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6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30篇
  44篇
综合类   108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60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6 毫秒
191.
豚草原产于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的索诺兰沙漠地区,是一种全球性的公害植物。20世纪30年代随着货物运输和农产品的进口,豚草开始传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初大多分布在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此后在北京、河南、河北、山东等地也发现大量豚草,目前已扩展蔓延至全国19个省市,是国家环保总局首批公布的16种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农业部于2003年开展外来入侵生物灭毒除害试点行动,辽宁省被列为全国铲除豚草试点行动地区。  相似文献   
192.
李宇楠  赵旭 《现代农业科技》2014,(5):268-268,270
介绍了嫩江县山洪灾害的概况,总结了历年来较大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并对山洪灾害成因进行分析,以期为该县山洪灾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3.
为减缓黑土农田侵蚀退化,提高农田地力。本研究选取典型侵蚀退化黑土地,向土壤中添加木本泥炭和膨润土,利用室内模拟和田间原位观测相结合,进行土壤饱和导水率、导气率和相对气体扩散率以及持水性、有机碳含量和作物产量研究。结果显示:室内条件下添加2%或4%木本泥炭会使饱和导水率分别降低14.3%和增加9.9%、导气率分别增加18.9%和4.1%、相对气体扩散率分别增加15.5%和6.6%、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39.4%和71.5%、盆栽玉米产量分别增加2.0倍和1.9倍;添加1%膨润土会使饱和导水率、导气率和相对气体扩散率分别降低63.2%、55.3%和7.6%,有机碳含量和盆栽玉米产量分别增加1.0%和1.1倍;添加2%或4%木本泥炭和1%膨润土会使饱和导水率分别降低65.8%和73.1%、导气率分别降低33.2%和32.8%、相对气体扩散率分别增加0.2%和降低4.7%、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37.8%和70.6%、盆栽玉米产量分别增加1.9倍和1.5倍。大田中添加木本泥炭会使土壤饱和导水率、相对气体扩散率、有机碳含量和大豆产量分别增加75.0%、32.0%、36.1%和43.2%,土壤导气率降低45.2%;添加膨润土会使土壤饱和导水率、导气率和相对气体扩散率分别降低39.1%、44.4%和44.0%,有机碳含量和大豆产量分别提高3.6%和4.2%,但有机碳含量和大豆产量差异不显著。混合添加木本泥炭和膨润土会使土壤饱和导水率、相对气体扩散率、有机碳含量和大豆产量分别增加134.4%、28.0%、36.0%和26.3%,土壤导气率降低38.2%。添加木本泥炭和膨润土均可提高土壤持水能力,添加膨润土的处理有机碳分解减慢。总之,混合添加效果最好,可提高土壤通气透水性、持水能力、有机碳含量和作物产量,并有助于有机碳累积。  相似文献   
194.
团聚体大小分布对孔隙结构和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团聚体在外部和内部因素影响下发生团聚和破碎过程,形成不同大小分布的团聚体。团聚体大小分布的变化会改变土壤孔隙结构,影响各种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SOC)的周转。选择三种长期施用不同量有机肥的红壤(不施肥,CK;施低量有机肥,LM;施高量有机肥,HM),过不同大小孔径筛(5 mm,S5;2 mm,S2;0.5 mm,S0.5)改变团聚体的大小分布,然后填装土柱(直径2.9 cm、高度4 cm),填装容重为1.3 g·cm-3。利用X射线显微CT(Computed Tomography)成像技术分析土壤的孔隙结构,采用室内培养法测定土壤有机碳矿化量。结果表明,团聚体大小对孔隙结构有极显著的影响。相较于S5和S2处理,S0.5处理土壤的大孔隙度(>16μm)降低了83.0%~93.9%,孔隙连通性降低了95%以上。而S5和S2处理的大孔隙度和孔隙连通性只在HM土...  相似文献   
195.
