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25篇
  免费   705篇
  国内免费   1519篇
林业   1737篇
农学   2171篇
基础科学   1196篇
  2319篇
综合类   4373篇
农作物   883篇
水产渔业   493篇
畜牧兽医   1916篇
园艺   637篇
植物保护   1024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409篇
  2021年   654篇
  2020年   548篇
  2019年   519篇
  2018年   355篇
  2017年   466篇
  2016年   501篇
  2015年   683篇
  2014年   603篇
  2013年   763篇
  2012年   912篇
  2011年   902篇
  2010年   903篇
  2009年   857篇
  2008年   796篇
  2007年   828篇
  2006年   777篇
  2005年   707篇
  2004年   347篇
  2003年   312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265篇
  2000年   304篇
  1999年   378篇
  1998年   360篇
  1997年   316篇
  1996年   296篇
  1995年   259篇
  1994年   234篇
  1993年   177篇
  1992年   194篇
  1991年   190篇
  1990年   133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98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62年   2篇
  1925年   1篇
  1905年   1篇
  1896年   2篇
  18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我国富铝化土的分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明珠  何园球 《土壤学报》1990,27(2):219-227
当今国内外富铝化土的分类指标多,但系统不一.本文通过71个剖面对地带性分类、数值分类和系统分类的归类比较,得出初步结果如下:1.地带性分类、数值分类和系统分类的依据,标准不一,因此,剖面归类差异主要在土纲、土类两级.其实质是诊断特征、特性并不完全和按照热量风化的成土阶段与富铁铝化强度相吻合.2.地带性分类48个指标通过数值分析确定B层(简称B,下同)染红度(简称Bred)、粘粒SiO2/Al2O3、B0.05-0.005/<0.005、BECEC、A层(简称A,下同)铝离子含量(简称A(Al))、AFeo/Fed等六个有独立意义的分类指标.数值分类与系统分类尽管依据、方式不同,但指标的内在联系使类型归属相一致.这样,后者可从前者吸取诊断特征特性.前者可从后者提炼变量.3.当今土壤分类趋向于属性诊断定量化.地带性不明显的富铝化土更应从国内外分类指标中筛选、吸取有效分类指标,修正系统分类的已有指标,如砖红壤、砖黄壤的BECEC、BCEC值偏低,71个剖面无一符合,这可能与我国季风湿润区砖红壤、砖黄壤有较多的多水高岭有关.对此,国外报道净电荷可能更适用.  相似文献   
952.
以江苏滨海县一植稻土壤为研究对象,在微宇宙培养条件下设置了不同水分处理(最大持水量的30%、60%、90%和淹水2 cm深),研究了硝化作用及硝化微生物对水分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淹水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Eh),但所有处理土壤Eh变化范围为330~500 m V,土壤整体处于氧化态。在每7天向土壤加入10 mg kg-1NH+4-N的连续培养过程中,各个水分处理均观察到明显的NH+4-N降低和NO-3-N累积的现象,60%WHC处理下土壤硝态氮累积最显著和迅速,90%WHC处理次之,随培养时间延长,30%WHC和淹水处理也观察到明显的硝化作用。淹水处理中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的数量显著高于非淹水处理,且淹水处理中AOB在DGGE图谱上的条带更加清晰明亮,而氨氧化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aea,AOA)的群落组成和数量在不同水分处理间无明显变化。表明该土壤中AOB对水分条件变化响应灵敏,是该土壤的硝化作用、尤其是淹水条件下硝化作用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53.
陕西土壤脲酶热力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土壤脲酶动力学参数与温度的关系,借助于经典酶学理论,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陕西水稻土、褐土、土脲酶的热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将整个酶促反应划分为酶-底物复合物形成和分解两个阶段分别计算其热力学函数是可行的,得到了更多酶促反应机理方面的信息;不同土样脲酶复合物形成和分解阶段的温度系数Q10、活化能Ea、活化焓ΔH、活化熵ΔS和活化自由能ΔG有明显差异;土壤脲酶的Q10范围为0.82~2.48;两阶段土壤脲酶除个别处理外Ea、ΔH1、ΔH2、ΔS均大于零,揭示出形成和分解阶段酶促反应的有序性较差,混乱度较大,需要外界提供更多能量来完成酶活性部位与反应物的互补契合以及解离,最终完成酶促反应;形成阶段ΔG1和整个反应的ΔG、ΔH均小于零,表明形成阶段和整个酶促反应为一可自发进行的放热反应,总体上不需要外界能量即可完成;各土样分解阶段的ΔG2均大于零,表明土壤类型、肥力状况等对酶促反应的复合物分解过程的可能性无显著影响,复合物分解是酶促反应的限速步骤。可见得到的热力学参数从多方面共同表征了各土样酶促反应机理上的细微差异。  相似文献   
954.
