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07篇
  免费   1632篇
  国内免费   2433篇
林业   1916篇
农学   1623篇
基础科学   1354篇
  2739篇
综合类   12373篇
农作物   2060篇
水产渔业   1076篇
畜牧兽医   3317篇
园艺   1737篇
植物保护   1177篇
  2024年   153篇
  2023年   495篇
  2022年   1155篇
  2021年   1134篇
  2020年   1062篇
  2019年   1063篇
  2018年   723篇
  2017年   1163篇
  2016年   819篇
  2015年   1203篇
  2014年   1355篇
  2013年   1613篇
  2012年   2032篇
  2011年   2053篇
  2010年   1991篇
  2009年   1778篇
  2008年   1733篇
  2007年   1638篇
  2006年   1458篇
  2005年   1175篇
  2004年   757篇
  2003年   501篇
  2002年   559篇
  2001年   558篇
  2000年   500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81.
本试验选用24只3-3.5月龄的波德代(♂)×蒙古羊(♀)和陶赛特(♂6)×蒙古羊(♀)杂交一代羔羊,按2×2×2因子设计,研究了两个营养水平下以高果胶的甜菜粕取代小麦的全混合颗粒饲料对两种羔羊瘤胃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营养水平组的pH值显著高于高营养水平组(P=0.015);食后4 h(P-0.019)、6 h(P=0.009)的pH值在营养水平和饲料间存在互作,高营养水平组,小麦组羔羊的瘤胃液pH高于甜菜粕组,而低营养水平组、甜菜粕组的pH高于小麦组;羊品种对pH值无影响。  相似文献   
82.
试验选择处于热应激条件下的192只35周龄新罗曼褐壳蛋鸡,随机分为6组,分别饲喂添加0.10,20,30,40,50 g/t含铬量为7.410mg/kg的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的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52d。试验结束时随机抽取试验鸡36只(每组6只),取肾上腺称重并制作切片,研究有机铬对热应激蛋鸡肾上腺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试验组肾上腺重量较对照组略有增加;热应激时蛋鸡肾上腺的肾间组织比例增大,肾间组织和嗜铬组织的细胞均有结构受损的现象;补铬使肾间组织比例减小,嗜铬细胞增多,细胞结构完好。  相似文献   
83.
姬松茸菌丝活性肽的分离及其组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次葡聚糖凝胶色谱法从姬松茸菌丝体中提取的肽类物质,初步分离获得肽,继而分析了肽的氨基酸组成和分子量。结果表明,姬松茸菌丝体中的活性肽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是一种具有高F值(22.5)的寡肽,其分子量在1500~30000U之间。  相似文献   
84.
温度对杨树菇栽培性状影响的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温度环境因子对杨树菇生长发育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菌丝体营养生长以 2 5~ 2 7℃为最适。原基分化温度 11~ 16℃ ,子实体发育以 13~ 2 6℃最适 ,不同菌株的最适温度存在差异。通过对日平均气温与杨树菇生产周期和产量、品质的关系试验 ,温度与病害发生关系试验 ,用统计分析方法得出了杨树菇各生理阶段的最适温度范围 ,为杨树菇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了温度环境因子的基础数据和调控依据。  相似文献   
85.
葡萄品种浆果成熟期多样性及归类标准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郑州葡萄圃内260个鲜食和153个酿酒品种的浆果成熟期进行了鉴定评价。在郑州地区,最早熟的葡萄种质材料早莎巴珍珠6月29日生理成熟,果实发育期48d;最晚熟的种质材料大宝10月12日成熟,果实发育期144d,在其间的103d时间里不断有成熟的葡萄品种,表现了丰富的多样性。酿酒葡萄的果实成熟期相对集中,大多数酿酒葡萄品种在8月中旬成熟,7月份和9月份成熟的葡萄品种所占的比例极少。果实发育期≤60d、61~80d、81~100d、101~120d、≥121d的品种次数呈正态分布,果实发育期81~100d的品种占收集品种的53.03%;果实发育期少于60d的极早熟品种和果实发育期多于120d的极晚熟品种所占比例较少。早、中、晚熟品种按照浆果发育期进行归类较为简便。  相似文献   
86.
AIM: To study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chlorophyllin (CHL) inhibiting HT29 cells. METHODS: IC50 value and growth curve of HT29 cells were detected with MTT method. Apoptosis was detected with Wright-Giemsa staining, FCM and DNA electrophoresis. Telomerase was detected by PCR-ELISA, and protein and mRNA expression of COX-2 gene were detected through RT-PCR and Western blot. RESULTS: CHL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HT29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CHL blocked HT29 cells in G1 phase but did not induce apoptosis.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CHL inhibits the expression of telomerase and COX-2 in HT29 cells. CONCLUSION: CHL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HT29 cells by inhibiting the expression of telomerase and COX-2 and blocking cells in G1 phase.  相似文献   
87.
农药酶免疫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酶免疫分析原理提出后,近30年来已获得了巨大的进步,成为农药分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本文对农药酶免疫分析技术的原理和测定程序进行了评述.并总结了近年酶免疫分析在农药领域研究中的应用,最后,对农药酶免疫分析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8.
BsC3-41杀蚊幼制剂对蚊幼虫毒杀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以BsC3- 41杀蚊幼制剂对 3种蚊幼虫进行生物活性测定和野外灭蚊试验 ,结果表明 :该制剂对致乏库蚊CulexfatigansWiedemann的毒杀效果最好、对中华按蚊AnophelessinensisWiedemann次之、对白纹伊蚊AedesalbopictusSkuse的效果较差 ,2 4小时LC50值分别为 0 2 0 2 5 μg/ml、 2 5 363μg/ml和 5 9 730 2 μg/ml。野外水体灭蚊使用 3ml/m2 的浓度防治淡色库蚊效果可达 98 88%~ 1 0 0 0 0 % ,使用 1 0ml/m2 的浓度防治中华按蚊效果可达96 81 %~ 1 0 0 0 0 % ,使用 2 0 0ml/m2 的浓度防治白纹伊蚊效果达到 90 64%以上。  相似文献   
89.
生姜癞皮病的发生危害及病原初步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姜癞皮病在山东7月开始发病,8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盛发期。病株植株矮小、茎细、分枝少,叶色变淡,根茎表皮疣裂,根系腐烂,产量品质降低。病原物为南方根结线虫。砂质土壤、连作重茬、过量施钾肥均可加重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0.
AIM: To investigate whether protein kinase C (PKC) is involved in the proliferation and the telomerase expression in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METHODS: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BEL-7402) were treated with exogenous 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 (PMA, PKC activator) and staurosporine (SP, PKC inhibitor) for 48 hours. The techniques of cell culture and the 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 silver staining in combination with computer image scanning system in vitro were used to observe the variations of the growth and the telomerase expression. RESULTS: The proliferative potential of BEL-7402 cells was decreased by the action of PMA as well as SP, and the telomerase expression was also inhibited by PMA and SP. CONCLUSION: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proliferation of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and the telomerase expression may be related to PK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