探究生物有机肥料HZ-24在黄芪道地产区提质增产的效果,为生物有机肥料HZ-24在黄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应用蒙古黄芪为研究材料,设置不施肥(CK)、常规施肥(T)、化肥整体减量20%(J)、化肥整体减量20%+生物有机肥料HZ-24(HZ)4个处理,通过田间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常规化学分析法,研究施用生物有机肥料HZ-24对黄芪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养分以及黄芪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HZ处理与T处理相比对黄芪的产量无显著影响,HZ处理与J处理相比黄芪产量增加7%;HZ处理与CK、T和J处理相比黄芪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分别增加11.92%、9.04%和8.96%,铵态氮分别增加51.37%、16.52%和27.5%,有效磷分别增加44.17%、18.92%和18.20%,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21.88%、26.32%和18.63%;HZ与T处理相比,黄芪根中的甲苷含量提高17.81%、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提高13.28%;HZ与CK处理相比未知菌门(unidentified_Bacteri)占比少60.53%,HZ与T处理相比绿弯菌门(Chloroflexi)占比少14.88%。变形菌门中的Dongia属、Ferruginibacter属、单胞菌属(Arenimonas)、苯基杆菌属(Phenylobacterium)、Bryobacter属、红游动菌属(Rhodoplanes)、鞘脂菌属(Sphingobium)、溶杆菌属(Lysobacter)为HZ处理的优势菌属,因此,施用生物有机肥HZ-24可以显著改变黄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改善黄芪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增加黄芪根际土壤养分,从而提高黄芪品质。  相似文献   
196.
  【目的】  水基聚丙烯酸酯价格低廉、成膜性好,具有作为控释肥料包膜材料的潜力,但其玻璃转化温度低和耐水性差,导致用其制备的包膜控释肥料颗粒容易相互粘连并且养分释放过快。本研究旨在通过改性措施防止水基聚丙烯酸酯包膜控释肥料的粘连,并提升其控释性能。  【方法】  选用易获取且价格低廉的3种改性剂纳米二氧化硅、FeⅢ-单宁酸配合物和十六烷,通过简单的物理混合方式对水基聚丙烯酸酯进行耦合改性。采用动态热机械性能测定了改性前后包膜材料的玻璃转化温度和储能模量,采用接触角仪和水蒸气渗透装置分别测定了包膜的水接触角和水蒸气渗透率,采用静水溶出法测定了控释肥料的养分释放特征。为了更好地比较耦合改性的效果,将未改性的丙烯酸酯 (PA)、纳米二氧化硅单独改性的丙烯酸酯 (PA+Silica)、FeⅢ-单宁酸配合物单独改性的丙烯酸酯 (PA+Fe) 和十六烷单独改性的丙烯酸酯 (PA+HD)作为对照,分析了包膜材料性质改变对控释肥料养分释放特征的影响。  【结果】  耦合改性后包膜的玻璃转化温度提升了4.4℃,?70°C的储能模量提升了72.2%,水接触角提高了22°,水蒸气渗透率降低了13.6%。以上包膜材料性质的改变不但有效防止了控释肥料的粘连,也将其初期溶出率从未改性的38.29%降低到2.04%,控释期从未改性的8天延长到52天,释放模式也从和作物养分需求不匹配的“倒L”型变为和作物养分需求相匹配的“S”型。耦合改性改善包膜肥料粘连现象的原因为耦合改性将包膜材料的玻璃转化温度从20.40℃提升到了24.80℃。相关分析表明,包膜肥料初期溶出率的显著降低主要是因为FeⅢ-单宁酸配合物所降低的水蒸气渗透率和纳米二氧化硅所提高的玻璃转化温度和储能模量,而控释期的延长主要是由于十六烷所带来的水接触角的上升。  【结论】  采用纳米二氧化硅、FeⅢ-单宁酸配合物和十六烷耦合改性水基聚丙烯酸酯后,有效防止了控释肥料的粘连,显著提升了控释性能,并且该改性方式易于应用到工业生产中,是一种可行的水基聚合物包膜材料的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197.
本文从变压器在线监测色谱分析的功能出发,通过对系统数据库的介绍和具体功能的实现介绍,对色谱分析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际经验,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8.
