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2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74篇
林业   77篇
农学   74篇
基础科学   26篇
  79篇
综合类   406篇
农作物   80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181篇
园艺   68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北美洲落基山脉纵贯加拿大西南和美国西北部,跨越北极带、寒带和温带高原气候带,是全球著名山脉之一。有奇特的高原地貌、世界最大的冰原、众多冰河、瀑布、高原湖泊、温泉及间歇喷泉等自然景观,以及多种植被、特有动物,每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游客。美国、加拿大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视环保,在落基山脉建立众多国家公园,其中有7处划定为《世界遗产目录》《世界遗产公园》。国家公园重视环保,订立各种保育措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2.
研究了壳聚糖对溶液中腐殖酸的去除效果,探讨反应进行时间、pH值、壳聚糖初始浓度、腐殖酸初始浓度、各金属离子浓度等因素对壳聚糖去除溶液中腐殖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是影响壳聚糖吸附腐殖酸的重要因素,适宜pH值是6;初始吸附过程非常快,壳聚糖的浓度为20mg·L-1,吸附20 min时去除率即达到84.9%。在一定浓度范围内(25~150 mg·L-1),Ca2+、Na+、K+的存在对壳聚糖吸附性能的影响是比较微小的。  相似文献   
43.
为明确施氮量和密度互作对盐碱滩涂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特征的影响,以淮稻5号为试验材料, 设置6个施氮量处理:N0(0 kg·hm-2)、N210(210 kg·hm-2)、N255(255 kg·hm-2)、N300(300 kg·hm-2)、N345(345 kg·hm-2)、N390(390 kg·hm-2),2个移栽密度处理:D1(33.4 万穴·hm-2,12 cm×25 cm)、D2(27.8 万穴·hm-2,12 cm×30 cm),测定了水稻产量及品质形成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N300处理最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呈下降趋势。不同密度间比较,高密度处理的穗数和千粒重高于低密度处理,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呈相反趋势。施氮量与移栽密度组合中,以N300D1处理的产量最高,达7 978.83 kg·hm-2。施氮量的增加提高了稻米的加工品质与营养品质,同时降低了外观品质与蒸煮食味品质。移栽密度的增加提高了稻米的营养品质,但降低了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综合分析认为,施氮量300 kg·hm-2和移栽密度33.4万穴·hm-2, 是盐碱滩涂水稻获得高产优质的栽培措施。本研究结果为盐碱滩涂水稻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4.
  【目的】  以酿酒废弃物(酒糟)为原料热解制备可燃气体和生物炭,研究生物炭对土壤及作物产量的影响,为酒糟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以及合理施用生物炭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比较400°C、480°C和600°C裂解得到的生物炭表面结构,分析其理化性质。在四川泸州设置油菜–高粱轮作田间试验,研究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和化肥与生物炭配施(CF+BC)处理的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状。  【结果】  在480°C热裂解条件下,酒糟生物炭的表面孔隙结构最佳,pH 10.1,阳离子交换较大(33.41 cmol/kg),保蓄了较多的碳、氮、磷、钾,理化性质最优。在CF+BC处理中,田间土壤碳含量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提高,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及有效氮、磷、钾含量显著高于或相似于CF,说明部分生物炭能被微生物利用,促进其生长繁殖,增强土壤酶活,提高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与单施化肥相比,化肥配施生物炭使油菜和高粱产量分别增加9.3%和9.5%,油菜磷和钾的经济效率分别提高15.1%和30.7%。  【结论】  采用480℃低温热裂解制备的酒糟生物炭理化性质优良,与化肥配施有利于提高油菜和高粱产量,改善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状,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5.
