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84篇
林业   105篇
农学   78篇
基础科学   55篇
  113篇
综合类   489篇
农作物   78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183篇
园艺   84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为了探究重金属胁迫下生物炭和AM真菌的协同效应,研究了煤矿区污染情况下施用生物炭和接种AM真菌对玉米重金属As含量和土壤有效态As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和接种AM真菌均能够降低玉米重金属As含量,也能够降低土壤有效态As含量。而施用生物炭和接种AM真菌结合对降低玉米重金属As含量和土壤有效态As含量效果最佳。施用生物炭和接种AM真菌复合处理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玉米地上部、根系和土壤有效态As含量74.47%、56.07%、74.22%。该结果可为生物炭和接种AM真菌联合用于玉米安全生产和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2.
北方冬麦区与黄淮北片优良小麦品种(系)耐热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小麦耐热种质资源,在开花后15d开始覆盖塑料大棚,模拟高温胁迫,对来自我国北方冬麦区和黄淮北片主推的53个小麦品种(系)的千粒重热感指数、容重热感指数、几何平均产量进行分析,并以耐热品种TAM107为对照,结合苗期细胞膜热稳定性对参试材料的耐热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三年(2008-2011)试验中,千粒重热感指数均小于1的品种(系)有9个(05CA306、京冬8号、邯6228、衡6632、农大3492、农大3432、济麦19、农大212和衡4399),容重热感指数均小于1的品种(系)有8个(衡观216、农大3492、农大413、京冬8号、山农2149、农大212、衡6632和济麦19)。依据参试品种(系)在3年的几何平均产量及热感指数的结果,农大212、农大3492、京冬8号、济麦19、衡6632、农大413、山农2149和衡观216可作为耐热高产品种(系)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利用细胞膜热稳定性筛选出44个苗期耐热性好的品种(系)。综合细胞膜热稳定性法及田间评价结果,农大212、衡6632、农大3492、济麦19、农大413、山农2149和衡观216为耐热性较好的品种(系)。  相似文献   
183.
营林技术多种多样,有选用抗病虫能力的树种、营造混交林、加强植物检疫工作、保护有害生物天敌、设置隔离带、适时施肥、适时适量间伐等。最为有利的营林技术是生物防治,所以我们应给予生物防治足够的重视。以其他营林技术为基础, 坚持预防为主,以生物防治为工作中心,促进林木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84.
应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法(PXRF,portable X-ray fluorescence)对长三角地区某农田土壤中Cr、Cu、Zn、As和Pb等5种土壤中常见重金属元素进行测定。应用均匀设计实验方法,并结合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法建立整体平均相对标准偏差(5种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的均值)与检测条件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最优检测条件为风干样品、0.125 mm粒径、制样压力3 MPa、检测时间115 s。3组验证实验的预测相对误差小于5%,表明该模型预测能力良好。在该条件下,PXRF对Cr、Cu、Zn、As、Pb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5.0、4.12、3.22、2.22、3.14 mg·kg-1。33个土壤样品的PXRF检测值与ICP-OES检测值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7,7个未知样的预测相对误差全部低于10%,表明在均匀设计法优化得到的最佳检测条件下,PXRF检测结果通过简单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校正后,可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5.
应用室内恒温培养试验研究了释放曲线为抛物线型(L)和S型(S)的包膜控释尿素(L120d和S80d)在4种温度条件下(10、15、25、35℃)的氮素释放规律,并依托SUGIHARA和LOGISTIC模型探明了L120d和S80d氮素释放速率常数。在此基础上通过设施番茄试验,进一步验证了田间条件下控释氮素释放特征及其对番茄的效果影响。结果表明:室内培养条件下L120d和S80d氮素释放速率显著受温度影响,4种温度条件下释放速率常数分别为0.0022~0.0212/d和0.043~0.279/d,释放曲线分别呈现出抛物线型和S型特点。田间设施土壤条件下L120d氮素释放特征与之吻合,S80d释放周期差异达到30天以上,L120d和S80d氮素释放规律迥异。与普通尿素底施加3次追肥相比,施用L120d和S80d控释尿素的番茄产量较等氮量普通尿素(N 200 kg/hm2)和常规施氮量(N 400 kg/hm2)处理分别增加了7.8%、7.2%和5.4%、4.8%;氮素利用率提高了5.5~10.1个百分点;经济效益分别增加22817、13375元/hm2。此研究为控释肥料在设施农业上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6.