本试验旨在评估饲粮添加黄芪和葡聚糖硫酸钠盐(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刺激对羔羊后肠道发酵和微生物组成的影响。试验分为DSS刺激前和刺激后2个阶段。在第1阶段,选取36头42日龄健康、体重相近(5.2 kg±2.0 kg)的断奶湘东黑山羊,随机分配到对照组(CON,n=16;饲喂基础饲粮)和黄芪组(AP,n=20;饲喂基础饲粮+10 g/(d·头)黄芪根粉),饲喂36 d后(包括7 d预饲期)屠宰(除去第2阶段各组选取的6只羔羊外,剩余的均屠宰),收集盲肠组织和食糜样品用以评估饲粮添加黄芪对羔羊后肠道发酵和微生物组成的影响;第2阶段,在试验第36天,从CON组和AP组中分别随机选取6只羔羊进行DSS刺激(4%体重剂量口服),持续8 d后屠宰,收集盲肠组织和食糜样品用以评估羔羊后肠道发酵和微生物在DSS刺激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与CON组羔羊相比,AP组羔羊盲肠发酵参数及微生物组成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与DSS刺激前羔羊相比,DSS刺激后羔羊盲肠微生物发酵所产生乙酸含量降低,丁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③与DSS刺激前羔羊相比,DSS刺激后羔羊盲肠黏附总细菌(total bacteria)和梭菌XIVa (Clostridium cluster XIVa)数量显著增加(P<0.05),食糜中梭菌XIVa和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含量显著降低(P<0.05);④1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在门水平上,不同处理羔羊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占80%以上,其次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软壁菌门(Tenericutes);不同处理羔羊肠道微生物组成无显著差异(P>0.05);⑤短链脂肪酸浓度与碳水化合物代谢菌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上述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黄芪根粉对羔羊盲肠微生物发酵能力和微生物组成无显著影响,DSS刺激会降低盲肠微生物发酵乙酸能力和有益微生物的数量,改变细菌在属水平相对丰度。  相似文献   
199.
长期施肥对栗褐土有机碳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作为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在耕地生产力和作物产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25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依托,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栗褐土有机碳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为调控农田土壤肥力及栗褐土有机碳库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田间试验开始于1988年,设置8个施肥处理为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磷肥合施(NP);单施低量有机肥(M1);低量有机肥与氮肥合施(M1N);低量有机肥与氮磷肥合施(M1NP);高量有机肥与氮肥合施(M2N);高量有机肥与氮磷肥合施(M2NP)。于第25年玉米播种前,采集以上处理的耕层(0—20 cm)土壤样品。借助有机碳物理分组方法和化学分析方法,测定了土壤总有机碳和有机碳各组分的含量。【结果】长期施用不同肥料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栗褐土总有机碳、游离态颗粒有机碳以及闭蓄态颗粒有机碳含量,其中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尤其是高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作用更加明显。与不施肥相比,高量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M2N、M2NP)总有机碳含量增加了121.1%、166.8%,游离态颗粒有机碳增加了239.2%、359.2%,闭蓄态颗粒有机碳增加了288.4%、289.9%。单施氮肥(N)及有机肥与氮磷肥配施(M1NP、M2NP)可显著提高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含量,增幅分别为27.8%、34.8%、33.3%。不施肥条件下,栗褐土有机碳中颗粒有机碳与矿物结合态有机碳所占的比例相当,长期施肥提高了颗粒有机碳特别是闭蓄态颗粒有机碳的比例,降低矿物结合态有机碳所占的比例,闭蓄态颗粒有机碳成为栗褐土有机碳的主要贮存库。相关分析表明,长期施肥条件下栗褐土游离态、闭蓄态颗粒有机碳含量之间及其与总有机碳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含量与总有机碳及其他组分的有机碳之间均无明显相关。【结论】化肥、有机肥以及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能够提高栗褐土游离态颗粒有机碳、闭蓄态颗粒有机碳以及总有机碳含量。高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更有助于栗褐土游离态、闭蓄态颗粒有机碳的积累,有利于土壤养分有效性的提高和有机碳品质的改善。氮肥单施、有机肥与氮磷肥配施则是提高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含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0.
京津冀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评价京津冀水资源脆弱性,为京津冀水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方法]选取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水资源问题极为突出的京津冀区域,采用水足迹的理论与方法,构建了集水资源压力—发展压力—污染压力—水资源管理压力(RDHM)于一体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对该区域2003—2013年水资源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京津冀地区面临着水资源禀赋差,开发利用强度大,污染严重,水资源管理力度区域差异大等问题。北京市在水资源管理方面水平相对较高,但水污染压力长期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天津市虽然在水资源管理上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水资源脆弱性有增无减,其水资源问题的解决亟需寻找新的途径;河北省水资源管理相对京津地区差距较大,水资源脆弱性逐年突显,成为京津冀地区水资源问题的短板。[结论]缓解区域水污染压力,正视河北省水资源管理的滞后性,统一配置水资源,缩小水资源脆弱性区域差异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