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76篇
农学   55篇
基础科学   37篇
  83篇
综合类   297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216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861.
<正>安徽省岳西县近年来推广应用一套绿色高效的高山茭白栽培技术,填补了夏秋季茭白淡季市场的空缺,每年可带动当地近5万人从事茭白种植,人均增收2800元。茭白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在南方地区广泛栽培。安徽省岳西县是我国传统的高山茭白产区,夏季气候冷凉,可促进茭白孕茭、结茭,提高商品品质,有效解决在低海拔地区高温条件下不孕茭的难题,填补夏秋季茭白淡季市场的空缺。岳西茭白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相似文献   
862.
春甘蓝生产具有占地时间短,技术简单,成本低廉、经济效益高的特点。近年来,栽培面积逐年增加,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春甘蓝生产过程中常出现未熟抽薹现象,给蔬菜生产和种植户造成不同程度损失。根据笔者近年在陕西关中春甘蓝产区实地调查,分析总结出春甘蓝未熟抽薹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供广大菜农参考。  相似文献   
863.
864.
【目的】明确反光膜覆盖对烟叶光合特性及产质量的影响,为反光膜在烟叶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云烟87为材料,以常规栽培为CK,设置反光膜覆盖处理,研究反光膜覆盖对烟叶光合特性、烟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烤烟常规透明地膜揭膜后再覆盖反光膜烟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分别为5.50 mol/(m2s)、3.51 mmol/(m2s)和0.16 mmol/(m2s),分别较CK显著提高90.97%、74.32%和169.05%;胞间CO2浓度为0.16 mol/mol,较CK下降43.90%;4个指标处理与CK均存在显著差异。反光膜覆盖对烟叶产量影响不明显;产值为55 208.17元/hm2,较CK提高2 684.5元/hm2;上等烟比例为48.32%,较CK提高8.16百分点;显著提高烤后烟叶还原糖和总糖含量,中部烟叶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分别为26.3%和29.7%,较CK分别提高8.1百分点和9.2百分点,上部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为21.4%和24.6%,均提高5.0百分点。反光膜覆盖明显降低烤后烟叶的总植物碱含量,中部和上部烟叶总植物碱含量分别为2.25%和2.51%,较CK分别下降0.62百分点和0.54百分点。中部和上部烟叶感官质量得分分别为75.0分和71.6分,较CK分别提高1.2分和0.8分。【结论】烤烟常规透明地膜揭膜后再覆盖反光膜可有效提高烟叶光合能力,并改善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865.
随着烟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通过对现有烟叶指导意见、实施意见等资料,深入分析烟叶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通过专家研讨,提炼出生产计划、布局优化、烟叶质量、生产效益、生产效率5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和24项三级量化指标,明确比重。评价体系通过使用2020年数据对指标进行了证实研究,明晰了各种烟县区高质量发展中的存在的不同,提出建议。该评价体系有助于更好地谋划烟叶生产提供发展思路,为高质量发展制定针对性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6.
867.
王英哲  徐博  张玲  牟书靓  徐安凯 《草地学报》2023,(12):3706-3714
羊草(Leymuschinensis)是禾本科优良牧草,构建羊草“外植体—体细胞胚—分化芽”的高频组培再生体系,为后续遗传转化提供技术支撑并为扩繁育种建立基本体系。本研究以羊草成熟种子为外植体,开展了外植体处理、组培污染率控制、改善愈伤组织生长状态,提高其分化能力等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去稃后并在100 mg·L-1赤霉素(GA3)浸泡24 h,可减少组培内生菌污染和外植体褐化;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添加2.0 mg·L-12,4-D和0.5 mg·L-1 KT的MS培养基,诱导率为83.11%;在添加2.0 mg·L-12,4-D的MS培养基上继代,胚性愈伤诱导率为53.26%;最佳分化培养基为添加1.0 mg·L-16-BA和0.5 mg·L-1 NAA的MS培养基,分化率为84.29%,成苗率达52.86%;不定芽移栽至1/2MS培养基上成活率为100%。利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nter simple sequ...  相似文献   
868.
森林土壤氧化亚氮排放对大气氮沉降增加的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森林土壤N2O来源于土壤氮素的氧化还原反应,硝化、反硝化、硝化细菌反硝化以及化学反硝化是其产生的四个关键过程。当前,氮素富集条件下森林土壤N2O排放存在硝化和反硝化主导作用之争,对大气氮沉降增加的响应模式以及微生物驱动机制尚不清楚。综述了森林土壤N2O来源的稳定性同位素拆分,森林土壤总氮转化和N2O排放对增氮的响应规律,增氮对N2O产生菌群落活性和组成的影响,并指出研究的薄弱环节与未来的研究重点。总体而言,森林土壤N2O排放对大气氮沉降增加的响应呈现非线性,包括初期无明显响应、中期缓慢增加和后期急剧增加三个阶段,取决于森林生态系统"氮饱和"程度。施氮会引起森林土壤有效氮由贫氮向富氮的转变,相应地改变了土壤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群落丰度与组成,进而影响土壤N2O排放。由于森林土壤N2O排放监测、土壤总氮转化和N2O产生菌群落动态研究多为独立进行的,难以阐明微生物功能群与N2O排放之间的耦合关系。未来研究应该有机结合15N-18O标记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准确量化森林土壤N2O的来源,揭示森林土壤N2O排放对增氮的非线性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