悬架衬套作为汽车振动的重要传递部件对于衰减汽车振动有着重要作用,在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中,电机的转矩波动会引起车身的宽频纵向振动,传统的橡胶衬套因在宽频范围内阻尼特性变化不大,无法在特定的频带上产生大阻尼来迅速衰减振动。引入液压衬套可以衰减电动轮悬架中特定频带的转矩波动激励,首先建立了能够准确描述液压衬套力学性能的有限元模型,然后对液压衬套进行了力学性能敏感因素分析,最后根据敏感因素分析结果和振动传递特性对液压衬套进行结构参数设计,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设计液压衬套的橡胶剪切模量、惯性通道横截面积和通道数量等参数,可以显著减小驱动电机转矩波动对车身纵向振动的影响,使车身纵向力振动在0~120 Hz范围内衰减13.4%。  相似文献   
187.
基于ZY1-02C卫星P/MS数据的草原伪步甲灾害遥感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2011年底发射的国产ZY1-02C卫星P/MS数据,探讨遥感监测草原伪步甲(Prosodes dilaticollis Motsch)生物灾害的可行性.[方法]研究区位于新疆玛纳斯和呼图壁两县草场,采用遥感和GIs技术,在遥感影像预处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目标地物的光谱特征进行监督分类,将研究区内草原伪步甲危害区分为严重危害区、轻度危害区和无危害区3类,并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解译总体精度最高达74.2;,Kappa系数为0.78,地面实地验证精度为72;.[结论]国产卫星ZY1-02C的P/MS数据监测草原伪步甲生物灾害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8.
黑龙江省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障碍因素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从投入强度、重复利用、综合效益和持续状态四个方面选取27个指标构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法分析1986-2008年黑龙江省耕地集约利用程度,并通过障碍度模型对影响耕地集约利用的障碍因素进行诊断。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黑龙江省耕地利用集约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1994-1998年表现为波动下降;(2)投入强度是影响黑龙江省耕地集约利用的最大障碍因素,综合效益和持续状态是次要障碍因素,重复利用对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89.
民族地区城市生态游憩空间的居民地方依恋研究是城市地方依恋研究的崭新视角。以鄂尔多斯康巴什为例,采用主因子分析、方差分析等定量方法分析鄂尔多斯市居民对康巴什的生态游憩地方依恋特征,并着重关注蒙古族与汉族居民的生态游憩地方依恋差异,以明晰康巴什生态游憩地方依恋特征成因。康巴什生态游憩地方依恋特征在中国民族地区城市居民中具有良好的普遍性,本研究可为打造令居民认同的民族城市生态游憩空间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0.
转基因水稻恢复系及其F1代Bt蛋白的时空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抗虫水稻恢复系9311(Bt)及其杂交种F1(Bt)为研究材料,以非转基因的9311为阴性对照,利用ELISA方法研究9311(Bt)及F1(Bt)各生育时期可溶性总蛋白和Bt蛋白的时空变化规律,为转Bt基因抗虫水稻的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外源基因的导入没有引起水稻组织中可溶性总蛋白含量的明显变化;9311(Bt)的Bt蛋白表达量在整个生长周期的各个部位均高于相应的F1(Bt)植株;同一植株不同组织器官中Bt蛋白表达量为:叶片跃胚乳跃颖壳及茎秆跃根;同一植株不同发育期叶片Bt蛋白的测定结果整体表现为:营养生长阶段跃生殖生长阶段跃成熟衰老阶段。研究结果为转Bt基因抗虫水稻适宜检测时期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