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0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82篇
林业   133篇
农学   133篇
基础科学   94篇
  114篇
综合类   764篇
农作物   92篇
水产渔业   61篇
畜牧兽医   529篇
园艺   227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失地农民属于一类特殊弱势群体,其权益保障和发展能力值得关注。以江苏金湖县为例,对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剖析了导致其再就业困难的种种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2.
分析了西部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问题,结合河南产业集聚区整合发展经验,提出了西部产业集聚区应依托《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现有“两横一纵”的产业分布格局为基础,从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完善生产要素市场、提升产业水平、保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来实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3.
针对成品卷烟外表面缺陷种类多、分类细、人工质检无法对卷烟外观的细粒度缺陷进行系统性检测的问题,设计一种成品卷烟外观检测设备,自动完成成品卷烟的外观全矢量成像和缺陷检测。利用黑箱法对检测设备的技术系统进行分析,并设计了成品卷烟检测设备,该设备主要包括储供装置、单元离散装置、外观成像装置、分拣装置和缺陷检测模型;对影响卷烟运行稳定性、卷烟无损率、成像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试验,在单元离散装置上对卷烟运行稳定性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滑板提升速度为0.3m/s、过渡板倾斜角为40°、辊子速度为0.045m/s时,烟支输送无斜率可达100%,无偏移率可达99.5%,在分拣装置上对造成卷烟损伤的关键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气缸伸缩速度为20mm/s、弹簧刚度为3N/mm时,烟支损伤率为0,对影响成像质量的关键光照因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光源照射角为10°、光源与烟支高差为30mm时,图像直方图的像素点与其亮度分布包络线平缓,图像清晰;最后,在设备上完成54mm×100规格烟支的检测试验,利用改进HourglassNet-YOLO v4网络模型对成像进行缺陷检测,结果表明,烟支缺陷检出准确率达到98%,缺陷分类准确率达到95.4%。试验结果表明,该设备运行稳定,能够满足成品卷烟外观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104.
以新疆杨和沙林杨为对象,检测其在未受害和受害状态下树皮和木质部的生化物质含量或活性,从生化角度探讨2树种的抗虫机制。结果表明,未受害新疆杨树皮糖含量最高,受害沙林杨木质部糖含量最低;蛋白含量在受害新疆杨木质部最高,在未受害沙林杨木质部最低。在未受害情况下,沙林杨树皮中槲皮苷和白杨甙含量均高于在新疆杨树皮中的含量,而亚麻木酚素和类黄酮含量均低于在新疆杨树皮中的含量;沙林杨木质部的总酚含量高于在新疆杨木质部的含量。受害后,除单宁和类黄酮外,其他次生代谢物在沙林杨树皮中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新疆杨树皮中的含量;沙林杨木质部的毛蕊花糖苷含量显著高于新疆杨木质部,白杨甙和总酚苷则相反。防御酶类测定结果显示,未受害沙林杨树皮中的SOD酶活性低于新疆杨中的活性,而PPO酶相反。受害后,沙林杨树皮中的PAL和木质部的PPO酶活性分别显著低于在新疆杨树皮和木质部中的活性;沙林杨树皮中的SOD活性显著低于其在木质部的活性;POD酶在沙林杨受害树皮中的活性最高,在受害木质部中的活性也显著高于在未受害木质部中的活性。因此,沙林杨树皮和木质部中的POD和SOD酶与防御天牛危害有关,新疆杨受害木质部中的PAL和PPO酶升高与光肩星天牛的钻蛀有关。  相似文献   
105.
干旱是制约新疆玉米生产的首要因素,[目的]本研究以利用96 个自交系为母本,4个骨干自交系为父本,依据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设计构建了包含384 个F1 的群体。选定开花-吐丝间隔时间(ASI)、结实率(ESP)、产量(GY)和相对产量(RGY)等指标,开展玉米杂交种(F1)群体田间耐旱性鉴定,从F1群体中选择耐旱优异的材料,用各自骨干亲本进行回交,结合田间耐旱表型,[方法]采用 FarmCPU (fixed and random model circulating probability unification)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鉴定到16个REC关联的位点。整合四个指标关联区域,初步获得138 个与花期干旱相关的整合区域,[结论]能够解释34-49%的性状表型变异。聚合控制玉米耐旱性优良的等位基因,创制耐旱性优异的玉米新种质、新材料,服务新疆及全国玉米耐旱育种。  相似文献   
106.
