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1篇
  免费   529篇
  国内免费   892篇
林业   641篇
农学   747篇
基础科学   561篇
  846篇
综合类   3529篇
农作物   675篇
水产渔业   320篇
畜牧兽医   1080篇
园艺   510篇
植物保护   353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347篇
  2021年   401篇
  2020年   363篇
  2019年   344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404篇
  2016年   288篇
  2015年   423篇
  2014年   403篇
  2013年   469篇
  2012年   673篇
  2011年   575篇
  2010年   566篇
  2009年   523篇
  2008年   464篇
  2007年   414篇
  2006年   361篇
  2005年   281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253篇
  2001年   235篇
  2000年   178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31.
不同生长年限王草的营养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生长第1、2、3年的王草在100cm高度时刈割的营养成分及其体外干物质、有机物降解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年限王草第1年的粗蛋白质显著高于第2、3年(P<0.05),而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显著低于第3年(P<0.05)。干物质、有机物的降解率第1年最高,第3年的最低,但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32.
 选以CO39为背景的水稻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与稻瘟菌生理小种ZC13(菌株97-151a)组成的3类典型非亲和性互作,以亲和性互作为对照,对各互作中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及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完全非亲和性互作C101A51/97-151a、高度非亲和性互作C101L AC/97-151a及中度非亲和性互作C104 PKT/97-151a,POD比活性接种后即开始明显升高,48h前达到高峰,升高趋势一直持续到7d完全显症时,幅度基本与各互作非亲和程度呈正相关;亲和性互作CO39/97-151a接种后40 h POD比活性才开始升高,4~6 d达到高峰,峰值也较大。3类非亲和性互作PAL比活性在接种后0 h或16 h开始较明显升高,整个互作中形成3~4个较明显的峰;亲和性互作中PAL比活性一直明显下降。3类非亲和性互作外切几丁质酶比活性接种后即开始升高,基本一直保持升高趋势,在40 h前幅度较大,并形成1~3个较高的峰;亲和性互作外切几丁质酶比活性接种后即开始大幅度升高直至完全显症,48h后幅度远高于非亲和性互作。3类非亲和性互作β-1,3-葡聚糖酶比活性在24 h内开始较明显升高,在48h前形成2~3个较明显的峰;亲和性互作在接种后β-1,3-葡聚糖酶比活性即开始升高,在48h后显著高于非亲和性互作。讨论了POD、PAL、几丁质酶及β-1,3-葡聚糖酶参与水稻抗稻瘟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3.
25s rRNA 基因部分序列比较在香菇栽培菌种鉴定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目前中国7个主要香菇栽培品种:科,26,939,135,9311,申10和7402和25s rRNA基因中的D1/D2片段进行了DNA序列测定,根据DNA序列测定结果对它们之间的同源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测定的7个香菇栽培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非常近,同源性很高。通过聚类分析,根据香菇之间的亲缘关系,可以将这7个品种分为2类,即苏香,939和9311为一类,26,申10,135和7402为一类。  相似文献   
34.
SSR技术及其在果树上的应用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高志红  章镇  韩振海 《果树学报》2002,19(5):281-285
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技术以其丰富的多态性、共显性遗传、重复性好和操作简便等优点日益受到重视,已成为植物遗传和育种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分子标记。对SSR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作了简要的介绍,较详细地分析了如何获得SSR引物,特别是综述了果树上SSR引物的研究现状,同时将其与其它几种主要的分子标记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SSR标记检测的位点多态性水平明显高于RFLP,而且重复性优于RAPD;着重介绍了SSR技术在果树种质资源和构建果树遗传图谱及基因定位等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指出SSR技术将在果树科研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外源绿原酸对苹果抗病相关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离体培养方法对富士、红星和八棱海棠进行绿原酸处理,研究苹果在外源绿原酸处理下POD、PPO、PAL活性的动态变化以及绿原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富士以0.0001%绿原酸、红星以0.0008%绿原酸、八棱海棠以0.0004%绿原酸处理后,其PAL活性均显著提高,苹果体内也因此而提高了绿原酸水平。  相似文献   
36.
果梅幼树对春施~(15)N-硫铵的吸收与分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俊  章镇  盛炳成  孙其宝 《果树学报》2003,20(4):280-283
以盆栽3年生细叶青梅/毛桃为试材,研究了早春施用~(15)N-(NH_4)_2SO_4条件下,果梅对~(15)N的吸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由于春季土温较低,限制了植株对肥料氮的利用率。在新梢旺长期,植株从肥料氮中吸收的氮素营养主要用于新生器官的建造,且新梢成为~(15)N的主要分配中心,其次即为果实,再其次为细根。至花芽分化期,植株的生长中心已发生转移和分散,但春施氮对促进当年生枝的花芽分化和维持叶片正常光合功能仍有重要作用,此期亦是根系生长的关键时期之一,且与贮氮相比,春施氮更有利于当年新根的萌发和根系的扩大。  相似文献   
37.
山葵(Wasabi japonica)种子发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研究了山葵种子的发芽特性及不同植物激素和化学药剂处理对其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葵种子在15 ℃下发芽率最高,20 ℃次之。6-BA、GA3、BR处理可提高山葵种子发芽率,其中以6-BA处理效果最好。去除种皮可使山葵种子发芽率提高到98%,表明种皮对山葵种子发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8.
本文通过对华北地区有代表性的作物生境,采用人工挂卵的方法,系统调查研究了玉米螟赤眼蜂在17种生境中的分布和种群动态。结果表明,玉米螟赤眼蜂在不同生境中的分布、发生时间和种群数量有所不同,说明其对生境有一定的选择性。玉米螟赤眼蜂自然种群消长有4个峰,其中以春甘薯田的发生时间最长,种群数量最大,最具代表性。这4个峰在春高粱间作菜豆、春花生、平作夏玉米和夏玉米间作直立型绿豆这4种生境中也不同程度地出现。间作豆科作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玉米螟赤眼蜂的寄生率。玉米螟赤眼蜂种群数量年度间变异较大,特别是干旱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9.
营养液浓度及pH值对山葵生长及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0.5、1.0、1.5 倍日本园试营养液3 种浓度(以清水为对照) 和5.4、6.0、6.6、7.2 等4 种pH 值对山葵生长和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营养液1.0 倍和pH 6.0 条件下, 山葵平均根茎鲜质量为42.75 g , 且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40.
日本刀角瓢虫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刀角瓢虫是粉虱类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之一、本文详细地描述了日本刀角瓢虫的形态特征,并附有各虫态的特征图。且对日本刀角瓢虫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观察、以烟粉虱卵为食料,日本刀角瓢虫世代发育历期平均为22.56天,成虫平均寿命为9l94天,平均每雌产卵量为564.8粒:以烟粉虱若虫为食料,日本刀角虫世代发育历期平均为21.70天,成虫平均寿命为81.62天,平均每雌产卵量为650.0粒:瓢虫可捕食烟粉虱的卵、若虫、“蛹”、成虫各虫态,是烟粉虱的有效天敌,具有很好的保护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