通过调查分析广东省紫金县不同茶园土壤养分状况,为茶园土壤施肥管理及茶叶提质增效提供科学依据。对紫金县9个产茶乡镇的不同茶园79 个土壤和67个茶青进行了取样,分别采集茶园0~20 cm土壤和一芽二叶的茶青样品。检测土壤pH、有机质、全N、有效P、速效K、有效Ca、有效Mg、有效S含量及微量元素Cu、Fe、Zn、Mn和B有效态含量等土壤养分指标,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定量测定茶青中的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结果表明:紫金县茶园土壤全部呈酸性,pH值平均为4.84,变异系数为12.94%;有机质含量整体较高,平均为22.23 g/kg,  相似文献   
46.
[目的]比较新川中岛和艳红桃2个桃品种的生物学性状,以期为筛选出适应贵州省气候特点的优良桃树品种提高依据。[方法]连续3年(2011~2013)调查新川中岛、艳红桃2个在当地表现较好的引进桃树品种的物候期、植物学特性、经济性状和抗逆性等内容,并进行比较筛选。[结果]2个桃品种在当地科学管理条件下,从综合比较结果看,新川中岛和艳红桃的树势分别表现为较强和强,枝条萌芽率分别为55.82%和55.81%,成枝率分别为28.39%和23.26%,叶片大小分别为17.1 cm×4.2 cm和19.5 cm ×5.0 cm,花的大小为4.8 cm ×4.7 cm和4.8 cm ×4.9 cm,座果率分别为43.19%和26.66%,成熟期分别为7月中下旬、7月下旬~8月上旬,平均单果重分别为195.5和216.9 g,含糖量分别为13.5%和15.8%,单株产量分别为41.3和43.1 kg,果实可食率分别为94.35%和93.81%,都表现为适应性强。[结论]从综合比较结果看,新川中岛品种表现很好,艳红桃品种表现较好,适合在该地区适量发展。  相似文献   
47.
对江西省16个1年生和10个2年生油茶苗圃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年生和2年生大田嫁接苗的平均合格率分别为48.0%和76.6%;2年生苗的合格率与土壤有机质和水解氮的含量正相关。2年生苗推荐的施肥水平为:土壤全氮0.114%~0.413%、水解氮114.86~132.92 mg/kg、全磷0.047%~0.073%、速效磷32.13~71.59 mg/kg、全钾1.203%~1.274%、速效钾48.08~67.08 mg/kg、有机质2.627%~3.171%。  相似文献   
48.
2009年第16号超强台风于10月6~7日影响海盐县,全县1330hm^2单季晚稻1~2d内突然大面积成片发生青枯现象,其症状表现为叶片内卷萎蔫,呈失水状,青灰色,茎秆干瘪收缩,或齐泥倒伏,谷壳青灰色,成为秕谷,造成损失巨大。经浙江省专家诊断为稻株生理失水所引起的水稻生理性青枯。  相似文献   
49.
对小葱一个种群的38个个体进行染色体计数和核型分析。共发现5种核型,除核型具有多态性外,笔者还发现非整倍体和B染色体。在这一种群中,3个个体的染色体组型是2n=2x=12m+2sm+2st(2SAT),17个个体的染色体组型是2n=2x=14m+2st(2SAT),7个个体的染色体组型是2n=2x=12m+2sm+2st+1B,5个个体的染色体组型是2n=13m+2st(2SAT),6个个体的染色体组型是2n=10m+2m(2SAT)+2sm+1st。并对小葱染色体多态性的成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0.
刘一凡  王赛  常虹  高诗琪  赵颖  冀瑞琴  冯辉 《园艺学报》2017,44(12):2383-2390
芸薹根肿菌严重危害大白菜和其他十字花科作物。由于根肿菌通常以多个生理小种混生状态进行侵染,导致抗病品种的抗性不能持久。以沈阳地区根肿菌为材料,进行了单孢分离技术体系构建,结果表明采取冷冻盒接菌法对两日龄大白菜幼苗进行单孢接种,可将侵染率提高到47.86%;采用基质过渡培养可将大白菜植株成活率提高到67%。利用上述根肿菌单孢分离技术体系对沈阳地区根肿菌进行单孢分离和Williams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沈阳地区根肿菌存在4号、8号、9号、11号生理小种,其中4号生理小种为优势小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