以红肉火龙果(Hylocereus polyrhizus)的果实为材料,对火龙果的果实和种子的产量性状进行考察,研究果实产量性状与种子产量性状的相关关系,探索火龙果的产量形成机制。对火龙果果实按照大小分组取样,对火龙果的种子产量性状和果实产量性状进行统计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个火龙果的种子数量、种子质量与火龙果的果实质量高度相关;火龙果果实的横径、纵径与果实质量高度相关;火龙果的种子百粒重(质量)与果实质量、果实横径、果实纵径的相关不显著。因此,在火龙果栽培中,采取合适的栽培管理措施,增加果实中的种子数量,有利于提高火龙果的果实产量。  相似文献   
107.
针对花榈木的种质资源保护利用问题,基于花榈木在中国的188条地理分布记录和9个气候变量,于 SSP1-2.6、SSP2-4.5、SSP5-8.5 3种气候情景模式下,利用ENMeval数据包优化后的MaxEnt模型和ArcGIS对其当前和未来(2050s和2070s)的生态位进行模拟,研究影响花榈木地理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分析其在不同气候情景模式下的空间分布格局和迁移趋势。结果表明,当模型的特征组合(FC)为线性、二次型、片段化、乘积型和阈值性,正则化乘数(RM)为2时,模型复杂度和过拟合程度较低,此时训练集的平均AUC和平均标准偏差分别为0.954和0.004,表明模型预测精度很高。花榈木在当前气候下的潜在分布区主要在我国东南部,核心分布区位于江西、湖南、福建、浙江等省份及其周边区域。刀切法(Jackknife)表明最干季度降水量、最湿季度降水量、最冷季度平均温度是影响其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未来3种气候情景下花榈木总体适生区分布相对稳定,核心适生区主要表现为东西向稳定,于南北向中部迁移,尤以广东中部及江西中部收缩显著,这些迁移的核心适生区是花榈木应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8.
以茶树菇菌渣和油菜籽饼粕为原料进行高温好氧堆肥发酵试验,研究了油菜籽饼粕添加量对茶树菇菌渣堆肥过程中各种理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茶树菇菌渣中添加适量的油菜籽饼粕进行高温堆肥发酵,有利于加快堆体的升温速度,提高堆体的最高温度,升高堆体的pH值,增大堆体的电导率(EC),降低堆体的C/N.在4个处理中,以C2处理的效果最佳:在堆肥进程中50℃以上高温持续8 d;发酵结束时pH值为8.48,符合腐熟要求;EC值为1746μs/cm,在敏感植物忍受的EC值4000μs/cm以下;水分下降率最大,达14.4%;碳氮比(C/N)为15.61,满足C/N为16以下的理论腐熟要求;总有机碳和总氮含量最高,分别为27.17%和1.74%;总有机碳和总氮含量增幅最高,分别增加了26.49%和59.63%.因此,茶树菇菌渣高温好氧堆肥的最佳配比为80%茶树菇菌渣+20%油菜籽饼粕.  相似文献   
109.
为解决三七收获过程中挖掘阻力过大问题,需深入研究挖掘铲三向阻力变化规律.采用Mohr-Coulomb屈服准则构建土壤有限元模型,建立挖掘铲力学模型,设计挖掘铲参数.运用LS-DYNA获取挖掘铲作用过程中三向阻力与土壤破碎形态开展土槽试验,以此验证仿真结果.结果表明,挖掘铲作业过程中X向阻力最大;Y向阻力与挖掘距离正相关;Z向阻力最小.仿真数据与试验数据规律一致,相对误差8.91%,仿真模型准确.  相似文献   
110.
垩白影响稻米品质,也影响水稻品种推广应用.为了找到水稻垩白相关的QTL,将常规籼稻品种9311(母本)与籼稻品种农香32(父本)杂交获得F1代,再自交得到192株F2及其衍生的F2:3代株系;对这些株系进行群体表型考察,并通过分子标记定位,找到16个与水稻垩白形成相关的QTL,其中与腹白粒率相关QTL 5个,与心白粒率的相关QTL 5个,与背白粒率相关QTL 1个,与垩白粒率相关QTL 5个.研究结果对水稻品质改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