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7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308篇
林业   372篇
农学   404篇
基础科学   319篇
  503篇
综合类   1004篇
农作物   129篇
水产渔业   175篇
畜牧兽医   472篇
园艺   139篇
植物保护   21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46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选用6只小尾寒羊泌乳母羊,通过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比较屠宰试验等手段,研究其蛋白质需要量。结果表明,小尾寒羊泌乳母羊代谢粪氮(MFN)和内源尿氮(EUN)的排出量分别为0.1312和0.13459/kg·W0.75·d。小尾寒羊泌乳期维持可消化粗蛋白需要量为1.51W0.75g/d,每产1kg奶需可消化粗蛋白829。小尾寒羊泌乳母羊的可消化粗蛋色总需要量(RDCP,g/d),可按下式求得:RDCP=1.51W0.75+82MP式中:W0.75——代谢体重,kg;MP——为产奶量,kg。  相似文献   
92.
甘肃省泾川县三元杂交肉牛生长发育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测定并对比研究了德秦黄、德利黄、德西黄、利西黄、利秦黄等三元杂交牛及二元杂交牛初生 ,3月龄、6月龄、1 2月龄、1 8月龄的生长发育指标 ,结果表明 :三元杂交牛比二次杂交牛体尺、体重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初步筛选出适宜泾川养殖习惯的较佳杂交组合。在农户饲养条件下 ,三元杂交初生重 38kg,比二元杂交牛提高 1 2 .8%~ 5 6.6% ;1 8月龄母牛体重 377.8kg,提高 1 5 .2 %~94.1 % ;1日龄~ 1 8月龄日增重 5 2 8.2 g,增长 9.2 %~ 68.7% ;管围提高幅度为 2 4 .1 %~ 32 .3% ;臀围为 1 .7%~ 32 .3% ;体高为 2 .9%~ 1 5 3% ,体斜长为 5 .5 %~ 1 3.9% ,胸围为 1 1 .4%~ 2 0 .5 %。尻长为 5 .1 %~ 1 1 .8% ,腰角宽为 0~ 2 1 .4% ,髋宽为 0~ 3%。适宜的杂交组合为德秦黄、德利黄、德西黄。三元杂交牛 6~ 1 2月龄生长发育受阻 ,主要是饲料营养水平低所致 ,建议从 2月龄开始用优质饲草和配和配合饲料 ,1 8月龄体重达到 40 0 kg以上 ,再经 3个月育肥 ,2 1月龄达到体重 5 0 0 kg的出栏标准。  相似文献   
93.
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发明现行蚕品种转育成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的方法,新育成的蚕品种“雄晓”雄茧为黄荧光,雌茧为紫荧光,判性率100%。茧质成绩:全茧量1.499g,茧层量0.366g,茧层率24.42%,具生产实用性。  相似文献   
94.
选用艾维茵商品代白羽肉鸡120只,随机分成4组,按叶酸添加水平不同分为4个不同处理组,分别为0、0.75、1.5、3.0mg/kg,于35~42日龄用全收粪法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研究叶酸对肉仔鸡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叶酸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饲料养分表观利用率,1.5mg/kg组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有机物和无氮浸出物的表观代谢率最高,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0.33%、19.83%、14.32%、13.89%、6.07%和16.09%,差异显著,而其余各养分的代谢率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5.
奶牛营养平衡与需要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奶牛业的快速发展,奶牛对日粮营养平衡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正确理解奶牛的营养需要对制定营养平衡的日粮配方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从能量、蛋白质、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方面探讨奶牛的适宜营养需要量。  相似文献   
96.
针对目前禽肉品质检测中嫩度测定方法的多元化和检测数据的不可比性,就检测方法、采样方法以及影响检测结果的诸多因素进行一系列对比试验,结果发现熟样比生样检测结果要稳定,取样的准确性和剪切方向对检测结果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7.
酚类物质与蝴蝶兰褐变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个褐化程度不同的蝴蝶兰品种A1 (大白花红心) 、B3 (迷你型白花黄心) 和R4 (深红花红心) 进行了9种酚酸定性定量分析, 并研究了以叶片为外植体的初代培养过程中总酚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绿原酸、邻苯二酚、儿茶酚、咖啡酸及没食子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豆酸可能与蝴蝶兰褐变相关, 苯甲酸对蝴蝶兰褐变影响很小; 在褐变过程中, 总酚含量越高, 褐变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98.
蝴蝶兰组培中pH和温度对外植体褐化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蝴蝶兰R4品种叶片为外植体, 研究不同pH 培养基、培养温度对褐化率、多酚氧化酶( PPO) 活性和总酚含量的影响以及褐化率与PPO、总酚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培养基pH 6.5或培养温度20℃时外植体褐化率最低。在相同温度(25℃) 下, PPO活性、总酚含量高低并不与pH值大小成正比, 且褐化率与PPO无显著相关性, pH 5.0时, 褐化率与总酚含量显著相关; 在相同pH (6.0) 下, 温度越高, 褐化率越高, PPO活性越强, 总酚含量越高, 且20℃下, 褐化率与PPO、总酚含量分别达到极显著、显著相关, 30℃下, 褐化率与总酚含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9.
已报道的膳食纤维测定方法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洗涤剂法和酶法两大类。洗涤剂法操作简单方便,但只能得到不溶性纤维含量;酶法就可以分析出可溶性纤维与不溶性纤维。本研究欲采用酶-重量法测定苦瓜中不溶性及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酶-重量法于20世纪80年代在国外首先发展起来,现已成为AOAC认可的分析方法,在我国也得到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00.
建设河北现代果业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河北果品业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叙述河北现代果业的内涵及特征,提出建设河北现代果业的思路、目标及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