用活动边界模型精确检测果实表面缺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检测果实表面缺陷中,为解决泼水算法分割出的缺陷区域比实际大的问题,探讨了活动边界模型(ACM)的原理和求解方法,改进了活动边界模型,使ACM在开始收缩时位于目标轮廓外侧,且公式能记忆边界的方向,当存在两个相距较近的缺陷时,ACM会收敛于正确的边界。提出插值算法对得到的不连续边界进行插值,从而得到封闭的缺陷边界, 能准确检测果实表面的缺陷边界。  相似文献   
955.
纳米氧化铁对花生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温室砂培试验研究了纳米氧化铁与有机肥、腐殖酸配合施用对花生生长发育和吸收铁肥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铁能够显著地促进花生的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有机肥和纳米氧化铁配施(OM-Fe)处理,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为2.89mg/g,显著高于柠檬酸铁处理(CT-Fe);纳米氧化铁和有机肥、腐殖酸配施可增强铁在植株体内的移动性,使铁向叶部转移,叶部的含铁量明显增加。纳米氧化铁与有机肥配施(OM-Fe)、纳米氧化铁(Nano-Fe)、纳米氧化铁与腐殖酸配施(HAs-Fe)处理,其植株叶部含铁量分别为218.95mg/kg、207.48mg/kg、206.64mg/kg,均大于柠檬酸铁处理(187.00mg/kg),提高了铁的利用率。此外,纳米Fe2O3还有利于促进花生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和利用。  相似文献   
956.
为了评价土壤供氮能力,除了广泛应用化学浸取法外,也在探索和使用物理化学方法。近几十年来,在古典的电渗析基础上发展起的电超滤法(Electro-ultrafiltration),即EUF法,是其中之受人注目者。用EUF析滤土壤氮素作为供氮指标,已有不少报道,但结果不一,解释各异。  相似文献   
957.
针对塑料大棚清洗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磁力轮式塑料大棚清洗装置。该装置主要由磁力轮式行走机构和毛刷清洗机构组成,其核心部件分别为磁力轮、行走电机、毛刷和清洗电机。工作时,由行走电机驱动磁力轮靠磁力吸附在大棚钢制骨架上行走,并由清洗电机驱动毛刷进行清洗工作。该装置适用于骨架间距1 m的拱形钢架塑料大棚,对大棚跨度和脊高无特殊要求。试验结果与分析表明,在纯自来水和洗涤液条件下,大棚透光率分别从清洗前最低的50.9%和49.0%提高至清洗后最高的88.4%和88.9%,最佳清洗流量分别为1.0和1.2 L/min;磁力轮行走机构最小驱动力69 N,满足行走要求;清洗装置平均工作效率6.6 m2/min;大棚倾角变化时,透光率整体平均提高46.7%,使用效果良好。该研究解决了塑料大棚清洗难题,延长了大棚使用寿命,增加了大棚维护安全性。  相似文献   
958.
利用方式对红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61,自引:2,他引:6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五种利用方式对红壤水性团聚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性团聚体含量:林地>旱地>荒地>茶园>果园。水稳定性团聚体数量以及团聚的水稳定性均与有机质的含量呈正相关。红壤开垦后,有机抽分解加快或补充减少是导致团聚体稳定性下降和水稳定稳定团聚体减少的主要原因。同理,恢复和改良红壤结构性及结构稳定性的关键是增加有机质的投入。  相似文献   
959.
介绍了生物质裂解液化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历史.利用等离子体加热层流炉研究了生物质的快速热挥发特性.介绍了等离子体加热手段用于研究生物质热裂解液化的优点和结果.对于工业示范装置的结构和实验情况进行了说明.特别强调了对于生物油的合理应用问题;阐述了生物质裂解液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60.
15N标记绿肥喂猪后还田的转化和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用15N标记绿肥与无N淀粉配制成饲料喂猪,猪体平均回收饲料15N23.51%;猪粪回收15N23.85%,猪尿回收15N28.76%;饲料绿肥N的总回收率为76.12%。猪粪,尿还田,水稻全株对N的回收分别相当于饲料绿肥N的3.75%和7..25%。其中转化至稻谷的分别为2.51%和4.82%。以经济产品计算,猪体和稻谷共回收饲料绿肥15N30.84%,比15N绿肥与尿素配施还田稻回收的绿肥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