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正>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动物从四川省内江市种鸡场购回1日龄罗曼公雏280只,分笼饲喂于经严格消毒的笼舍中,饮水经煮沸消毒,饲喂自配无抗球虫药的饲料。1.2试验药物中药:由马鞭草、黄柏、郁金、栀子等中药组成,由广东省天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提供。300目微粉制剂由四川夸克(超微)科技有限公司粉碎。化学药物:氯羟吡啶为新希望集团江苏天成保健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061024;盐酸氨丙啉由广东  相似文献   
12.
该试验对重庆忠县感染山羊的无浆体主要表面蛋白4(MSP4)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并对其系统进化、基因型以及推导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克隆的MSP4基因片段大小为870bp,CDS序列全长852bp,编码283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为HQ840746.该序列与已公布的羊无浆体MSP4(AY702923,HQ456347,HQ661165)同源性最高,均达99.8%.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该序列被聚类到羊无浆体群.抗原表位预测表明忠县山羊无浆体MSP4蛋白的优势B细胞抗原表位在N端第77-82(AGTALS),93-98(APSLSG),216-220(TAGLV)和244-249(GSTLAI)4个区段.本研究从分子水平证实重庆存在羊无浆体感染,我国羊无浆体至少有5个基因型,重庆山羊无浆体MSP4蛋白具有4个优势B细胞抗原表位,为羊无浆体病亚单位疫苗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重庆部分地区猪瘟超前免疫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重庆地区猪瘟超前免疫的免疫效果,随机采集重庆地区8个区县部分猪场进行过猪瘟超前免疫的不同日龄的猪血清680份,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进行猪瘟抗体检测.结果表明,IHA效价达1:16以上的共552份,即免疫保护率为81.2%;其中母猪为96.3%,30日龄~40日龄仔猪为68.1%,60日龄~80日龄猪为80.3%,仔猪免疫效果不甚理想.试验结果可为猪场制定科学的猪瘟免疫程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方定一等(1963)首先应用鹅胚传代弱毒菌免疫母鹅防制本病获得成功。陈伯伦等(1985)研制并进一步使用鸭胚化小鹅瘟疫苗。国内七十年代后也陆续发展了不少疫苗,如通过鹅胚或番鸭胚成纤维细胞连续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及收集、保存寄生虫卵和虫体标本的方法,试验分别采用锦纶筛兜淘洗法、饱和食盐水漂浮法、虫卵沉淀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测不同动物肠道寄生虫成虫及虫卵感染情况;用沉淀法浓缩收集虫卵标本,于5%甲醛溶液内保存;成虫标本采用瓶装保存,于70%乙醇中保存。结果表明: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高,不同动物感染的肠道寄生虫种类及感染率不同。沉淀浓缩法收集并保存于5%甲醛溶液的寄生虫虫卵形态完整;成虫标本瓶装化后既能有效地保存标本,又不影响教学观察。  相似文献   
16.
无菌采集自然感染附红细胞体的牛血液,提取全血基因组,用血营养菌16S 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长约1 500 bp的扩增片段,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后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所克隆的牛附红细胞体基因片段大小为1 454 bp,GenBank登录号为FJ375309(丰都株).序列比对结果显示,牛附红细胞体丰都株与武汉株(AY946266)最高,达99.7%,与支原体科代表种同源性为60.7%~76.2%,而与立克次氏体科的立克次氏体和无形体科的无形体同源性仅为51.4%~56.4%,表明牛附红细胞体应归为支原体科,附红细胞体属,而不应属于立克次氏体目,无浆体科.对国内外牛温氏附红细胞体的亲缘关系分析表明,牛温氏附红细胞体无明显的地域性差别趋势.  相似文献   
17.
某鸡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了摸清某鸡场2004年夏季鸡死亡的病因,对死亡鸡心血、卵黄进行了细菌分离、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药敏试验、致病力测定。结果显示:分离菌革兰氏染色阴性、呈单个、成对或成丛排列。生化试验表明分离菌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的大肠杆菌对头孢氨苄、头孢曲松、哌拉西林、壮观霉素、多粘菌素B等药物高度敏感,氨苄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乙酰螺旋霉素、复方新诺明等药物产生耐药;沙门氏菌对氧氟沙星、壮观霉素、新霉素、阿米卡星、头孢曲松、哌拉西林、氟罗沙星等药物高度敏感,麦迪霉素、杆菌肽、交沙霉素、万古霉素等药物耐药。分离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接种小白鼠,能引起死亡,显示具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18.
在水牛后海穴常规肌肉注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灭活苗,应用琼扩对流免疫电泳法,测定免疫鸡IBV疫苗后牛血清中抗体效价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牛穴位免疫和非穴位免疫在首免后14d及二免后7d时,血清抗体效价基本一致,但二免后14d时、三免后7d及14d时,穴位免疫组的血清抗体效价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非穴位免疫组。  相似文献   
19.
<正> 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简写GPV)及其导致的鹅细小病毒病(小鹅瘟)的快速检测及诊断技术,迄今未见文献详细报道。实践及研究工作都迫切需要一个快速、特异而简便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鸡球虫种类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在重庆市开展的较大规模的鸡球虫感染的调查,发现鸡感染有9种艾美尔球虫,即:柔嫩艾美尔球虫(Eimeria tenella),巨型艾美尔球虫(E.maxia),堆形艾美尔球(E.acervulina),毒害艾美尔球虫(E.necatrix),布氏艾美尔球虫(E.brunetti),变位艾美尔球虫(E.mivati)和缘艾美尔球虫(E.mitis)、哈氏艾美尔球虫(E.hagani)和早熟艾美尔球虫(E.praecax)。在调查的不同地区、不同饲养规模、不同饲养方式的鸡,其感染的球虫种类不一致,在规模化鸡场爽为3-4种混合性感染,多的有7种,而在农村散养鸡感染的种类为1-2种。调查发现,部分中、小规模的养鸡场,多数是因饲养条件较差,鸡球虫的感染率和雏鸡的发病率都很高,尤其因养殖户对鸡球虫病的发生和抗球虫药的性质及使用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常常在雏鸡爆发急性球虫病、在青年鸡发生亚临床球虫病,据感染率和发病鸡的病理变化,在重庆市,鸡球虫的主要致病种是柔嫩艾美尔球虫、巨型艾美尔球虫和堆形艾美尔球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