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
集约化猪场繁殖猪群感染PPV和JEV后的繁殖性能指标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驰  周淑兰 《养猪》1998,(1):38-39
猪群发生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病原因素很多,主要有猪细小病病毒(PPV),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猪呼吸道-繁殖障碍综合征(PRRSV),猪伪狂犬病毒(PRV),布氏杆菌,衣原体。但目前我国最常见的和危害最严重的是PPV和JEV两种,并且二者常以混合感...  相似文献   
12.
对猪伪狂犬病(Pseudorabies virus,PRV)、猪细小病毒病(Porcine parvovirus,PPV)和猪流行性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检测基因芯片的制备及该芯片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试验克隆和鉴定了16个芯片靶基因,经筛选,取其中13个靶基因PRV gB、gG、TK和gE;PPV NS2、NS3、VP1和VP2以及JEV C、PrM/M、E、NS1和NS5制备PRV、PPV和JEV检测基因芯片,基因芯片点样系统SpotArrayTM 24将靶基因点样于氨基化玻片表面,靶基因最佳点样浓度为200 ng/μL,探针扩增标记反应体系中,Cy3-dCTP使用终浓度为2.5μmol/L,芯片杂交温度可在44℃~60℃之间任意选择。以PRRSV、CSFV、PCV1、PCV2、TGEV、HPS、PAP、E.coli和S.pp菌毒株DNA或CDNA为模板标记制备的探针均不与PRV、PPV、和JEV检测基因芯片杂交,芯片检测的灵敏度为3 pg/μL,芯片批间重复性好,同一张芯片可进行至少10次的重复杂交。该方法对8株PRV、5株PPV和JEV SA14-14-2单独或混合样品检测均为阳性,可区分伪狂犬病病毒野毒和基因缺失疫苗毒,对20份临床样品单独或混合感染的检出率分别为:单独感染PRV检出率15%(3/20),PPV 5%(1/20),JEV 0%(0/20);PRV和PPV混合感染检出率15%(3/20),PRV和JEV混合感染检出率5%(1/20),JEV和PPV混合感染检出率5%(1/20),三者混合感染的检出率5%(1/20)。与PRV、PPV和JEV多重PCR检测方法比较,芯片检测的灵敏度大大提高,同时可区分PRV野毒和基因缺失疫苗毒,对20份临床样品的检出率一致。  相似文献   
13.
用设计的引物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1、3、6、9型标准株的荚膜多糖输出部分基因序列进行了扩增,克隆,测序,分别获得4个型的部分cpxDC基因序列和3型的部分cpxD基因序列。对克隆序列和GenBank中已知序列进行序列拼接,分别拼接出1、3、6型的荚膜输出cpxD基因全序列。通过基因序列分析发现,胸膜肺炎放线杆菌1、3、5、6、9型荚膜多糖输出基因已知序列间的同源性很高,达89%~99.88%。1、3、5、6型cpxD基因的推导氨基酸序列间的同源性为93%~99%。在cpxDC基因的保守区内设计出1对种特异性引物,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进行鉴定和检测,结果从8个标准型菌株和3株分离株中均扩出约720bp的阳性片段,其他6种能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细菌均呈阴性。所建立的PCR方法最低检出量为10Pg,最适模板量为5ng(50ptL)。试验结果表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不同血清型间的荚膜多糖输出基因存在着高度的保守性。设计出的种特异性引物能用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检测和鉴定。  相似文献   
14.
