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6篇
林业   74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19篇
  50篇
综合类   158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绿豆鼓粒期,选取晴朗无云天气,对不同覆膜方式处理下的绿豆进行光合指标采集,结合成熟期与绿豆产量有关的表型性状,研究不同地膜覆盖方式对绿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能增温、保湿、保持养分、增加光效。用140 cm渗水地膜覆盖处理的绿豆持绿度高,叶片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露地平播(对照),净光合速率高,干物质积累时间长,绿豆产量有明显增加。140 cm渗水地膜覆盖绿豆产量2691 kg/hm2,较露地平播和窄幅地膜处理分别增加了20.9%和6.3%。  相似文献   
72.
目的为研究森林火灾对大气环境中PM2.5的贡献量, 分析不同火环境下地表可燃物排放PM2.5的变化特征, 以期为森林火灾排放颗粒物污染提供依据。方法本实验以帽儿山地区红松人工林地表针叶可燃物为研究对象, 铺设不同可燃物载量和可燃物含水率组合方式的可燃物床层, 基于燃烧风洞实验室进行点烧实验192次, 并利用崂应2050型智能空气/TSP综合采样器定量测量不同风速条件下可燃物燃烧释放烟气中细颗粒污染物(PM2.5)浓度。结果在可燃物载量、可燃物含水率和风速的共同作用下, PM2.5质量浓度值有很大的变化区间, 最小值为166.7μg/m3, 最大值为7516μg/m3。各因子对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差异较明显, 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可燃物载量>风速>可燃物含水率。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 可燃物含水率与PM2.5质量浓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 可燃物载量和风速与PM2.5质量浓度相关关系显著(P<0.05), 且可燃物载量与风速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以双因素模型拟合PM2.5质量浓度预测模型, 可燃物载量和风速共同解释77%的PM2.5质量浓度变差。结论红松针叶燃烧对大气颗粒物污染有明显的贡献作用。PM2.5质量浓度对可燃物含水率、可燃物载量和风速的响应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与可燃物载量和风速呈显著正相关, 与可燃物含水率关系不明显。本研究以可燃物载量和风速为预报因子构建的PM2.5质量浓度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准度, 可以为估算森林火灾排放PM2.5质量浓度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3.
探析红色、黄色、绿色3种不同色系榉树叶色形成的化学机制,为选育、培育榉树优良株系提供理论依据。以秋季转色期叶色表现为红色、黄色、绿色的榉树叶片为材料,分析其叶片的颜色参数及花青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色素含量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叶色与色素组成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秋季叶片转色期,红色系榉树的色相a~*值最高,在10月25日达到最大值,呈现出最佳观赏效果;绿色系榉树a~*值较低,且变化趋势相对平缓;在转色后期,黄色系榉树的b~~*值显著大于红色和绿色系榉树,但其在秋季变色期存在返绿现象。明度L~*值、彩度C~*值与色相b~*值的变化趋势几乎完全一致。不同色系榉树都含有花青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但不同色系榉树3种色素的含量不同。红色系榉树花青素含量百分比最高,为22.1%~44.6%;绿色系榉树的总叶绿素含量最高,为73.0%~80.5%;黄色系榉树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为24.7%~35.4%。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榉树叶片中,花青素和叶绿素含量与榉树的叶片呈色密切相关。其中花青素含量与a~*值呈正相关,与L~*、b~*、C~*呈负相关,说明花青素含量的增加,使叶片红色度增加,同时明度、黄色度和彩度降低;叶绿素含量与L~*、a~*、b~*、C~*均呈负相关,说明叶绿素含量的增加,使叶片的明度、红色度、黄色度以及彩度均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未被引入方程,说明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叶片颜色参数无显著相关性(P0.05)。分析显示,花青素含量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可以使叶片变红;而花青素含量降低,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片将维持绿色;若花青素与叶绿素同时降低,则将使叶片变黄。叶片内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的含量及百分比是榉树呈现红色、黄色、绿色3种不同色系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4.
采用RT-PCR及PCR技术,对广西梧州市7个县(市、区)屠宰场2015—2016年送检的1 304份猪组织样品(肺脏、淋巴结、脾脏)进行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HPRRSV)、猪瘟病毒(CSFV)核酸检测,对7个规模场送检的70份病死猪组织病料样品(肺脏、淋巴结、脾脏)进行HPRRSV、CSFV、伪狂犬病病毒(PRV)、圆环病毒(PCV)核酸检测。采用ELISA技术,对梧州市7个县(市、区)送检的8 572份血清检测猪瘟免疫抗体,对2 066份血清检测猪蓝耳病免疫抗体。结果显示:HPRRSV、CSFV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规模场病死猪组织病料的PRV核酸阳性率为14.3%,PCV为57.1%;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为90.41%,蓝耳病免疫抗体合格率为73.48%。监测结果表明:梧州市流行的生猪高热病主要涉及猪伪狂犬病和猪圆环病毒病2种病毒病;猪蓝耳病和猪瘟的强制免疫,有效控制了该地主要猪病毒性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75.
从东北地区所采集的827份样品中分离鉴定出3属15种捕食线虫真菌,包括节丛孢属(Arthrobot-rys),小掘氏孢属(Drechslerella)和小隔指孢属(Dactylellina)。其中优势种为:少孢节丛孢A.oligospora(13.18%);指状小掘氏孢Dr.dactyloides(4.35%)和椭圆小隔指孢Da.ellipsosporum(3.26%)。对盐碱地中的捕食线虫真菌的调查发现,捕食线虫真菌的种类和数量都随着盐渍化程度的增加而呈减少的趋势,在农田土壤中由于人为干扰的原因捕食线虫真菌的种类也很少。  相似文献   
76.
针对湖泊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依据生态学、旅游学、经济学理论设立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湖泊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由3个层次构成,A层为目标层,B层为项目层,包括生态价值、生态旅游资源价值、资源开发价值、湖泊湿地特色价值4个指标,C层为因素层,由22个指标构成.采用该评价体系对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得分为75.35分,属优良级.与当前兴凯湖国家A从级旅游区的评定结果一致,证实该评价体系可行.  相似文献   
77.
研究了白桦枝干上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的形态,通过形态学比较和鉴定,表明该真菌种为双色黑盘孢,为国内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78.
珠海市是广东省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之一。由于长期的人类活动,珠海市原生森林早已破坏殆尽,现有的山地森林群落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植被。应用样方法,在珠海面积较大、林相结构较完整的森林群落中设置了34个面积400m2的样方,调查和分析了这些山地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和植物多样性特点。研究结果表明,珠海市山地森林群落类型主要有风水林、沟谷林和早期次生林,以风水林和沟谷林的物种多样性较高,它们是珠海市宝贵的森林遗产。珠海市的森林群落以樟科、大戟科和山茶科植物最为丰富,茜草科、桃金娘科和桑科等热带植物种类也比较丰富。珠海市的天然林对维持当地生态平衡和区域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
通过对普通本科院校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深入分析,针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特点,探讨性提出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同步、深入进行改革的详细方案,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实践,为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0.
分析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不足,阐述了构建基于EDA技术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合实际情况,在实验方式、实验内容的设置、实验教材的编写、实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和探索,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表明这些改进措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