抗2MLD的大肠杆菌强毒株C83902(K88ac,ST^ ,LT^ )的攻击。由此表明,构建的工程菌株BL2l(DE3)(pXKST3LT5)可以作为预防幼畜大肠杆菌性腹泻的基因工程菌苗的候选株。  相似文献   
64.
禽流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5.
断乳猪多系统消耗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drom,PMWS)主要的致病因子为圆环病毒Ⅱ(PCV2),该病有6个基本的临床症状:衰竭或难以茁状成长、呼吸困难、淋巴结肿大、腹泻、苍白和黄疸。由于不清楚确切的发病原因及流行病学,PMWS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英国每年因PMWS损失达2 100万英镑,据来自2002年12月英国动物健康论谈的资料显示,英国每年花费在两种消耗性疾病PMWS、PDNS(猪肾炎皮炎综合征)上的经费约为3 100万英镑。据估计,发生PMWS的农场,每卖1头猪损失大约在10.39英镑。本文将对PMWS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等最新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66.
6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嗜肾型)活疫苗(W93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内发病鸡群中分离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嗜肾型)病毒(NIBV),并培育成弱毒W93株。自1994年,我们对该毒株进行了鉴定和活疫苗的研制,结果证明W93株具有特异性强,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病毒含量不低于10^8.0EID50/0.1ml.通过实验室试验和现场应用证明,具有较高的免疫保护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8.
将鸡新城疫La Sota毒种和嗜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W93毒种分别用生理盐水做适当稀释后,将两种病毒液等量混合,接种于同一SPF鸡胚尿囊腔内。结果表明,HBV、NDV在同一鸡胚内增殖时无互相干扰现象;收获的鸡胚液(La Sota W93)中NDV、IBV的效价分别达到相应单苗水平。  相似文献   
69.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所致的仔猪黄、白痢在我国广大养殖地区流行十分广泛 ,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即使是病愈存活的仔猪 ,其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指标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给养猪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1~ 5] 。我们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大肠杆菌菌毛K88ac抗原基因与肠毒素ST1和LTB 基因融合在一起 ,获得了高效表达K88ac -ST1-LTB 融合蛋白的基因工程菌株 ,所表达的产物[7] ,既保持了K88ac菌毛抗原和LTB肠毒素良好的免疫原性 ,又赋予了ST1的免疫原性 ,同时在构建过程中 ,通过定点突变使ST1丧失了原有生物毒性 ,这…  相似文献   
70.
试论21世纪我国动物生物制品的研究发展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饲养业的持续发展,动物传染病的流行亦随之产生了许多新特点,同时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自然均会影响到动物生物制品的研制和发展,作者就此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