日粮中添加乳酸菌制剂对生长猪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肖驰  罗建模 《养猪》1997,(4):2-3
本试验用24头长×荣杂交猪研究了日粮中添加保加利亚乳杆菌、乳酸链球菌和酸奶菌(含一种乳酸杆菌和酵母)牛奶发酵制剂的饲喂效果,三种制剂组猪只平均日增量和饲料转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2%,2.42%,9.8%,12.49%,22.7%,10.48%,表明乳酸菌类促生素对猪只具有明显的促长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NDV、IBV、AIV和IBDV等病原进行了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以RT-PCR分别扩增制备NDV、IBV、IBDV和AIV的靶基因,分别命名为ND1、ND2、ND3、ND4、ND5、IB1、IB2、IB3、IB4、AI1、A12和IBD1。并分别对制备的靶基因进行了克隆和鉴定分析,经BamHⅠ酶切、PCR和核酸序列测定鉴定分析表明,除T/WZ重组质粒外,T/ND1(F48E9),T/ND2(LaSota),T/ND3(LaSota),T/ND4(F48E9),T/ND5(LaSota),T/ND5(F48E9),T/IB1(SM),T/IB1(M41),T/IB2(SM),T/IB3(M41),T/WZ,T/AI1,T/AI2,T/IBD1等14个重组质粒,均是其病原的特异性基因。该批靶基因的成功克隆和鉴定为禽疫病检测基因芯片的构建和制备提供了确实可靠的靶基因材料,是禽类疫病基因检测芯片构建和制备的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6.
利用ArrayDesigner2.0软件设计PCV2引物直接从PDNS病料肺组织中PCR扩增获得PCVCQB7基因片段,用pMD18-T载体连接、克隆获得PCVCQB7重组质粒。序列测定和与标准毒株对位比对分析PCVCQB7核苷酸序列全长624bp,系PCV2ORF2基因片段,与PCV2分离株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在80%以上,与PCV1在66%以下,采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的系统发生树分析发现PCVCQB7位于PCV2主枝上,并与国内和欧洲分离株Imp.1147、304、375、QD、GD-TS、SH、24657_NL毒株亲缘关系较近形成一小分枝,表明PCVCQB7为引起PDNS的PCV2扩增产物。  相似文献   
17.
几种主要禽疫病诊断基因芯片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进行了几种主要禽疫病诊断基因芯片制备及其初步应用研究。试验分别设计和克隆鉴定了NDV、IBV、AIV和IBDV的靶基因重组质粒。以克隆的靶基因重组质粒为模板。分别进行PCR扩增制备靶基因并纯化,以基因芯片点样仪将制备的靶基因点制在氨基化的基片上,经干燥、水合、紫外线交联和洗涤后,成功制备了NDV-IBV-AIV-IBDV诊断基因芯片。试验应用CY3荧光标记制备的探针进行芯片的检验,结果表明制备的NDV-IBV-AIV-IBDV诊断基因芯片质量好,可对NDV、IBV、AIV和IBDV进行诊断检测,具有检测灵敏性好,特异性高和芯片可重复检测的优点。试验对30个临床样品进行初步应用检测,结果表明该诊断基因芯片技术与RT—PCR检测技术检出率基本一致,并具有同步诊断检测多种疫病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集约化养猪防疫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驰  周淑兰 《养猪》1999,(2):36-38
鉴于我国缺少集约化猪场有关疫病防制方面的系列研究,本文谈谈我对集约化猪场疫病防制工作的浅见,以抛砖引玉,引起人们对集约化养猪的重视。1关于兽医在集约化猪场中的作用与地位兽医在集约化猪场中起什么样的作用和其在猪场中应占据什么样的地位,这是关系到整个猪场...  相似文献   
19.
一、发病经过1998年重庆市潼南某鸡场从外地引进伊莎蛋鸡鸡苗2000只。引入后两个月注射鸡大肠杆菌多价灭活油乳剂苗,注苗后3~5天鸡出现头肿大症状,在一周内2000只鸡全部发病。二、主要症状发病鸡头部皮下水肿,最先见于注苗部位,病鸡精神沉郁,不愿走动...  相似文献   
20.
科特壮是由德国拜耳公司发明的强效抗应激产品,由布他磷和维生素B12组成,对多种动物的各类应激均有可靠的作用。在养猪生产的几个关键环节,如母猪分娩,仔猪初生、断奶、转群等阶段,常常由于操作不当对猪群造成强烈的应激。目前生产上主要通过改善管理操作和添加营养物质来控制应激,但从应激过程的调控上解决应激的产品和方案很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