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4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34篇
林业   146篇
农学   143篇
基础科学   112篇
  224篇
综合类   368篇
农作物   93篇
水产渔业   73篇
畜牧兽医   162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8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69年   1篇
  1959年   1篇
  1947年   1篇
  1931年   1篇
  1928年   3篇
  1924年   1篇
  19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不同砧木伏令夏橙对土壤pH值的适应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李学柱  罗泽民 《园艺学报》1990,17(4):263-269
本试验研究了紫色土pH值对枳砧、红桔砧和香橙砧伏令夏橙吸收Fe、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橙砧最耐碱;红桔砧其次;枳砧最不耐碱;而耐酸性无大差异。其最适pH依次为6.2、5.7、5.7,pH8时的生长量相当最适pH时的84、50、38%。香橙很有希望在四川作pH>6.5的紫色土柑桔园的砧木。pH4时的生长量依次相当最适pH时的74、71、67%,枳仍是酸性土壤的最优砧木。  相似文献   
72.
肉用仔鸡主要营养、环境因素产量函数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500只印第安河肉鸡生产的主要营养、环境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肉鸡生产函数模型,探讨了印第安河肉鸡日粮中粗蛋白质、代谢能水平及饲养密度等主要营养、环境因素及其相互效应和增重的关系,寻求了肉鸡增重最佳饲养管理措施组合方案和最优化的生产条件,为我国肉鸡生产技术的规范化提供了科学依据。肉鸡生产函数模型。y=2105.57+101.35X_1+42.93X_2-16.68X_3-16.3X_1X_2-99.47X_1~2-54.91X_2~2-51.16X_3~2。各因素对产量贡献大小顺序为粗蛋白质>代谢能>饲养密度。预测56日龄增重达1900克和净收入高于2.20元/只以上时,前期日粮需粗蛋白质21.55~22.37%,代谢能12.199~12.597MJ/kg,饲养密度32.9~34.4只/m~2;后期依次为19.55~19.76%,12.46~12.85MJ/kg,16.7~17.9只/m~2。蛋白质和代谢能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73.
观察小鼠ES-D3细胞在MEF、新生牛睾丸支持细胞(nBTSCs)和新生兔睾丸支持细胞(nRTSCs)饲养层上生长4 d nanog基因的表达水平和生长行为。RT-PCR分析显示,MEF饲养层上培养4d的ES-D3 nanog基因含量高;nBTSC饲养层上培养nanog基因表达较低;而RTSC饲养层上培养nanog基因表达最低。结果显示:不同饲养层上的ES-D3细胞集落形态和培养4d分化程度有差异。在MEF饲养层上的ES-D3细胞培养4d,集落形态仍然很规则,细胞间紧密,集落表面少见大细胞,AKP染色强阳性。在nBTSC饲养层上的ES-D3细胞,集落界限清晰,AKP染色显示,集落大部分细胞呈阳性,少数的细胞集落为弱阳性,可见集落表面分散有较多的大细胞。在nRTSC饲养层上的饲养层上的ES-D3,集落隆起不明显,集落界限不清晰,大部分集落形态不太规则,AKP染色显示集落中部分细胞呈阳性,少数的细胞集落为全阴性,集落表面有较少的大细胞,集落周围有伸出的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74.
油菜蚜虫田间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地控制油菜蚜虫的危害,筛选出可作为油菜蚜虫大田防治的经济、有效、环保的药剂,通过对药剂的安全性测定、田间药效试验以及各种药剂的经济效益分析来验证所选取的药剂对油菜蚜虫的防治效果和应用技术。试验表明:70%吡虫啉WP、5%地蚜灵DP、50%烯啶虫胺SWG、10%氟氯氰菊酯EC、1.8%阿维菌素EC、2.5%高效氯氰菊酯EC等6种药剂对油菜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油菜蚜虫均有一定的防效,其中70%吡虫啉WP、5%地蚜灵DP、50%烯啶虫胺SWG第一次施药后10天防效为89.31%、93.99%和79.18%,而第二次施药后10天防效为89.80%、80.40%和86.35%。各药剂有利于油菜的生长发育,且油菜的经济性状较对照好,通过药剂防治油菜蚜虫,对其经济效益分析可知,6种药剂的投入产出比为1:6.53,其中地蚜灵DP投入产出比达到了1:11.88。5%地蚜灵DP、70%吡虫啉WP、50%烯啶虫胺SWG对油菜蚜虫有较好的防效,且对油菜安全,成本低,可作为油菜蚜虫大田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75.
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加入WTO后农业产业发展面临一个全新的国际环境。论述了发展现代农业的特征、分析了制约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症结因素,并提出了创新农业知识,建立现代农业科技体系,发展农业科技企业与农业产业化,将农业科技推向广度、深度,提高农民素质,培养知识型农民,优化生态系统,倡导持续、标准化农业和重视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等五个方面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76.
利用SSR和SRAP标记分析花椰菜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育优质花椰菜新品种,指导种质资源引进和利用,本研究采用简单重复序(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标记和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标记对38份花椰菜自交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别从48对SSR引物、48对SRAP引物中各筛选出4对有效引物。4对SSR引物扩增的总条带数为47个,多态性条带为39个,平均多态性比率达83.0%;4对SRAP引物扩增的总条带数为86个,多态性条带为51个,平均多态性比率为59.3%,该结果显示花椰菜自交系间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UPGMA聚类分析揭示了花椰菜自交系的熟期与其遗传差异相关。  相似文献   
77.
本文叙述了以太阳能采暖房为主体,利用连炕节柴灶余热作热源、吊炕为散热器的农村住宅采暖技术,它比仅靠太阳能采暖,室温提高3.49℃,12℃的采暖保证率达到90.33%。文中同时给出了该种采暖型式的热工参数设计模型和建筑结构模型。可供其它多种太阳能一常规能源综合采暖参考。  相似文献   
78.
研究了外源Ca2 对盐胁迫下耐盐性不同的两个水稻品种(武育粳3号和IR36)几种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Ca2 供应能有效提高水稻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使之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并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此外,外源Ca2 还增加了抗坏血酸(AsA)的含量,增强了水稻幼苗的根系活力。这表明适量的外源Ca2 供应提高水稻耐盐性的原因之一,在于其增强了植株的活性氧清除能力以及对细胞膜的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79.
常用农药对5种昆虫细胞系的毒力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60年代Grace建立了第一个能够稳定传代的昆虫细胞系以来(Grace,1962),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昆虫细胞培养已在细胞系建立、培养技术和方法、昆虫细胞培养技术的利用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昆虫细胞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农学及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宋德伟等,2004;张佑红等,2006;Maramorosch et al.,1992)。目前,全世界  相似文献   
80.
不同原料制备生物柴油生命周期能耗和排放评价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建立了大豆、油菜籽、光皮树和麻疯树4种原料制生物柴油生命周期能源消耗和排放评价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生命周期能源消耗和排放评价。结果表明:与石化柴油比较,大豆和油菜籽制生物柴油生命周期整体能源消耗与石化柴油基本相当;光皮树和麻疯树制生物柴油的生命周期整体能源消耗比石化柴油低约10%;所有原料制生物柴油生命周期化石能源消耗显著降低,生命周期HC、CO、PM10、SOx和CO2排放降低,NOx排放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